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警惕3个危险时间

血压波动规律不同.mp37:11
来自糖友健康大讲堂

血压波动规律不同

高血压控制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它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也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到51%,死亡率非常高。而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基于血压的波动规律。

每个人的血压波动规律都是不完全一样的,血压波动规律不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同。尤其是患糖尿病多年的糖友和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了解自己血压波动规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正常血压波动:两峰一谷

正常情况下血压的波动特点,是“两峰一谷”的现象。一般来说白天波动在较高水平,从晚上8:00时起逐渐下降,到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到上午6:00-8:00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到下午4:00-6:00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但低于早上6~8点的第一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正常人平均夜间血压比白天低,这是大部分人的波动规律。这种血压的昼夜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是这样的,那血压波动情况不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是不一样的。

3种危险情况

根据不同时段血压的波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为以下3种情况:

一,清晨血压变化最危险

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mmHg。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的波动幅度较年轻人大。通常血压变化最大的时间段是清晨,血压会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这时血压过高,称为血压晨峰或清晨高血压。

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脑卒中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和上午时段。缺血性脑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它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早上7~9点间比其它时段增加70%。

所以,清晨血压变化最危险,为了阻止早上血压急剧升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患者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睁眼先服用降压药,平躺半小时再起床。

二,晚上或凌晨血压高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要比普通的白昼高血压危害更大。正常人平均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低10~19mmHg,但老年人以及合并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动脉硬化的进展,加上血管压力感受调节血压的敏感性下降,导致夜间的血压不下降,甚至升高。

统计表明,同样是白天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大于130/80的患者比夜间血压小于130/80的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增高60%,因此高血压患者夜间的低谷血压至少应小于130/80。而且夜间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部分糖尿病人、血脂异常的人也存在这种问题。

关注夜间血压

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往往只注重对白天血压的监测,很少监测夜间血压,而且夜间熟睡中,相对不易感觉到明显症状,一旦发作就说明已经比较严重,加上夜间高血压不能被及时发现,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而不自知。

所以患者既要注意白天的血压波动情况,更要关注夜间的血压变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准确地观察全天血压的波动情况,这种医学称为反杓型的高血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降低夜间血压升高的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三,傍晚血压升高

有患者早上服药之后,上午血压正常或者10~12点左右血压偏低,下午5~6点左右仍会出现血压偏高,加上下午4~6点是血压一天当中的第二高峰,这个时间点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

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血压波动,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以及服用时间,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心脑血管意外。

总结

每个人的血压波动规律都是不完全一样的,血压波动规律不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同。患者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是什么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者在家中自测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规律服药,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才能降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对于本节课程有什么疑问,欢迎在下方进行留言,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