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获诺贝尔奖从爆红到“暴打”,只因这3件小事,职场人引以为戒
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揭晓2018年和2019年的“双黄蛋”。今年诺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阿尔巴尼亚总理直接推特:“我从来没有想过诺贝尔文学奖会让我恶心”。
不禁让人们想起中国唯一的文学诺奖获得者莫言,他2012年因获得诺奖爆红中国,然后长期处于被批判的“群殴”和“暴打”之中。莫言自己就说,“获奖之后,不敢说话,一谈什么,马上就会有人来攻击。”有人形容,莫言获奖后的“损失”甚至大于他的“得到”。本来他只是文学圈子里的一个作家,现在却成为了各路“豪杰”争先恐后的批判对象。
莫言就是一个写小说吃饭的作家而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一件令国人崇拜和自豪的喜事,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他的作品和人身不断发起攻击,大有不骂倒莫言誓不罢休的架势呢?无非就是因为这三件事:
【一】批判者认为莫言获奖作品,为了迎合西方口味,写了太多社会阴暗面,尤其是写那些农村里的奇谈怪事,描写酷刑血腥,漠视女性尊严,过于表现丑恶事物,丑化国人,丢了祖宗的脸。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过莫言的书,或者看过了觉得读起来很拗口,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朴素情怀,批评莫言把家丑丢到国际上去了。
【二】批判者认为莫言不够获奖资格,国人自古以来崇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化。文学作品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你喜欢他不喜欢,你读得摇头晃脑,他一行也看不下去。武术那是真刀实枪地比赛,你跳8米元,他跳7.99米,也是你第一名。所以,他们罗列了一堆作家名单,认为谁都比莫言强,谁都更应该得这个奖。
【三】批评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看见不那么出名的莫言突然成为“诺奖第一人”,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人素来就有“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的恶习,谁比大家火了,大家就团灭谁;谁比大家有钱了,大家就排挤谁。没办法,换了张言、李言、刘言,估计面临的结局都一样。
行走职场,很多人出名成功之后,可能都会遇到各种打击和排挤,有的人反击,可能会迎来更猛烈的打击;有的人生气,可能会积郁成疾。不如学学莫言如何应对这些挫折。
一是保持清醒、谦虚、谨慎的态度,否则,被批评者“吊打”的更凶。有本杂志为了炒热点,专门出了专辑批判莫言。莫言回信写道,“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读者的错爱,实在让我汗颜。”
二是保持宽广、朴实的心胸,莫言就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土作家”,始终保持了北方农民式朴素的初心,深深透着文学大师级的开阔。获得诺奖后,莫言没有飘飘然,获得非常朴实,他说奖金是750万元,想在北京改善一下住房,还笑着说,当然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
三是保持积极乐观、充满善意的情怀,当外界对莫言批评如潮的时候,他依然对文学充满信心,满怀期待。在10月10日诺奖揭晓当天,莫言展望未来,将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谁都不可预料。他说道,“中国未来的作品肯定是形形色色,都会有。”也算是对自己遭遇的一种释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