APPLE-NO1-给我小星翼点
暑假已经过了一半了
来看看这个暑假里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吧
↓↓
这个暑假,像往常一样,又爆出了许多孩子溺水的消息
↓↓
-
1
-
溺水事件的原因
仿佛一夜之间,00后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困难群众.
其实,每年一到暑假就会出现无数这样的事件,并非人们不重视,而是人们根本无法控制。
原因一:
孩子没有安全意识,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
原因二:
大部分溺水事件都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看守他们的老年人精力不足
原因三:
夏天天气炎热,雨水多,让溺水的风险加大
-
2
-
如何有效地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尚不知深浅或不知水情的水域游泳,选好对的游泳场所。
必须要有组织并且要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
遇到溺水事件需要立即救援,现场救援刻不容缓。但若需下水救援,需让熟悉水性的人去救援。
-
3
-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一句话,暑假注意安全!
苹果必成,必定成功!必成亲情出品!
大理石不需要修饰,美文却需要传播。
灼灼璞玉 静世芳华
兰君
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芬兰谚语说:“美丽的大理是不用修饰。”这两者貌似述写的对象与看法不同,但于我看来,当中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璞玉,即未经雕琢的玉,而美丽的大理石,可算是璞玉中天资颖慧者。
璞玉经精雕细琢后成了精致秀丽价值不菲的玉器,人皆爱之,可孰能体会它从一块层层包裹到被发掘,再到刀剐石磨的艰难不易,期间的痛苦与折磨是除它外无人可体会的。将其转移至人世,道理亦同。每个人的求学之路亦如此艰苦,从稚嫩青涩到成熟,从不谙世事到步入世俗,若要功成名就,执著,坚守,几夜的无眠,几次的落泪,也便是璞玉的历程了。
可万物不公,总有一些生来卓逾同类,经历的甚少于同类,却有相同的结果,甚至优于同类。我们通常称之为“天才”,你在学习,天才在游乐,你认为百思不得解的问题,天才却不费吹灰之力,你认为的人生坎坷,天才却十分达观。想对于常人来说,“天才”,就是那美丽的大理石了。如果我们逆转思维,当你面对一个个近乎完美,经过雕琢的玉器后,有是否觉得失了真?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美丽的大理石呢?
若人人都是美丽的大理石,那差异从何而来?
大理石的花纹不同,人与人亦有差异。张扬热情,含蓄细腻,聪慧敏捷,胆大心细,每个人的优与劣不是绝对的,达观看来,每个人的特点都是独特而适合自己的。可如今,教育、熏陶,似乎要将所有人打造成千篇一律的“人才”。人们赞美自然鬼斧神工,却从来不想能从中学到什么,对每块“大理石”进行雕琢,与对自然景观加以改造有何区别呢?
可若不经雕琢,似乎一切都杂乱无理,适当的修饰能锦上添花,但如果一刀刀刻入心里,改变了本质,改变了最初的美丽,这修饰便没有了价值。
其实,无论璞玉还是大理石,命运都在自己手中,是选择作为雕琢终成大器,还是作为最初的自我秉持独特的美丽,真而简呢?
美丽的大理石,无需修饰
马曜
在地壳中,那毫无生色的岩石,在漫长的岁月中,开始产生微小的变化,在地球的内力和地核的高温作用下,一点点微小的变化的累计,终于有一天,达到了质变的时刻,虽然,这已经是数亿年之后了,矿物质的重新结晶,诞生了高贵美丽的大理石。
大理石面世后,富丽和高贵的品质备受世人青睐。虽是石头,却也出人头地。但是,大理石的美是坚毅的,是经过考验的,是独一无二的华丽蜕变,无需修饰和化妆的。看到大理石天然自成的精美纹路,就像看到它沧桑的成长历程,而我们人的一生极像大理石的压缩版。
想到我们自己,想到我们中学生,正在书写纹路的成长过程中,青春年少,懵懂咿呀,遭遇到的挫折和磨练就像大理石美丽的纹路,也同样留在我们成长的痕迹里,在这一特定的时期,这最活跃的时光却要决定我们未来一生的性格、品质、习惯和态度,或许是成功,或许是失败,或许是毁灭,或许是重生,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手指中不停摇摆和转动。困境、挫折和失败打倒了许多人,有时,命运看起来似乎早已注定,可是,追根问底,任何环节都是自己做了决定和行动。攀向人生的高峰,不可能轻而易举,为了那一小块高高的顶峰,你需要被环境不断锻造,不停磨炼,当你有一天足够强大时,你眼里燃烧的是不灭的希望圣火,自己清晰地知道,如果放弃,就是与成功诀别,浪子回头,此时也许不晚,但是,时光已经在你不在意的瞬间流逝去矣,当你重振旗鼓准备努力时,周围的人也许已经初步成长成了大理石的雏形,那美丽的纹路正在初显,质地正在愈加坚硬。那么,你只有争分夺秒,接受超越他人的艰难和拼搏,也许才可以脱掉普通石头的外衣。
与其冒险未来拼尽全力超越他人,不如珍惜此时此刻的分分秒秒,在人生最重要的青春季节坚定意志,不抱怨,不怕疲累,把所以艰辛都融化成大理石的纹路一样,支撑我们的性格和骨气,形成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质地,象大理石一样的美丽。在未来,也许我们的才华就像自然天成一样,无需修饰。别人只看到我们外表的完美,而我们的纹路深邃而安静,悄悄指引我们获得更多希望。那个时候,相信我们自信的每一步都在彰显:我和大理石一样,无需修饰,自带光华。
多少人离成功只差半步之遥,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迷茫了心智,与目标失之交臂。跌落深渊落得碎石一地,无人问津,荒芜一生。在同样的世界里,千万种纹路千万种人生,唯有珍惜青春,不惧锤炼,坚定意志,刻苦卓绝,才可以无需修饰,纹路剑指巅峰,才华汩汩流芳。没有无缘无故的大理石的诞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天然去雕饰。这就是鲜花开放前的四季雨雪露霜,是泥土和阳光的低沉酝酿。
唯美丽不拒目光。青春历程,纹路初显,愿我们的人生犹如大理石的美丽一样,开拓未来巅峰之路。
看过来
看过来
曹老师精品游记
读其文,自随行。韵味细微,悠然遐思。
【西游记】散写英伦之第一笔:赴约。
我现在坐在法航AF381北京飞往巴黎的航班上,在近九个小时的“搬闪腾挪”之后,总算能够坐下来歇歇脚,调至飞行模式,匆匆写下此行的第一笔。
出门时,雨已经停了,从石家庄到北京机场,都未曾被呆雨罩头,天公甚为作美。虽颇有些潮闷湿热,但总要比以身煮汤要惬意得多。
四点到达石家庄站东广场,比要求的集合时间早了半个小时,习惯向来如此,不管做什么事,总要在规定时间前至少半个小时到,心里从容不慌乱。等着孩子们并组织签到。
五点进站候车,因为是团票,走的绿色通道,速度快了许多。进候车室后,组织方给每个孩子发了30块饭钱,但这点儿钱在车站其实并不能吃好,所以绝大部分孩子又自己额外花了钱。老师们则是在便利店随便买了些吃喝。
五点五十开始检票,也因为是团票,走的人工检票口,很快就到了站台。
六点十分开始上车,考验才真正开始。考验不是组织孩子们就坐,而是如何安置44个大行李箱。耗时四十分钟,才算是将这几十个箱子放好。箱子的轮子太好使,这个时候反而显得有些累赘,因为箱子们会随着车身的震荡而四处窜动,所以我还要时不时地从座位上拔身起来去追箱子。
原本想读几页书,结果因为有些烦躁,只字不能读下。心里不免有些嗔怪,为何不从学校集合后直接大巴拉到机场呢?上下高铁,人稠箱重,不得不时时左顾右盼,以全人数。
七点半到达北京西站,出站后等着组织方的大巴来接我们去机场。
八点开始上大巴,奔赴机场。
九点到达机场。
九点二十进入航站楼,便开始了漫长的排队等待时间。在换登机牌、托运行李时,不巧的是,传送带竟然坏了,得需要到另一边排队托运,不过好在最后又修好了,因此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十一点半过安检。国际航班安检明显要比国内航班严格细致得多。每个人随身携带的行李大概都要重复安检两三次。因一时疏忽,我的一杯尚未启封的牛奶红茶被扣下了。不知道最后被如何处置。
十二点十分,开始排队登机。
十二点五十登机坐下。座位上已经放好了一条毛毯、一个靠枕、一副耳机、一个眼罩等。
之后高挑精神的法国空乘分发了一包湿巾和一份餐饮说明。
起飞前,播放了安全演示视频,法语介绍,法语字幕,难得有机会可以比较完整地接触一种语言,很认真地听了听,觉得法语的发音有些古怪,似乎对舌头的正确控制的要求很高,感觉说法语的时候,舌头不是连接在口腔里的,而是呈一种悬浮状态以便可以在口腔里自由游移。视频内容很俏皮。
飞机上冷气给得特别野,我披了毛毯还觉得寒气一个劲儿地往我骨头缝里钻。
一点五十飞机滑行、起飞。开始了九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也觉得有些困了,打算睡一会儿。恍恍惚惚地过了大概四十分钟,空乘开始分发餐饮。
头一次在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巴黎时间晚九点、伦敦时间晚八点)吃饭。吃的过程中,飞机晃得像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此时距目的地巴黎还有八小时十九分钟,七千二百三十九公里。
睡一会儿吧。
五点二十一醒来,窗外一片夺目金灿,看了看时间,到了俄罗斯北部上空,受极昼现象的影响。
此时距巴黎还有五小时五十五分钟,五千一百零五公里。
北京时间十点半,又开始分发餐饮,有两种可选,中餐和法餐。我选了中餐。饮品也有很多选择,红茶、咖啡、巧克力、水等。我要了一杯红茶。我惊奇地发现,整个过程中,我还可以比较流畅地与空乘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
吃的过程中,广播提醒,即将到达巴黎,飞机准备下降。
十一点三十三分,随着一阵颠簸,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
【西游记】散写英伦之第二笔:初见。
我现在躺在住家准备的床上,带着远途奔波的劳顿,带着时差调整的浑噩,写下此行的第二笔。
北京时间两点十分(巴黎时间八点十分,伦敦时间七点十分),从巴黎飞往伦敦的法航AF1680航班起飞。这架飞机比AF381要小得多,但温度也更舒适一些。此时正是清晨,窗外初绽的阳光洒进来,铺在身上,逗起一脉暖融融的喜悦。照例,空乘发了一个红豆馅儿面包,凉津津的,略硬,但口感甚佳。然后再佐以一杯热茶,长途劳顿得以消解许多。当地时间八点零三分,飞机降落希思罗机场。取行李时出了点儿问题,只有八个孩子的行李拿到了,其余人行李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着,只好和机场沟通。后来据说是法国又罢工了……现代法国人民继续发扬继承悠久的罢工历史传统。出来等大巴时,机构给老师们发了手机卡和10镑充值卡。英国气温明显比国内要低很多,穿短袖觉得凉,穿一件单层长袖外套正好,典型的两头冷中间热。上了大巴车,奔赴当地学校,全程走了一个小时。据当地人说,像今天这样的天气,一年中也没有几天。从大巴向外看去,路边都是这样一栋一栋的朴拙的房子。英国的车都是右侧驾驶,左侧行驶。顺利到达学校。这个学校很符合我理想中学校的样子,清幽安适。学生并不多,零零散散地在校园里走动。校方负责的老师做了一个简短而实用的开营仪式,时进中午,孩子们就在学校吃午餐和上下午的课,我们几个老师就提前来到了住处——富人区的一栋漂亮的房子,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机构早就安排了两位工作人员为我们准备一顿地道的中餐——牛肉板面。因为在飞机上吃的只能说是凑合不饿而已,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催开味蕾、唤醒肠胃。英国给我的第一印象和想象中的一样,低调、内敛、冷静、笃实。就让我带着这份初印象仔细品味未知精彩却又已知精彩的伦敦味道吧!
【西游记】散写英伦之第三笔:温莎城堡。
吃过晚饭,我从一个庭院踱步三十几秒来到住家的庭院,叩击门环,和蔼可亲的英国老夫妇开门,微笑、问候、简单交谈几句,上楼来到给我准备的房间。因为今天上午很幸运地拿到了因为法航罢工而滞留巴黎机场的行李箱,有了自己的睡衣、洗漱用品等,所以舒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一天的疲乏尽褪,我躺在床上写下此行的第三笔——温莎城堡,但在此之前,我必须要说一说住家的这一对老夫妇。昨晚第一次来的时候,老妇人拉着我的手,亲切地带着我一层一层(她家是一栋三层的房子)地转了个遍,告诉我房子里的所有设施的使用,细致到走廊墙壁上的每一个开关各自对应哪盏灯。整个过程,老妇人面上始终带着慈祥而温暖的微笑,因为我是一个向来对初遇陌生人都怀有忐忑惶惑的人,更何况是一位异国老人,但她的态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如归的温暖。下面进入正题。
对温莎城堡,我是久已知晓的,它是英女王的私人府邸,它是一座哥特式的城堡……但今天近距离地观览之后,才真正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深沉的历史美。因为只有城堡外面允许拍照,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很遗憾,我无法在此呈现温莎城堡的真面目。
整个温莎城堡可以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我们是从下区开始游览的。
下区主要看了圣乔治教堂、爱伯特纪念堂。圣乔治教堂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哥特式建筑,进去以后,有一位红衣教士坐在门口,然后便会被四面拔峭的墙壁上的那一方方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吸引而心神撼荡,进而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难抑的肃穆与庄严。紧邻圣乔治教堂的是有10位英国王室埋葬于此的爱伯特纪念堂,虽然和圣乔治教堂一样同为哥特式建筑,但它则更明显的体现出一种晚期的垂直式样。
中区最经典的建筑是玫瑰花园围绕的圆塔。它最初是一座木质塔,到亨利二世时才改建为石质塔。每当英女王住在这的时候,这里便会升起英国皇室的旗帜,而我们确实看到了那面随风飘舞的旗帜。我心想,女王这个时候会不会从某个窗户后面观察游客呢?
上区是我们花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为这里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 、女王衣帽间、王室餐厅、王室宴会厅等房间,可以说,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博物馆、美术馆。其中最让人惊叹的,除了奢华侈丽的装潢设计,便是那琳琅满目的王室收藏,从餐具到兵器再到家具等等,每一件都在诉说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荣光。
温莎城堡,单看外貌,不过就是一座朴拙无华的石头城而已,一旦走进去,那份扑面而来的沧桑与雍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忘怀的:它沧桑,数百年风雨磨砺,承载着超越时空的大智慧;它雍容,独属皇家的高贵从容,彰显出众生服膺的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