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乙方,真的是“双方”吗?

职场来来往往的系统里,似乎总有一些默认的设定。

比如,甲方就是财大气粗,就是要一边抱着大腿一边喊爸爸,就是宇宙第一牛光闪闪。而乙方,则永远卑微如洗脚婢,永远点头哈腰,永远加班不息背锅不止。多少人待在甲方的时候,看乙方赚钱真开心;等自己跳到乙方,才发现真实的情况,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制造业的甲乙双方,就是甲方和乙方,相对平等。合作中的主要执行内容,也是比较清楚。标的产品交付的品质,从国际标准到行业标准,种类虽然繁多,但都是已经确定成文,可以量化,并且被双方都接受认可的标准。交付的期限以及违约条款,也都会约定得清清楚楚。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异议,遇到异议,诉诸于第三方也是相对有效的解决方式。

但换到服务类行业,甲乙双方,地位高下立分。执行中的很多条款,就没那么明确。好的呈现效果?“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专业人士眼里的“好”?是甲方大老板眼里的“好”?是甲方二老板眼里的“好”?是甲方对接人员眼里的“好”?还是受众眼里的“好”?(受众是谁?他们“好”的标准是一致的吗?这又陷入另一个死循环。)这类品质要求,根本没法完全用客观标准去衡量。

因此有时候就会发生既悲催,又哭笑不得的情况。乙方的工作人员,苦哈哈加班加到昏天黑地,总算搞出来一套东西,自己越看越满意。还没想好怎么夸自己,甲方已经施施然走了过来,噼里啪啦一顿否决:马上改。行,可以,没问题,按照要求再加班,再改,再出来新的东西。乙方摸着退后的发际线,黑着眼圈等甲方。然后呢,人来了,但这第二次来,换了人。所以呢,上次的意见,不算,推翻,重新再来。折腾几轮之后,deadline就要到了,大概谁也折腾不起了,就着急了。现有什么方案?就是它了,提交了事。至于哪个版本的方案最好最合适,还有谁会在乎呢。

也许正因为这种模糊性的存在,使得方案的执行中,产生了太多不确定。乙方执行人员做了太多的无用功,天天肚子里一包火。却也只能在心里骂骂咧咧,嘴上不敢多说什么。对接人员项目经理,当然能感受到自家执行的不满,但对于甲方到底想要什么,谁能摸得清,讲得准呢?既然生意的大门是敞开的,那么接了活,就得干。项目经理唯一可以确定的,也许就是自己接触到的那些人。因此也只得千方百计,讨好甲方大爷们,好在某种程度上抓到一些确定性——至少甲方对接的人员本人,不会再增加新的幺蛾子。

不确定性,是出现“甲方爸爸”的重要原因。抓不到客户飘忽的心思,总能抓住一些别的东西吧。虽然说,人人平等,但是在很多场景中,人的角色是不平等的。虽然在合同中,我们看到的是白纸黑字“甲乙双方”;但有时候,每一双眼睛里,看见的只有两个字:甲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