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血亲和人种》:华夏中原大融合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四部 血亲和人种
第十一章 华夏中原大融合
——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的对应假说
黄饮冰
参考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和夏、商、周三代立国的范围,我们可以知道华夏远古居民大体活动在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在这一区域范围内,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是主要的文化遗存。把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及历史记载联系起来看,华夏文化和华夏人种的形成脉络就一清二楚了。
一、龙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头
(一)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能崇拜
1、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黑能崇拜
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是黑陶,黑陶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但不具备实用性,所以黑陶是作为一种礼器出现的,黑陶是黑能崇拜的载体。黑能崇拜是由崇黑习俗演化出来的。崇黑习俗起源自尼(泥)能崇拜。南方湖南的稻作族群,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产生了尼能崇拜。尼就是泥,泥是地力象征,所以尼崇拜的实质是土地崇拜。
在公元前2900年前后,黑能崇拜在中原大地上盛行,这种盛行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统一,即龙山文化的统一。
2、龙山文化的几个类型
根据考古资料,龙山文化有以下五个类型:
(1)豫西庙底沟二期文化。豫西庙底沟二期文化是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800年的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在河南郑洛地区、晋南和陕西关中也都有发现。主要遗址有河南偃师高崖、郑州林山砦,山西平陆盘南村,陕西华阴横阵、华县泉护村等。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早期。
(2)河南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是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文化。分布于豫西、豫北和豫东。包括分布在河南省境内 的多处龙山文化遗存。年代为公元前 2600~公元前2000年。以表面饰有绳纹与篮纹的灰色陶器为突出特征。经发掘的有洛阳王湾、临汝煤山、登封王城岗、陕县三里桥 、永城王油坊、淅川下王岗、安阳后冈等。
(3)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首先是在山东发现的,山东龙山文化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的史前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是典型的或者说是最成熟的龙山文化。
(4)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900年。
(5)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是其代表性的遗址。
3、龙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参考学术界对山西陶寺文化(距今4500年)古人骨DNA的研究成果,目前可以肯定龙山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没有其他类型,与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单独看O3,今天的汉族,是古代中原人的直系后代。5000年来在汉族中父系的O3一直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说明现在汉族的主体部分之父系远祖完全来自古代中原人,即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人。
在语言上中国本土的诸多民族也表现出共性。对日(光明)的崇拜是远古华人的主要特征,在中华各族的语言上可见遗存。现在各个汉藏语支系中,一般“hu”“gu”“hua”“gua”“hao”等词根都有光明的意思,比如苗语的gua,畲语的hu,汉语的hua(华),汉语的hao(昊、皓),汉语的huang(皇、黄),藏语的gu,都具有光明、光华的含义。说明他们都是同源的。对龙山文化的研究,对陶寺遗址的确认,都支持了这种说法。
大多数学者根据龙山文化存在的时间段,猜测传说中的尧、舜、禹以及夏朝可能就处于龙山文化的范围内。特别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该地域有的古书上称为“尧都”,“夏墟”也在其不远处。古书上记载尧帝的族群就生活在“尧都”,尧帝称为陶唐氏,而陶寺的名称,可能一直保留到今。我赞同这个观点。
如果把龙山文化视作华夏文明的开端的话,寻求华夏文明开端的钥匙就是龙山文化。
4、河南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最早的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在豫西,普遍存在于豫西、豫北、豫东的河南龙山文化,也比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和陕西龙山文化要早。说明河南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其他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这就把华夏文明的起源之地归结到了河南,与华夏文明中原中心论是一致的。
(二)庙底沟二期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
龙山文化的源头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由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发展而来。
1、仰韶文化不是统一模式,而是在体现共性的前提下呈现出多样性
根据考古资料,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持续时间为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绝对年代在公元前4933年~公元前2923年左右),延续时间约2000年。
仰韶文化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学术界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文化遗存):
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多处。区内有5个文化类型:零口二期遗存、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
甘青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西区。已发现遗址1000处左右,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
豫中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百处。主要分布在郑洛一带。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石固五期遗存、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
豫北、冀中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发现遗址很少,约100处,其中豫北约30 ~ 40处、冀中南约50处左右。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北福地一期甲类遗存、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
豫西南、鄂西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不足百处。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大张庄遗存、下王岗类型、八里岗类型、赵湾类型。
陕晋冀蒙长城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约100多处。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石虎山遗存、王墓山类型、海生不浪类型。
仰韶文化共性的存在,说明仰韶文化的起源是相同的。仰韶文化个性的存在,说明仰韶文化在向其他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异,仰韶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差异性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种文化的差异性跟人的迁移到、文化的扩散和发展相关联,也跟分布地域过于广大、同源人群之间到了不同的地域之后减少了相互联系有关,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导致不同的地域仰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我可以推论,仰韶文化不是在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和发展的,伏羲并不能代表整个仰韶文化。伏羲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或一个发展方向。
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基础和源头
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为代表,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范围较大。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釜,甑、罐、瓮、钵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见圜底钵。彩陶数量较多,颜色黑多红少,全为外彩而无内彩,纹饰主要有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亦有动物纹饰。这些纹饰交互组成,并不均匀周整,也无一定规律。磨制石器以石铲较多,骨器出土较少,种类也显得简单。
河南省陕县的庙底沟遗址中,仰韶文化层上面堆积着早期龙山文化层(庙底沟二期文化),它是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起来的,也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的文化,其发展继承关系明确,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证据。
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遗存(公元前3900年)的有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内还发现有火塘。出土的工具以打制砍斫器、刮削器、石刀、石铲为代表。陶器多为红陶,也有少数黑陶、灰陶,彩绘则以黑色为主。
“彩绘以黑色为主”体现的就是崇黑习俗,这正是龙山文化黑崇拜形成的基础。
“陶器多为红陶,也有少数黑陶、灰陶”,则说明黑陶是烧制陶器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现象,但黑陶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庙底沟居民固有的崇黑习俗,他们逐渐有意识地烧制黑陶,黑陶逐渐成为了崇黑习俗的载体,并向礼器发展,崇黑习俗也就逐渐地演化成了黑崇拜。
黑陶代替彩陶,是一种仰韶文化演变为龙山文化或龙山文化替代仰韶文化的象征。
由于崇黑习俗来自远古稻作族群对“黑泥”的崇敬,所以黑能崇拜的确立也是农耕文明成为主体文明的象征。
3、庙底沟二期文化可以视作是龙山文化的源头
综合分析,最早的龙山文化,是豫西庙底沟二期文化。既然庙底沟二期文化是最早的龙山文化,那么庙底沟二期文化就可以看作是龙山文化的发端,其他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由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和影响而来。所以龙山文化的源头在豫西庙底沟,而不在山东,尽管山东的龙山文化是典型而成熟的龙山文化。
(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神农族群和仰韶族群融合后形成的新类型的仰韶文化,即神农型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是神农文化
1、由仰韶文化发展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伏羲到神农的创世传说相一致
伏羲到神农的创世传说是中原地区的传说,而由仰韶文化发展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正好与伏羲文化发展出神农文化是一致的,也与神农氏继伏羲氏为王相一致。
2、伏羲文化和神农文化
归功于伏羲的所有创造发明中,除了“制嫁娶之礼”外,都不具有独特性,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性,所以,只有“制嫁娶之礼”才是伏羲文化的根本特征。伏羲族群是最早进入到“婚嫁”(女婚男嫁)的族群,男人嫁到对方姓族为夫婿,对方姓族就要给予嫁入的男性以“夫婿之权”。
所以我认为,伏羲者夫婿也,伏羲的权力代表的是“女婚男嫁”时期男人嫁到女性家族之后男人在女性家庭和家族及姓族中享有的权力。“女婚男嫁”是姓族社会向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存在的一种婚姻制度,两个或多个姓族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男人到女方的姓族中为夫婿并固定生活于女方姓族。夫婿就是伏羲。这种婚姻制度盛行的时候,社会性质依然是姓族社会,即女权时代。
夫婿之所以被称为伏羲,是因为伏羲是“婚嫁”制度的创始人,伏羲是第一个夫婿,在“女婚男嫁”的婚姻制度在仰韶文化族群中确立起来后,所有的夫婿就都被称为伏羲。伏羲成为一种共同的文化符号。
由于“女婚男嫁”的婚姻制度的基础是姓族之间互为婚姻,即两个或多个姓族之间建立一种牢固婚姻关系,甲姓族的男人固定地嫁到乙姓族为夫婿,乙姓族的男人也是固定地嫁到甲姓族为夫婿。从男系来讲,自己是甲姓族的男人,成年之后要嫁到乙姓族为夫婿,自己的儿子成年之后,就要从乙姓族嫁到甲姓族为夫婿,自己的孙子在甲姓族成年后,就要嫁到乙姓族来。在这种婚姻制度下,祖孙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姓族,而父子是分离的。这是传统文化中祖孙亲的原因。在祭祀文化中“孙为祖尸”的传统也是这样来的。
神农氏取代伏羲氏,代表的是婚姻制度的改变,即“男婚女嫁”的婚姻制度代替了“女婚男嫁”的婚姻。这时男人不离开自己的群体,而是女人进入到男人的群体,群体性质是以男人为主体。群体内部的儿子们娶妻生子,夫权、父权和族权掌握在本群体的男人手中,社会性质演化成了男权社会。
夫婿之权是一种客权,是女性社会赋予嫁入本姓族的男性的权力;夫父之权是一种主权,是男性社会中男人天生拥有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仰韶文化是姓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龙山文化是氏族(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
从婚姻制度上讲,神农代伏羲是男权取代女权的象征。
从生产生活方式上讲,神农代伏羲是农耕文明成为人类主体文明的象征。农业的发明很早,但在神农以前的时代,农业是一种副业,从神农开始,农业成为了主业。
2、神农氏取代伏羲氏的领导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进化成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原因
引起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庙底沟二期文化进步的原因,或者说是姓族社会演化成氏族社会的原因,跟中原地区新崛起的人群因素有关,这个新崛起的人群因素,就是在传说中取代伏羲的神农氏。
神农族群很早就从南方之湖南迁徙到中原地区。在云梦泽未形成前,一部分稻作族群沿汉江通道北上进入中原,这群人给北方的旱作农业带来了新的品种——稷,也带来崇黑习俗,崇黑习俗发展出黑崇拜,为龙山文化典型器物——黑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神农族群初到北方及其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是仰韶文化族群领导下的一个族群。在公元前3900年以后,取代了伏羲氏族的领导,在继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崇黑文化,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注入了新的文明因素,开创了独特的庙底沟二期文化。
3、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衰落与“神农氏世衰”的历史记载相一致
考古资料显示,庙底沟文化二期存在于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800年,持续时间100年,此后庙底沟二期文化在中原地区突然终止。
《史记》记载的“神农氏世衰”与庙底沟二期的考古材料是相一致的。
结合考古资料可以推断,在神农氏于公元前2900年取得了中原的领导权后,兴盛了大约100年,在公元前2800年的时候进入衰落期。
4、神农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衰落的原因——彗星撞击地球
公元前2800年是神农氏由盛而衰的一个时间点。据考证,在公元前2800年前后的某一天,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落入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形成了后来的古白洋淀流域区(此观点由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认为时间在距今4000-5000年间)。
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等人使用环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10—100年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等问题时也提出,在距今4800—4200年间有一次降温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了古文化的变迁。认为在蒙、辽、冀地区繁盛的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发展的低谷可能与这一事件有关。刘东生的研究也应证了降温事件的存在。
这次撞击事件,最大的影响是使北方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形成了古气候史上的一次“小冰期”。东北的红山文化,中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都因此而衰落。
正是由于这次“小冰期”导致了神农氏的衰落,中原处于混乱无序的局面,各氏族国家为争夺生活领地和生活资料互相征伐,刚刚建立起来的以神农氏为主导的中原秩序被上天打乱。
北方民族(主要是西北羊火系族群和东北蛇鸟系族群)也在此时开始南迁,中华民族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地球气候在距今1.3万年前开始变暖持续到今天,其间发生过多次降温,都导致了北方民族的南进,所以距今4800年~4600年时期的降温对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河南龙山文化的再兴可能与蚩尤氏族的崛起有关
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或相当这个时期的遗存,发展为中原地区中华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一般还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 3个类型。
在庙底沟二期文化于公元前2800年前后突然销声匿迹之后,到公元前2600年前后,河南龙山文化在豫西、豫北、豫东再度兴起,并一直存续到公元前2000年。
这种再度兴起的原因,与天气转暖和新力量崛起有关。
在天气不正常时期,神农氏族失去了扩张的能力,要么龟缩在豫西不能发展,苟延残喘;要么迁移他处,避开不良气候的影响。从龙山文化在豫西200年时间内没有文化遗存可以看到,庙底沟文化二期原居民很可能是迁移了。从公元前2600年龙山文化在豫西再度出现可以推知,庙底沟文化二期原居民在天气复原之后又回到了豫西,这才可能是最合理的解释。
从传说看,蚩尤氏族是神农氏族的分支,所以蚩尤文化可以看做是神农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从神农氏之中崛起的新势力,传说蚩尤氏族活动于豫北、豫东、晋南,与河南龙山文化的范围是吻合的。
把庙底沟二期文化传播到豫北、豫东的人群,只能是蚩尤氏族。
蚩尤氏族最盛时期,占据豫北晋南,北达到涿鹿,东达到豫东鲁西,被《史记》描述成“最暴”和“不用帝命”的族群。
所以,豫北、豫东的龙山文化是蚩尤文化,在蚩尤被消灭之后,短暂时期回归于神农文化。神农文化在不久又被黄帝文化所代替。
(五)山东龙山文化与青阳少昊(东少昊)的关系
1、太昊少昊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
大汶口文化可以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年——3500年;中期大汶口文化约前3500年——2800年;晚期大汶口文化约前2800年——2500年。
从考古年代断定看,大汶口文化出现于公元前4300年(距今6300年),距今6300年,正是鲁中地区(泰沂蒙山区为主体)被大海四面环绕的时代。大洪水和海浸把冀南、豫北、豫东、江淮地区淹没成大海。遗存的远古居民生存于大海之中的无数高地上,被分割成多个小群体。这个时期也是华夏史前人群组合和分化的一个时期。大汶口文化独立于泰沂蒙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文化。
大汶口中期文化开始的年代,可能是洪水和海浸开始消退的年代。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洪水和海浸开始消退,平原和河谷地逐渐地显露出来,大汶口人开始向平原及河谷地带扩散。洪水和海浸消退,在豫北冀南、鲁西豫东、鲁南之江淮,形成了无数的湖泊和沼泽地。
从公元前2800年开始,大汶口文化进入晚期。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受多种其他文化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新的人口因素的加入。
结合考古和传说,可以推定,大汶口文化可以分成三个发展期,三个时期的形成和转变,分别与大洪水和海浸的形成、大洪水和海浸的的消退、少昊氏族的加入有关。前期是太昊文化,主体居民是太昊氏族;中期是太昊文化和少昊文化并存的文化,主体居民是太昊氏族,依附居民是少昊氏族;晚期是少昊文化,主体居民是少昊氏族,依附居民是太昊氏族。
从考古遗迹看,分布于豫东皖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属少昊氏遗存,在鲁南和鲁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则是太昊氏遗存。晚期太昊依附于少昊而存在。
根据考古资料推测,少昊氏族来到山东,是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800年之间。此少昊是凤鸟少昊,与青阳少昊是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凤少昊文化代替太昊文化成为山东主体文化,是在公元前2800年后。
2、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及仰韶文化的关系
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即最初由龙山镇命名的那种文化遗存,其地理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从文化上看,山东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对于大汶口文化来讲,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有继承关系。
以上考古资料说明,山东龙山文化不是源自仰韶文化,但山东龙山文化又与河南龙山文化具有共同性,表明山东龙山文化是以大汶口文化为基础的植入性文化或嫁接性文化。
大汶口文化不是华夏文化的正源,一个简短的原因,就是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还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龟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钩形器。这些习俗为中国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见,在后来的五帝三王时代也没有人继承。如果大汶口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正源的话,其习俗不仅不应该被抛弃,应该被发扬光大才对。
这在历史和传说中也可以找到证据。黄帝杀两昊、蚩尤为帝,封自己的儿子青阳玄嚣为少昊,统治两昊遗民,统领东部族群。大汶口文化被黄帝彻底改造成了龙山文化(神农文化)。
3、山东龙山文化是青阳少昊文化,是黄帝文化的一个支系
《盐铁论》说:“黄帝杀两昊、蚩尤为帝”。黄帝杀两昊后,为了稳定东方并把东方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黄帝封自己的儿子青阳玄嚣为少昊,统治东部的两昊遗民,统领东部族群,这就是少昊青阳氏的来历。
从山东龙山文化最早的年代判断,黄帝完成了对大汶口文化(太昊少昊文化)的彻底改造是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龙山文化(神农文化)在山东地区确立起来,成为主流文化。
从传说看,黄帝族群对两昊文化的改造,在2800年时期就开始了。公元前2800年左右,黄人族群经河北到山东,与少昊族群混居在一起,开始对两昊施加影响,到公元前2500年才完成对两昊文化的改造。
所以,山东龙山文化,是神农文化、两昊文化和黄帝文化的统一,后来还加入了良渚因素(尼鸟即九黎),成为了有别于河南的龙山文化(青阳文化),为有别于华夏文化的东夷文化登上历史舞台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阳玄嚣才真正掌握了东部的统治权。
在传统文化中,青属木,主东方。青阳就是青色的太阳,是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青阳少昊在神话中演变成了东皇太一。
随着“五行” “五德”观念的盛行,东少昊的神位被太昊取代。伏羲与太昊也被合二为一了。
(六)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与陶唐氏族的关系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新发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上接龙山文化,下承夏文化,是黄帝文化在晋西南地区继承和发展,是夏文化的源泉。陶寺文化是黄帝支系陶唐氏族的文化——陶唐文化。陶寺在公元前2200年进入城邦国家时期,是华夏最早的中国。帝尧以陶寺为都,帝舜也以陶寺为都,直到公元前2070年大禹为帝后,以阳城为都。
(七)陕西龙山文化与西少昊的关系
从考古资料看,陕西龙山文化(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与齐家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甘肃省兰州一带为中心)关系很密切,客省庄的高领折肩罐与甘肃永靖大何庄的同类器相似,客省庄的高领双耳罐也与永靖大何庄、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的同类器相似。陕西龙山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联系也较多,客省庄的绳纹单把鬲便见于河南陕县三里桥。在赵家来遗址,陕西龙山文化直接叠压在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遗存之上。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极少。说明陕西龙山文化与甘肃齐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有历史渊源关系,与山东龙山文化关系极少。
《山海经·西山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注释:“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我认为,“景”是“影”的本字,“反景”就是“反影”,与“日出之景”相对应,指代“日落”。“主司反景”意思是“主管日落的祭祀”。
《史记》记载,黄帝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黄帝时期的方位是坐北靠南看,以南方为贵。左右就是东西,左为东,右为西。所以左右大监就是东西大监。“监”是黄帝时期设立的二级政权机构,代黄帝行使摄政权力。我推测,“监”的行政首长称“少昊”,与黄帝王朝的最高领导称“黄”是一样的。“东西两监”其实就是“东西两少昊”。
黄帝王朝的东部为青阳少昊统治,青阳少昊是东少昊。
黄帝王朝的西部是西少昊统治。西少昊是谁?不见历史记载。但是,黄帝有二子,大儿子被封为少昊青阳氏,二儿子昌意却没有封号,也没有权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少昊居西”的传说看,可以肯定西部也存在少昊。有人把“少昊居西”解释为东方的少昊后来迁移到了西方,显然是错误的。西少昊应该是黄帝的二儿子昌意。
传说中少昊的名号有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朱宣,这些名号可以看出,“青阳”是指“旭日东升”,而“金天”恐怕是指西下的夕阳。传统文化中西方为“金”,可能就是来自“夕阳西下”漫天金黄之意。所以我推断,“金天氏”是西少昊的称号。
穷桑在东,可能归于青阳少昊。云阳是指云上之阳,是云托日而升的景象,实质是指朝阳,也可以归于青阳。所以青阳、穷桑、云阳都是青阳少昊或者是指青阳少昊的三个世代。少昊在位84年,我倾向于少昊经历了三个世代,共计84年。
朱宣可能归于金天少昊。金天、朱宣都是金天少昊或者是指金天少昊的两个世代。传说中共工氏与少昊争帝,少昊的侄子颛顼由青阳少昊抚养成人。我推测,共工氏首先击败了西少昊的势力,然后才发动对东少昊的战争,因为颛顼是昌意的儿子,昌意的势力被共工驱散处于流亡状态,昌意的儿子才到叔父的领地生活。
“金”的原始意义并不是指金属或金子,而是指“夕阳之色”。同样的,“青”是“朝阳之色”。
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是金天少昊文化,是黄帝文化的一个支系。
西少昊后来演变成了“西皇”,“白帝”。
公元前2500年,黄帝封金天氏为西少昊,主管“日落的祭祀”。西少昊的原始居地在甘肃兰州齐家文化区域,其文化是齐家文化,齐家文化是由仰韶文化、黄人文化和良渚文化融合后发展出的新文化。齐家文化的黄陶是黄人文化的代表,齐家文化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代表。
在共工势力崛起的时期,西少昊被共工击败,被驱逐出齐家文化区域。西少昊势力成为西部流亡群体,在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300年),回流到陕西客省庄一带,发展出受齐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双重影响的陕西龙山文化。
二、黄帝王朝的统一
当代汉族的其他血统,除龙山文化之外,也来源于同属于我国境内的其他文化源头。长江流域的其他古代文化的居民对汉族的血源贡献也不少,如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吴城文化等也对汉族的血统构成了重要的来源,大致在占了10%-35%比例,平均大致为20%,主要是对南部汉族的影响比较大,对北方汉族的影响相对要小很多;又如北方汉族的其他血统主要来源于红山文化等北方文化的影响,而南方汉族受这些影响较少。
罗泌《路史·国名记》说:“余披传记,见蛮夷之种,多帝之苗矣。若巴人之出于伏羲;玄、氐、羌、九州戎之出于炎帝;诸蛮、髦氏、党项、安息之出黄帝;百民、防风、驩头、三鱙之出帝鸿;淮夷、允戎、鸠幕、群舒之出少昊;昆吾、滇濮、欧闽、珞越之出于高阳;东胡、儋人、暴舆、吐浑之出高辛;匈奴、突厥、没鹿、无余之出夏后,曰是固有矣。缙云之子,黄帝子孙,其始不肖,以至不才,几何而不胥为夷也。”,说明周围的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人种也与华夏文化和人种由密切的血缘和文化的联系。
华夏文化和华夏人种的形成,是在中原地区,由黄帝领导下完成的。在以后的历史中,继续进行着强烈的组合、分化、再组合,不断推进华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红山文化是黄人文化,黄人文化源自兴隆洼文化
整个中原地区被龙山文化统领,与黄人南下山东和西进中原有关。
蛇鸟系族群的主体族群是黄人,黄人为“佩玉之人”,也是黄能崇拜的人,来自红山文化区域。
黄人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黄能崇拜,即以黄为贵,崇拜一切黄色的自然物,以黄崇拜统领其他一切的崇拜。
2、黄人与两昊和神农
黄人南迁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800年之间,黄人先后在河北东北部的迁安县(今迁安市)的黄山和河北东南部的束鹿县(今辛集市)的黄丘一带生活,于公元前2800年再迁到山东,因在山东不被少昊所容纳,黄人在山东居住不到30年时间,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再西迁到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寿丘(寿张地区)。黄人在鲁西豫东交界处发展了近100年,其间黄人和两昊之间发生多次战争,对两昊文化(大汶口文化)不断持续地施加影响。
在公元前2697年,黄人之天鼋氏在寿丘崛起,天鼋氏被黄人立为黄帝。天鼋黄帝带领黄人攻击太昊,占据太昊老巢泰山,把以太昊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驱逐出泰山地区,后立国于曲阜。此后太昊依附于少昊生存,鲁南的少昊的力量得到加强,少昊文化取代太昊文化成为东部主文化。在大汶口文化区域,有黄帝文化、两昊文化并存,以少昊文化为主体。
由于少昊势力太强,黄人避开少昊势力向西发展到豫中地区。在中原地区,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黄人之有熊氏崛起,有熊氏被立为黄帝。有熊黄帝在新郑建立了有熊氏国。
在中原地区时期,黄人之少典氏通过与女娲后裔有蟜氏建立婚姻关系,融入神农集团,成为神农氏族国家联邦一个组成部分。
此时山东成为少昊的势力范围,少昊迁都都曲阜。
3、黄帝族群对两昊、、炎帝、蚩尤和神农的统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人少典氏之子轩辕氏崛起。轩辕氏振兴军备,打着维护神农氏统治的旗号,展开了对中原各氏族国家的征战,最终恢复了以神农氏为主体的中原统治秩序。轩辕氏的崛起把龙山文化扩展到了整个中原地区。
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以大汶口文化彻底让位于龙山文化为标志,轩辕氏杀两昊,彻底完成了对两昊族群的征服,黄帝文化成为山东主文化。
轩辕以“炎帝欲凌诸侯”为借口,发动了对炎帝的涿鹿之战,三战得其志,炎帝族被黄帝族兼并。
轩辕氏以“蚩尤最暴,不用帝命”为借口,发动了对蚩尤族的板泉之战。轩辕与蚩尤的板泉之战,流血千里,蚩尤被杀。《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蚩尤族之风姓群体重新返回到神农氏的领导下。蚩尤族的姜姓部分一部南逃,成为了三苗的一个源头。蚩尤族的鸟人部分退回东部,其后裔为山东的邹、涂之姓。也可能有北逃的,荤粥可能是,黄帝曾北逐荤粥。
轩辕氏于公元前2495年左右登黄帝位,代神农氏成为天下共主。黄帝之子青阳取代了少昊的位置,成为东部地区新的统治者——青阳少昊。
黄帝族群对两昊文化的彻底改造,是由黄帝轩辕氏之孙、少昊青阳氏的侄子颛顼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完成的。良渚文化居民九黎利用黄帝之子少昊势力衰微的时机,占据鲁西南。九黎最终被颛顼征服,成为颛顼统治下的“黎民”。
三、从器物看诸文化的区别和联系及断代依据
1、玉器
从玉器来看,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都有玉器的使用。红山文化是把玉器雕塑成蛇和鸟的形状。大汶口和河姆渡一样,没有在玉器的雕刻上与图腾相联系,但在生活器物上有图腾性的标志,大汶口的日—鸟—山(有的没有山)雕刻在陶器上,河姆渡的“双鹄护日”在骨器上,都不反应在玉器上,表现手法是一样的。所以红山文化是独立的文化。
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在起源上有相似性——鸟和日。但不能一定肯定他们同源,因为,大汶口人的拔牙和枕骨人工变形的习俗,是独有的习俗。大汶口图腾是“单鸟+日”,河姆渡图腾是“双鸟+日”,而且日与鸟的位置也不一样,大汶口“日在鸟上”,河姆渡是“双鸟头相向,日在两鸟头之间”。
良渚人的玉器不仅有器型的塑造,玉器上还有图案的雕刻,其技术来源,应该与河姆渡相同,与红山不同,红山是把玉器琢塑成鸟和蛇形及其他动物形态,实际是用玉塑偶,是在玉器的器形的雕塑上做文章;良渚是把玉石雕塑成各种器型的玉器,并在玉器上雕刻图案,是在玉器的塑刻上显技艺,与在河姆渡的骨器上雕刻图案异曲同工。
所以良渚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渊源很深。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是三个独立的文化系统。
2、陶器
以大汶口陶器为主进行比较分析。
大汶口文化可以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早期(约前4300年——3500年),有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彩陶盆、钵等。特征器物陶器,彩陶有单色的虹彩或黑彩,稍晚盛行白衣多色彩陶,纹样为花瓣纹、圆点钩叶纹、菱形纹等。彩陶数量增多,且花纹繁缛,其中圆点、弧线以及勾叶纹,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类型相似,说明大汶口文化在公元前3900年~3500年之间受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的影响。
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陶器中,可以看到与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没有成为主导因素。如果处于雷泽的华胥族群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继承者,其后裔又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开创者,那么在华胥处于雷泽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就非常合理了,这种庙底沟文化类型的早期特征通过雷龙族群传递给大汶口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的陶器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出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这种影响说明,在距今5900年~5500年之间,处于晋南、冀南、豫北、豫东、鲁西之间的海已经逐渐消退,豫西和鲁中泰沂山地之间有联系通道。或者在这个时期,处于海内的各山被海水隔开的山变成了可以相连的山——连山。华胥的后代伏羲女娲的后裔在距今5900年迁移到豫西庙底沟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是《连山易》产生的年代。说以我认为《山海经》就是《连山易》。
大汶口文化中期(约前3500年——2800年),有折腹罐形鼎、实足鬹、大镂孔圆足豆、深腹背壶等。陶器种类与早期完全不同,陶器器形脱胎换骨,这种变化肯定有影响的来源,亦或是交汇影响的结果。这是我把大汶口文化中期文化看做是太昊氏和少昊氏共同文化的原因。在公元前3500年~2800年之间,少昊氏迁移到了大汶口文化区,对大汶口文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少昊氏是从江淮之间的高地上迁徙过来的。说明此时期海浸已经完全消退了,洪水导致的內渍也降到了最低,江淮之间的陆地显露出来,豫州和冀州的陆地也显露出来,鲁西南、南西北、鲁西的陆地也显露出来了。陆地与陆地之间的低处是湖泊、沼泽和江河,也就是说陆地被湖泊、沼泽及河流分割成无数的“洲”,随着洪水的进一步消退,洲逐渐扩大,演变成了处于中原及江淮之间的九州。
这是《归藏易》产生的年代。所以我认为《大荒经》就是《归藏易》。
九州就是海内,海外就是大荒。所以远古人的海内,就是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
从陶器的横向比较来看,大汶口文化中期与仰韶文化失去的联系,处于独立发展的趋势。把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的陶器联系起来看,仰韶文化没有对大汶口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对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影响是偶然性的影响。
所以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把仰韶文化的代表人物伏羲和大汶口文化代表人物太昊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大汶口文化晚期(约前2800年——2500年),有篮纹鼎、袋足鬹、折腹豆、瓶、磨光黑陶高柄杯、篮纹大口尊等。陶器的显著变化是:灰黑陶、黄陶剧增。彩陶数量减少,流行螺旋纹。
晚期与中期相比,鼎、鬹、豆在器物种类上是继承,在器形上则继续发生变化。陶器种类有了曾加,如瓶、磨光黑陶高柄杯、篮纹大口尊等。陶器的颜色也发生变化,灰黑陶、黄陶剧增,彩陶数量减少。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可以看到山东龙山文化在陶器上与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性。所以说山东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
彩陶(红陶黑绘)是仰韶文化的典型特征,可以看到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建立的联系。彩陶数量减少,也可以看到仰韶文化对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没有加强,而在减弱。所以这种影响不是主流影响,而是伴随某种力量而来并伴随这种力量而去的影响。我认为是伴随黄人而来并伴随黄人而去的影响。与黄人进入山东和退出山东有关。
黄陶数量剧增,说明黄色崇拜在此期间对大汶口文化晚期发挥了作用,黄人的显著特征就是崇拜黄,所以黄陶是黄人进入山东后刻意制造出来的器物,灰黑陶之所以剧增,是跟要得到黄陶有关,没有烧到火候,就成为灰黑陶。所以我认为黄陶剧增是黄人进入山东的结果。
陶器上流行涡旋纹,跟女娲族有关,女娲族在洪水期或后期崇拜的是“涡”(呙)。所以大汶口文化晚期,女娲氏族也对大汶口文化产生影响。联系到女娲氏族(有橋氏)与黄人少典氏族的婚姻关系,女娲氏族对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黄人一起来的。总之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黄人和呙人(女娲族群),对大汶口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我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少昊文化是主流,公元前2800年以前,少昊氏已经取代了太昊氏成为山东大族和领导氏族,太昊氏依附于少昊氏生存。大汶口晚期文化是以少昊氏文化为主体、受黄人不断挤压和改造的文化。
在整过分析中,在大汶口器物上看不到伏羲的文化符号。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农业以种植粟为主。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曾发现1立方米的碳化粟,还发掘出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骨骼。说明大汶口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说中的伏羲倒是一样的。问题是生产生活方式与图腾性的标志毕竟不同,难以证明两者的联系。从大汶口文化晚期存在女娲氏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证明伏羲的确是以女娲姓族的夫婿存在,而不是以独立的氏族存在,女娲就是伏羲的载体和存在的依据。伏羲对仰韶文化的影响,是由人而神,是开“女婚男嫁”先河的人,变成了婚姻之神和夫婿之祖,成为仰韶文化区域共同崇拜的文化符号。民俗中男女婚嫁,必须具备男方之媒和女方之媒,这就是伏羲女娲是婚姻之神的文化遗迹。
大汶口在中期就已经是父系氏族社会,伏羲与大汶口文化没有联系。
四、黄帝成为鲁西新主人的文献证据
1、《帝王世纪》的记载
《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这个黄帝不是轩辕黄帝而是天鼋黄帝,他是第一代黄帝。黄帝由穷桑登黄帝位,后迁曲阜,当然是鲁西南的主人无疑。
2、武王封黄帝之后于“铸”的记载
《吕氏春秋·慎大》:“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
黄帝之后受封之“铸”,即位于今山东省东平县以东50公里处的“铸”。根据周代封建制度,武王对先圣王之后裔的分封,一般均为原地再封,不涉及长途移民,目的是守先圣先王的祭祀。黄帝后裔被武王封在东方之地“铸”,证明周代有明确的文献记载黄帝的后裔的原始封国在“铸”。
青阳玄嚣是黄帝轩辕氏的长子。青阳曾被黄帝封于东方,取代原东方的少昊成为东方的新统治者。“青阳”是“东方日出”之义,青阳的原始封地当然在东方。
黄帝的长子和后裔均被封在鲁西南,黄帝当然是鲁西南的新主人。
2014年10月29日
本文是2010年3月24日发出的《气候变化和华夏早期族群的迁移和融合》原版最后一节的改写篇。2012年4月28日在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发出。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江汉形成说》(题目待定)。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和一点资信开设黄饮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