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比命重要”,杭州母亲捅死亲生儿子:成就导向型父母,只会有“情感饥荒”子女!
孩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成绩优越,但却从去年9月开始休学,甚至决定放弃高考机会。
虽然休学的具体原因还有待确认,但这个案件的冲突点,就在于母亲居然因为望子成龙,不能接受孩子不高考,而夺走他的生命。
难道对于某些父母来说,成绩真的比命还重要吗?
生活中有好多父母,都期望孩子能成就大事,他们逼迫地太紧,甚至觉得孩子应该理所应该地“优秀”,殊不知,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知乎上有好多类似的问题: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父母觉得我优秀呢?
其实,我们也明白,父母高要求的背后,是为我们的未来考虑。
然而,长期达不到要求的无力感,让我们越来越无助,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猫的孩子”
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提到了一种成就导向型父母,他们似乎从不满足,一昧地追求成绩,强迫孩子达成某些成就。
他们并不是不爱孩子,只是在他们的认知里,结果导向,就是在“为孩子好”。
然而,孩子是需要支持的,而这个最重要的情感需求,却被父母忽视了。
就像电影《猫的孩子》,主角国衍的父母,就陷入了一个思想怪圈:爱孩子,就要想尽办法让他考满分。
妈妈掩饰不住的期待:
“我这个人,这辈子没什么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点成就。”
但是,这种期待开始变得越来越极端。
国衍和妈妈想要收养几只小猫,却被原本脾气暴躁的爸爸训斥。
看到了满是委屈的妈妈,就在他尝试想安慰妈妈时,妈妈却训斥他:“都是因为你没有考满级分,你爸爸才会不开心,才会不叫我们养猫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你”!
但妈妈并不是不爱国衍,相反地,她其实十分关心国衍的健康。
吃饭时妈妈说:“他肠胃不好不能吃太油,外食也要小心,像这个汤上面的油,我也要把它全部捞起来才可以。”
这一切的表现,其实都是爱子心切。
只是妈妈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昧地认为只有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他的人生才能完美,却从来没有想过国衍想要的是什么。
而当国衍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寻求一个拥抱,却都被拒绝。
这种情感忽视,以及家庭氛围带来的极大压力,国衍开始出现的精神错乱和幻觉。
躺在床上时,他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躺在床上时,他看到鲜艳的花瓣掉下来,慢慢地他发现:“每当我在平行世界里杀死一只猫,他们就变成了花,我在现实里就可以考满级分。”
于是,在尝试杀掉一只猫后,国衍真的得到了满分,而妈妈和爸爸也表现得十分开心。
他不想失去父母的信任,便开始在现实世界中诱猫杀猫。
直到有一天,因为家里的猫都被杀完,国衍不得不上街诱猫杀猫,却不料被警察抓住。
妈妈看到警车里的国衍,奋力追上去问:“国衍,你怎么在这?你怎么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国衍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他一边哭,一边质问:
“你爱我吗?你爱我吗?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我知道你很辛苦,但是你爱我吗?你有想过我的感觉吗?你知道我多为你着想吗?为什么你都只看到你自己?”
妈妈说:“你不要这样,我爱你。”
然而,他已经感受不到母亲的爱,推开母亲:“你不爱我!”
长期的情感需求忽视,已经让他产生了情感饥荒,他不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情感缺失,却无法觉察
很多时候,我们毫无缘故地不开心,但又说不出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情感饥荒的表现。
而我们常常经历着情感饥荒,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遭遇,主要是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为父母开脱。
就像之前提到的,导致情感饥荒的重要因素,就是情感忽视。
然而,情感忽视这种行为,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
和暴力与虐待不同,情感忽视不是父母的行为,相反地,它是一种行为缺失(failure to act),是父母没有注意、理解、或回应我们的情绪。
因为情感忽视没有通过行为展现,也就因此无法被识别出来,也无法被记住。
而我们通常会假设,自己所有情绪的产生,都有一个合理的原因。
因此,当我们对父母感到生气或者愤怒,又找不到准确理由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情绪是不应该、不合理的。
甚至,我们会产生自我矛盾,甚至攻击自己:
“明明是他们的要求太高,但是,我还觉得对不起他们。”
“知道他们是为我好,而我居然还会生气,真是不懂得感恩。”
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些情感饥荒的孩子否认了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情绪自我(emotional self)。
他们常常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很难理解别人。因此,他们觉得空虚、无法与人亲近、甚至毫无缘由地低落。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临床心理学博士Webb研究出一个自我觉察“电影法”,帮助人们意识到被忽视的情感,主要有以下三步: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面空白的墙或者屏幕,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快屏幕上,问自己:“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感到无缘由地空虚或低落,可能是情绪忽视的表现。
第二步:把过去你与父母发生的冲突、或感到不满的瞬间,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
最后,你需要感受,在这些回忆中,你的情绪是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一个类似的表格:
时间 | 事件 | 情绪 (符合感受的词汇) |
---|---|---|
(回复“情绪觉察”获取完整表格)
对于遭受情感饥荒的人们,可能会在最后一个步骤时遇到困难,觉得无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
这时,我们可以去网上或情绪词典里挑选觉得合适的词汇。比如情绪研究Smith博士撰写的《心情词典》,描写了各种比较难被觉察到的情绪。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完成了自我疗愈重要的一步:觉察。
而觉察到情感饥荒,绝不是让我们去指责父母,而是帮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解决它。
心理学家提出,在觉察到情感饥荒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让自己从低落和空虚的状态中走出来。
(1)心理距离法
如果童年长期得不到支持和鼓励,我们可能会长大后一昧地追求外部认可,也因此难以建立边界感,很难拒绝别人。
而心理距离法,就可以用来帮我们建立边界感。
在你无法决定是否拒绝别人是,尝试把自己当作成一位旁观者,而不是当事人。
想象一下:如果你看见别人对另一个人作出这样的举动,你觉得是否能接受呢?
或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孩子,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问问那个小孩是否受了委屈?
如果你觉得这种行为让内在小孩受了委屈,那么就要勇敢地选择说“不”。
只是在我们的文化中,直接说“不”有时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尝试用委婉的方式,提出几个其他的代替方案。
(2)培养内在坚定而有爱的声音
遭遇情感饥荒的我们,可能会内化父母对我们的高要求与期待,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也容易产生过度自我责备。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个爱护自己的声音,与自我怀疑和否定相对抗。
在构建这个声音的时候,可以回想一下,在你受到挫折时,你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或家人,是如何鼓励你,让你重拾了希望?比如: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就算做不到完美,我也依然爱你。”
或者,你最期望听到家人、男/女朋友对你说的话是什么?
记住这句话,在下次自我怀疑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出来。
(3)分享你的经历
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能很大程度上帮我们缓解情绪饥荒。
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产生情绪饥荒,是因为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注意到。
而当我们把那些受伤的经历说出来,我们的情感就会被倾听和理解。
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建议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自己一个得到倾听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的爸妈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完美。
有时他们虽然是为我们着想,却事与愿违地让我们感到受伤。
但是,就像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事事完美,我们也不能要求父母是完美的。
如果我们的情感需求被长期忽视,就不应该再自我怀疑,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对父母的不满。
其实,所有的情绪都是一个信号。
当我们直面自己的情绪,或许就可以找到,那个内心一直缺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