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后怎么办——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生

职业发展

题目丨考试之后怎么办——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生

作者陆嘉琦

来源丨《出版与印刷》2018年第4期P83-87

作者单位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DOI丨10.19619/j.issn.1007-1938.2018.04.018

摘要文章针对 2018 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成绩未能合格和已经合格的考生,分别向他们提出下一步该怎么办的建议。鼓励前者不必气馁,只要积极采取得当措施,就可有望下次考试达到合格。告诉后者应看到尚存在的不足,清楚认识到考试合格不等于已成为能够圆满履行岗位职责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还应当继续努力。

关键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2018 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已经于10 月 13 日举行。近日考试成绩公布,考生们便可得知自己能否获得所报考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成绩没有合格者,难免沮丧;而成绩合格者,必然欢欣鼓舞。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宜长久处于目前的状态。作为一名老编辑,笔者要给考试成绩暂时未能合格者鼓鼓信心,而给成绩已经合格者泼泼冷水。

一、成绩未能合格者不应放弃

一般来说,考试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尤其对于那些成绩距离合格线仅差十来分的考生来说,今年没有合格,明年未必还不合格。据对近四五年来考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有两个“2/3”是很有意思的。一是每年的考生中,总是约有2/3 未能合格。二是在合格的考生中,基本上只有约 2/3 的考生是考一次就合格的;其余的1/3 中,绝大多数是经第二次考试才合格的,而少数是考了三四次才合格的。由此可见,一次考试不顺利不足为奇,完全不必沮丧、气馁,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来年考试合格。

那么,为了来年考试合格,需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般来说,科目考试成绩不足 100 分的考生,应当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从头学习全部教材内容。拙作《善于学习,加强练习》(载于《出版与印刷》2018 年第 1 期)[1]中所讲到的策略和方法,还是有些效果的。

科目考试成绩超过 100 分而不足 120 分的考生数量很多,约占全部考生的 1/3。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如果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来年考试得以合格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有鉴于此,本文把这些考生作为目标考生,针对他们的情况谨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 用新策略学习辅导教材

重新学习辅导教材是必须的。然而,这次的学习应在策略上有所不同。

这次学习一般不必再通读全部教材内容,而要采取“拾遗补缺”的策略。每年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2](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都按例附有近 3年的考题。按此推断,2019 年的《考试大纲》会登载 2018 年的考题。考生不妨先利用相对比较熟悉的 2018 年考题再自我模拟考试一下,总结自己在考试中感到比较难以回答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学习教材中的相应章节。除了选答的选择题外,每份试卷中必答部分的单选题、多选题和综合题在编排顺序上是有规律的,每种题型的题目都先按内容主题汇聚,然后再基本上按《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顺序(辅导教材的章节次序与之一致)编排。如 2017 年“中级实务”试卷中,单选题第 1—3 题的主题为“出版物选题策划”、第 4—6 题的主题为“图书编辑”;[2]148-149 多选题开头的第 26—28 题和第 29—32 题,其主题也相应地为“出版物选题策划”“图书编辑”;[2]153-155 综合题中,首先出现的第 76 题是写作退修信,[2]164-166 也带有“出版物选题策划”的元素,而第 77 题是编辑加工题,[1]166-168 显然与“图书编辑”相关。这样,利用试卷编排的特点,考生是比较容易归纳总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从而有的放矢地予以“强化”。

从本文目标考生得分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选择题得分已经达到合格线(即大于等于 60 分)而综合题得分偏低,未能达到 60 分。据此,本文目标考生在这次重复学习中,一定要着重理解教材中所讲的实质性内容,并能够实际应用,不必再花很多精力和时间背诵具体的表述文字。此外,对于没有参加过初级考试而直接报考中级的考生来说,还需要学习初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这是因为中级的综合题中,涉及很多仅在初级教材里详细讲述的内容。没有认真学习初级教材,解答综合题必然困难重重,影响最终得分。

2. 利用以往真题练习答题

仔细分析多年的试卷可以看出,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之一是“稳中有变”。“稳”,是说每年的试卷结构都与上一年大致相同,尤其是综合题的题型及其考核的侧重点;“变”,是说每年试卷的具体题目都与上一年不同,尤其是选择题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因此,考生在有的放矢地学习教材后,还应当采用合适的策略来练习做做近年的题目。

练习做选择题的目的,主要是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因此,着眼点在于相关的模块,而不是具体的某道题目。这是因为《考试大纲》附有的选择题,近年中都不会简单重复出现,但相关模块必然出现新的选择题,而且还是贯彻了“重点在于《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个原则。对相关模块的学习是成系统的,而选择题考核的知识点基本上是随机出现的。如果考生能够对随机出现的知识点考核都能够正确回答,就足以证明对整个知识模块的把握是充分的;否则,就还应继续复习并适当记忆。

练习做综合题就更加重要了。中级综合题的解答,往往需要考生融会贯通地综合应用初级、中级教材里所讲述的知识,而且还必须善于结合题目中设定的具体场景灵活处理。这是对考生实践能力的检测,要求相当高。正因为如此,综合题的单题分值很高,经常相当于 20 道单选题或者 10 道多选题。这样,考生假如对综合题的难度估计不足,解答不理想,考试就很难合格。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综合题又具有历年相似程度很高的特点。这就有利于考生举一反三地把握答题要旨。可以说,如果考生对连续 3 年的综合题都能够很顺当地正确解答,考试中面对相同类型的新题目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3. 重视专业技能的操练

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合格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有鉴于此,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综合题一直包含对专业技能的考核。然而,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学了就能懂,技能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综合题解答的情况来看,因专业技能不达标而失分的考生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本文的目标考生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负有对出版物质量把关的重任,因此,善于敏锐地发现错误,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这就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面对原稿或校样时,能够“采用一种比较特殊的、与平时看书读报有很大区别的阅读方式,就是对作品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并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从事实、数据、观点、逻辑关系、词语选用、句子结构、字形字音等众多方面展开网状的联想思维,经常考虑‘这样是否正确’的问题,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3]。显然,这种特殊的阅读习惯,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操练,才能慢慢练就。

此外,审稿题、编辑加工题和校对题都要求操作技能符合规范,整体设计方案审核题中也常常需要规范应用直接批注方式。其中,审稿和编辑加工的操作技能相对比较简单,而校对和直接批注需要使用近 20 种校对符号,就比较烦难。考试时,面对初看十分相似的一篇篇短文,考生要能不假思索地、自然而然地根据题目引导语准确选用相应的操作方式,并且使用得十分到位,也不是临时抱佛脚地练习一两次就可以奏效的。

以往公布的试题参考答案通常只反映知识内容的正误,却没有反映操作技能的应用。考生做练习时,千万不可机械照搬参考答案的表述形式,而必须练习使用规范的操作方法。上文提到的拙作《善于学习,加强练习》[1]对具体操作方法有较详细的说明,且附有图例,考生们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操练专业技能需要有相应的练习材料。《考试大纲》中登载的 3 年试题可供利用,虽然数量偏少,用于反复操练操作技能还是可以的。建议考生把书中的这类题目各复制若干份,集中时间反复作答,而每次作答都只用空白的原始题目,以此来训练养成相应的操作技能习惯。操练审阅纠错技能的材料,仅仅用 3 年的试题是不够的。考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打印一些大众化的短文作为练习材料,训练审读发现其中各种错误的技能。

做练习之后,务必及时向身旁的资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虚心请教,请他们帮助复核是否已发现所有错误,改正处理是否妥当,并审核操作方法是否准确。

二、成绩已经合格者还要继续努力

考试合格了,能够获得相应级别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尤其是对中级考生来说,凭资格证书就可申请责任编辑注册,获聘中级职称。但是,考生应该清醒地看到,获得资格,只是表明可以从事相应级别的专业工作,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做好相应工作。获得职业资格之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还很长,还要继续努力奋斗、吃苦耐劳。这是因为从出版工作的实际要求来看,考试合格者能正确作答的题目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至少打过三次折扣,远远不能全面、充分地满足出版工作实践的需要。

首先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辅导教材,并非涵盖了出版专业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全国考生的需要,教材强调“普适性”,不可能将各地区、各出版单位的具体情况都概括在内。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的讲述,仅是宏观或中观上的,没有细化到微观层面,出版工作实践中使用的种种具体方法,并没有涉及。这是打的第一次折扣。第二次折扣是在考卷内容上。受考试时间、试卷印制及其发送等许多因素的限制,一份试卷根本不可能对教材中讲述的内容全部进行考核,只能涉及其中较少的一部分。第三次折扣体现在考生的答题上。纵观十多年来的考试答题情况,考生在某道题上获得满分的情况是有的,虽然并不多;但是从未有考生能够考得 200 分,至多在 180 分上下,考试的合格线 则 长 期 以 来 是 120 分。 这 样, 试 卷 上 有10% ~ 40% 的内容又被打折掉了。

所以,考试合格的考生必须继续努力学习,才能有望完美地履行岗位职责,成为优秀的出版专业技术人才。

1. 向身旁的能人学习

如前所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立足于普适性,具有“面广点浅”的特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有不同的实际工作岗位,或是编辑,或是技术编辑,或是校对,而且生产图书、期刊、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等不同种类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对这些岗位还各有不同的要求。无论从哪种工作岗位来看,教材中讲述的有些内容在实践中是用不到的,只要有所了解就可以;而有些内容讲述得又不够充分,停留在原则、原理、泛泛要求的层面,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可以说,辅导教材仅仅是给考生打下专业基础,而要真正把出版工作做好,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专业精深的知识和技能。

出版工作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很多方面的很多问题仅靠阅读书本是难以解决的。所以,考试已经合格的考生,务必注意在实践中结合具体问题向身旁的能人——资深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虚心学习。要像“工匠学徒”那样,请这些“老师傅”传授经验和工作技巧,自己再努力付诸实践。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实践,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一步步提高,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更进一步,成为优秀的出版专业技术人才。

2. 熟悉出版新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对出版物的生产过程带来各种影响。仅就纸质出版物的生产而言,新的纸张材料、装帧工艺材料和新的排版、印刷、装订、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往往对提升出版物的阅读体验有较大作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在考试辅导教材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在出版工作实践中随时注意熟悉这些新材料、新工艺的特点。当然,与专门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材料、新工艺不须全面、详尽地知道各种技术细节,只要熟悉将它们应用于出版物生产后能够给成品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从而能恰当地提出将它们应用到出版物上的设计要求。至于使用这些新材料、新工艺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技术,显然是负责出版物物质生产的专业人员的分内事,不需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操心。

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数字出版技术。目前我国出版行业正在倡导向数字出版转型,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立足于传统出版物——尤其是图书——的生产。虽然 2015 年出版了一本《数字出版基础》,但其中的讲述尚不够完善,有待改进,况且我国出版行业的现实状况是许多人员对数字出版基本不了解。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和相对的连续稳定性,近年来的考试中大多以“选答题”形式考核数字出版知识和技能,而“必答题” 部分涉及数字出版的相当少。因此,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对数字出版一般还是不够了解的,但以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要求来衡量,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数字出版。

当然,这并非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学会编写计算机程序,也不要求熟练操作使用各种相应的数字出版工具软件,而是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各类数字出版物的制作生产流程,了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熟悉现有数字出版工具软件的成熟功能,知道数字出版物可以具备哪些不同于传统出版物的新颖功能,以及为实现这些功能需要事先制备哪些内容素材及其媒体种类和相应的技术规格。这样,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根据具体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特点,为其策划设计新颖的数字化表现形式,使之更加便于消费者使用,使消费者更加方便有效地认知、掌握数字出版物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容。显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为此而需要学习的数字出版知识是非常多的,接受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 编辑人员还要善于向作者学习

一般来说,作者在精神文化的某个领域具有特长,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与作者相比,编辑人员对相应精神文化领域的了解,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通常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作者不仅是出版单位重要的出版资源,也是编辑人员的学习资源。

编辑人员通过与作者的日常交流,往往能够对相应精神文化领域有更多了解,而结合稿件处理过程中就一些问题与作者讨论,经常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久而久之,经过逐渐积累,编辑人员不仅可以对有关精神文化领域的知识从知之甚少、甚浅,一步步发展到认识较广、较深,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出版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关键在于编辑人员在处理稿件时,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首先,要十分尊重作者,努力读懂、理解作者表述的内容。其次,如果遇到有些内容单凭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一时难以理解,不宜贸然判定是错误,而要以向作者虚心求教的态度委婉质疑,并及时与作者沟通。按笔者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经验,即使编辑的质疑不成立,作者对于虚心请教的编辑也不会见怪,反而会耐心讲解,帮助编辑解开疑团;如果编辑的质疑确实提醒作者作重新思考而弥补了疏漏,使稿件的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作者还常常会将编辑视为好朋友,愿意把自己今后的新作品再交给这样的编辑加工制作成出版物。

长此以往,编辑不但能够结交一批学有专长的作者,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作者队伍,而且自身也能够获得许多前所未知的信息和知识。在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不断增加、积累有关精神文化领域的知识,这不但有利于在处理稿件时消灭差错以保证出版物成品质量,更对策划开发新的选题极其有帮助,也能对编辑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嘉琦.善于学习,加强练习——给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生的一些建议 [J]. 出版与印刷,2018(1):84-92.

[2] 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2018 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 陆琢行.重视职业作风与基本职业能力的培育 [J].科技与出版,2015(4):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