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过“七夕”还是“情人节”?二者有何区别?建议弄懂再过

2021-08-13 18:2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绵延至今已经有几千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传统男权社会中,七夕是少有的以女性为主节日,是古代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

由于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关系,使得古代女性的一生都与“织”以及照顾家庭分不开,因此古代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心灵手巧,拥有娴熟的技能以及幸福美满的家庭。而织女则是古时心灵手巧的女神化身,所以人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会祭拜女神,祈祷自己能心灵手巧,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并且会围绕“乞巧”展开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民俗活动,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七夕节的内涵远不止有爱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不少西方的节日在我国也深受欢迎,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的情人节,每年2月14日在我国也成了男女之间表达情意的重要日子。一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个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人究竟该过哪一个呢?二者有啥区别呢?

【一、起源以及习俗不同】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等,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和研究,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而七夕便是人们探索宇宙的一个典型案例。受到当时“男耕女织”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东汉时期演变出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相传放牛郎偶然间遇到了天上的织女,二人产生了爱意,并且相恋,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人神有别”,所以二者的感情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反对,但是由于二人的苦苦坚持,最终感化了王母娘娘,最终允许二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得以相见,结局虽然凄美,但是也算圆满。

在七夕节这一天,女性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节日活动。

情人节则是起源于基督教,相传在基督教诞生初期,由于是跟罗马帝国作对,所以基督徒一旦在罗马境内被发现,便意味着死亡。当时一位被关押的名叫瓦伦丁的基督徒,在受刑之前,与典狱的女儿相爱了。他在死前写下长信,强调自己的行为属于正义,并且在信中表达了对典狱长女儿的深深爱恋之情。后来基督徒们为纪念他对信仰的坚持,以及对爱人不舍所迸发出的人性光辉,将其受难的2月14日,定为了“圣瓦伦节”,后来就演变成了“情人节”。

在情人节这一天,人们之间会互赠鲜花巧克力等礼物来表示庆祝。

【区别二、出发点不同】

七夕节虽然是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展开,但是人们并不是为了获得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希望可以获得心灵手巧的技能,美满的婚姻,子女的平安,这些最终均是为了活动美好的家庭生活。可以说七夕节所围绕的中心是家庭生活。

情人节则是对瓦伦丁节那种誓死坚持正义和爱情的缅怀。强调只要自己愿意,也可以像瓦伦丁那样,为了忠贞的正义和爱情献身。所以情人节是以个人为中心所展开的。

【区别三、二者的基调不同】

七夕节强调的是责任,当时的农耕文化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是“家”的概念,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里,往往就是组建家庭、传承家庭,所以七夕节里面的爱情,更多的是对未来家庭的一种责任。

而情人节不同,从故事的诞生开始,就是以个人感受为出发点,是受到荷尔蒙所带来的瞬间冲动,所以情人节要比七夕节多了一些激情,而少了一些家庭概念带来的压力。

看完以上三个方面的区别,我们再来说到底是该过七夕节还是情人节呢?个人认为,如果是情窦初开的时候,情人节可以带给你痛快淋漓的爱情体验,而如果是到了谈婚论嫁之时,那么七夕节则是对“家”最好的承诺。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