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古建筑手记(3)·八宝龙门寺,六朝古建筑的立体展示
龙门寺古建筑年代纪
龙门寺位于山西平顺县西北龙门山腰,此地峭壁悬崖,山谷内巨石凸起,形如龙首,故名龙门山。龙门寺创始于五代北齐天保年间,当日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龙门山,发现附近清静幽雅、灵气飘逸,遂禀呈圣上,领旨建寺,初名“法华寺”。到了宋初,宋太祖赵匡胤敕赐寺额为“龙门山惠日院”,简称“龙门寺”,此时寺内房屋已扩建至百余间,僧侣增至三百多人。
河蚌绘·龙门寺西配殿。
元末部分建筑毁于兵燹,明清后又陆续重修增建,如今寺内保存有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的木构建筑,其涵盖年代之广,屋顶形制之多,为中国现存寺院中仅见,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我们把车停在山下,沿着蜿蜒的石台阶往上爬,彼时刚下过雨,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蔚然而深秀,景色恍如江南。晋东南太行山水兼有雄浑和秀美,确是清修的好地方,无怪古寺名胜众多。
龙门山山麓,林木苍翠。
龙门寺建筑布局为中、东、西三条轴线,每条轴线又分前后数进院落,主要建筑都坐落于中路,由南向北分别为金刚殿(已毁)、天王殿、大雄宝殿、燃灯佛殿、千佛阁(已毁),两侧配以碑亭(已毁)、廊庑、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僧舍等建筑。西路有五组院落,多为清代的僧舍和库房等建筑,东路有三进院落,主要有圣僧堂、水陆殿、神堂、僧舍等附属建筑,建于明末清初。
前面为原始山门金刚殿遗址,后面是天王殿。
龙门寺的精华都集中在中路,天王殿保存金代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西侧观音殿为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是庙中最古老的建筑;后面燃灯佛殿为元代所建;其余建筑为明清到民国年间陆续修建。
观音殿,五代悬山结构殿堂孤例
龙门寺占地面积 5070平方米,座北朝南,背靠龙门山,南有金鸡岭,东有驮经山,西有说法台,是标准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吉地选址。碑文称:“驮经之山在右,说法之台在左,峻峰迎其前,数珠联其后,水之左右逢源,真胜景之地也”。原始的山门金刚殿已经坍塌,如今以天王殿作为山门,位于轴线最前端。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做法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殿内有中柱一排,大梁分为前后两段乳袱,柱头斗拱五铺作,前檐双下昂,后檐单抄单昂。
天王殿外观。
天王殿前檐补间斗拱,45度和60度斜拱交叉共用。
天王殿在后期经过多次维修,但木料更换极少,仍保留着金代风格,柱额、枋架和斗拱都为金代原物,前檐正中一朵补间斗拱上,45度和60度斜拱交叉共用,是辽金时改进的做法,增加了受力面积。梁架乳袱结构伸至檐外,位于二跳华拱最上,与令拱相交成蚂蚱形耍头,这样整体梁架被抬高,显得十分挺拔。
龙门寺观音殿外观。
观音殿柱头斗拱,斗拱四铺作单抄,四椽栿出头成华拱,彩绘为明代绘制。
观音殿位于前院西侧,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间。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坡平缓。前檐明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斗拱四铺作单抄,四椽栿出头成华拱,是为斗口跳,补间有隐刻拱,无补间铺作和普拍枋。梁架构造简洁规整,檐柱粗壮,柱间横向联接用阑额,阑额至转角处不出头。殿内无柱,华拱上承替木托撩风槫,具有唐代建筑的古朴遗风。
观音殿内部,四椽栿上驼峰托起平梁,平梁上施叉手、蜀柱,托起脊槫。
观音殿山面悬鱼、惹草,阑额不出头,其余脊槫、平槫皆出头。
龙门寺西配殿的建筑年代与天台庵几乎同时,稍早于大云院弥陀殿,此时距离唐代灭亡仅十八年,工匠们仍然遵循着唐代规制。西配殿脊梁上大叉手与驼峰童柱并用,和大云院弥陀殿式样相同,是同一时期技法,天台庵改造前应该也是这样。又过了十多年,普拍枋才被当地工程队采用,由此平顺县三座五代建筑脉络就清晰了。明代翻修时,这座建筑的结构未经改动,只是在枋间和前檐铺作上增加了彩绘,一来美观,二来可以防潮,不过后檐上未施彩绘,可能为了节约成本。
河蚌绘·西配殿建筑细节图。
西配殿对面的东配殿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78年),虽然也有五百多年历史,但相比之下却显得崭新而华丽,是典型的明代风格。为了与原有西配殿保持一致,东配殿立面也刻意加入了复古风格,比如明间的板门和两侧直窗棂造型。东配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进深四椽,前后屋檐下设有插廊,内部空间缩小了近一半。建筑用料比五代时期细小了很多,柱头四铺作,单下昂,柱间垂花装饰华丽,建筑大量增加了小构件,重视造型和装饰。
龙门寺东配殿,建于明代。
这种改变的外因是人口增加,粗大木材紧缺,于是人们只能使用小木料拼接成大房子。宋代的《营造法式》是一套标准化施工手册,所有材料的尺寸都统一标准,既节省了木料,又可以多方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动辄要修数百年,而中国的地标建筑几年内就能完成,正是得益于此。在文化审美上,自宋代开始,从粗犷转向精致,建筑演变也适应着审美的变化,末了所有构建都被量化,走入停滞的死胡同。
宋元时期的大雄宝殿和燃灯佛殿
龙门寺大雄宝殿是其核心建筑,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进深六椽,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袱通檐用三柱,与大云院弥陀殿相同。大雄宝殿建筑年代比弥陀殿晚一百六十年,比北宋皇家颁布《营造法式》早五年,还没有标准化构建。
龙门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八角石柱上的宋代题记。
大殿平面近方形,台基较高,前后檐当心间设格栅门,次间设直窗,明间前后开门。柱头卷刹明显,设阑额和普拍枋联贯,枋上施柱头铺作,无补间铺作,疏朗古朴,上承唐制。斗栱使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头为批竹形;转角铺作于45度角上加增加斜栱,上置昂两重,后尾压在大角梁之下。
大雄宝殿山墙,龙门寺曾经作为学校,这是当时留下的标语。
大殿梁架结构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殿内设两根金柱,四椽栿上用驼峰、童柱、大叉手支撑,正脊比唐代增高。前檐四根檐柱及后檐二角柱均为石柱,后期维修时在四角加上四棵撑木,柱础高达半米多,可见龙门山历来雨水充沛,防潮是第一要务,大殿升高、前后开门和石柱使用都是在适应当地环境。前檐石柱上刻有创修及施主姓名,为该殿建造年代的确证。大雄宝殿的梁枋上都有明代彩绘,殿内保留有明代壁画,殿项琉璃脊兽,色泽纯朴,是元代维修时更换的。
大雄宝殿明代壁画,人物神态于五代时期已大不相同。
燃灯佛殿位于中轴线最后,为元代建筑,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梁架做法为三椽栿对前搭劄牵用三柱,柱头斗拱置于前檐,五铺作双下昂,昂头为琴面型。斗拱是计心造,为宋元后惯用,上托泥道重栱,瓜子重栱,令栱承撩檐槫,比唐宋时繁琐了一些。劄牵就是一椽袱,一头穿在殿内前面的金柱上,另一头伸出外檐成为耍头。金柱上端直接托举平梁,三椽栿后部用驼峰和铜柱支撑平梁,下面后来加撑了一根立柱。
燃灯佛殿建于元代。
燃灯佛殿内部梁架,用料质量已大大下降。
燃灯佛殿的元代特征表现为梁架断面不规则,山墙上的三椽袱和平梁极为弯曲,需要用厚实的墙面才能固定,这种材料在唐宋大木作中几乎不能使用,但元代也就将就着用了。这反映出自然环境变化对建筑的影响,唐宋以前用粗大平直的木料,因而造型简单,开间进深宽阔;宋元以后开始采用一些粗大不平直的木料,建筑质量随之下降;明清以后选择平直细小的木料,增加构建筑量、减小开间,一根巨柱变为若干小柱平均受力。以紫禁城太和殿为例,明初的建筑为九开间,建筑体量是现在的一倍半,清代重修后不仅体量缩小三分之一,开间也变成了十一间,于是三层汉白玉台基看起来就空了很多。
燃灯佛殿墙面,可以看到极不规整的三椽袱。
自此我们把平顺县三座五代建筑讲完了,这几座建筑的价值在于保留了完整的演化脉络,五代只有短短几十年,它上承晚唐下开北宋,是我国建筑演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平顺县在唐五代时分属壶关、黎城和潞城县,几座建筑的始建年代也相差不大,甚至有可能都出自同一工程队之手。他们的细微变化既体现着该团队的技术升级,也反映出唐宋交替之际全国普遍建筑工艺的发展,因为成为了珍贵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