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访古记
今年9月中旬,好友给我发来微信,说山西新增两座博物馆,颇感兴趣。原来,晋城青莲寺和玉皇庙今年9月9日举行博物馆揭牌仪式,记者的报道,引起好友关注。他提议我约几个朋友自费一游,还请研究山西旅游文化的张世满教授开了一张晋城市20处古迹的名单,让我张罗一下。
晋城距北京约1500里,地处山西东南角,乘高铁5个小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四。
一般人到山西旅游,首选“五、大、平”,即五台山、大同云岗、平遥古城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其次是相邻的景点,专门到晋城旅游的人很少。近些年,除了皇城相府进入5A级景区,成为旅游热点,晋城还是被旅游忽视的角落。想到晋城访古,现成的旅游线路无法满足需要。有人会说,游人少,独享美景,岂不快哉?殊不知,一些古迹,因为游人罕至,通常大门紧锁,就是到了跟前,也不得其门而入。实现晋城访古深度游,只能求助当地朋友。
幸好晋城市博物馆前馆长张广善和我是山西大学历史系77级同学。他毕业后在晋城从事文物保护和研究三十多年,是研究晋城古代建筑的专家。我和他说起晋城访古的打算,他痛快地答应帮助我们成行。
10月7日,我们和好友两家三对夫妇,乘高铁前往晋城。因山西秋汛成灾,雨水影响路基,武乡一带高铁限速,到晋城晚点一个多小时。广善让女儿女婿帮助接站,安排我们住进预订的酒店,并赠送我们十年前出版的大著《晋城古代建筑》。
我赶快捧读,才知道晋城市保存着800年以上的宋、金木构古建筑40余座,占同期全国古建三分之一,明清建筑成千上万,晋城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究其原因,书中分析,宋元以降,此地靠近开封,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产生了水平较高的古建;由于地形多山,少受战争破坏和换代之乱;干旱少雨,又有利于木构建筑保存,所以留下如此多的古代建筑。
从8日开始,广善和我们乘上预订的九座旅行车,马不停蹄,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访古之旅。我们先后参观了玫瑰天主堂、碗子城、拦车镇、天井关、冶底岱庙、景德桥、城隍庙、晋城博物馆、玉皇庙、大阳古镇、资圣寺、青莲寺、柳氏民居、尉迟村赵树理故居和墓园、湘峪堡、砥洎城、上庄天官王府、中庄布政李府、皇城相府、郭峪堡、海会寺双塔、姬氏民居、开化寺、炎帝陵、羊头山佛教石窟、长平之战纪念馆等二十多个景点,穿梭古今,大饱眼福,收获满满,喜出望外。且略举几例:
玫瑰天主教堂
玫瑰天主教堂不大,明代始建,在一块船形的巨石之上,围墙上有许多箭孔,防御功能完整。它自成格局,十分紧凑,船头位置有欧洲古堡味道。现有100多个信徒供养,整洁有序。
碗子城
山西河南交界处的碗子城,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完整石头城,那天在大雾中看去,别有风味。碗子城门旁边有清代石刻“羊肠坂”。一条青石铺路,穿城而过,崎岖不平,可容一驮队。两边城门分别上书“南通伊洛”、“北达京师”,因为离河南近,那边人口比较稠密,一直想把这个景点划过去发展旅游,以致于把晋城所立的文保石碑砸碎了。
拦车镇,相传孔子在此被项橐拦车,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城上刻有“晋南屏翰”。全镇格局完整,街道比州府还宽阔,路两边都是留宿马车的客栈。数百年的民宅很多。因距城市较远,村民越来越少,一些院落败落倒塌,无限苍凉。大箕镇、拦车镇、天井关、碗子城,都在太行陉的古道上,青石板上轧出了深深的车辙。
玉皇庙元代雕塑二十八宿、十二生肖,以写实方法,塑造了四十位真人大小的形象,合乎人体解剖结构,神态各异,有几尊极具心理深度,超越了时代,堪称世界美术史上的雕塑杰作。
青莲寺
广化寺
玉皇庙、青莲寺、开化寺,集中了唐、宋、元三代壁画和雕塑的精品,使晋城成为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圣地!(可惜不许拍照。)一般观众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真容,不惜到故宫博物院排六、七个小时的长队,真不如来晋城,这里价值更高的美术史珍品,仍然养在深闺。
湘峪古堡
砥洎城
豫楼
气势雄浑的湘峪古堡、坩埚筑墙的砥洎城、七层豫楼所在的郭峪堡,都在沁水之滨。沁水流到这一带,浇灌了一片沃土;盛产煤铁,造就了一方富庶。这些古堡均建于明代,人文荟萃,历史丰厚,各具特色,均不雷同。和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相比,毫不逊色。
中庄李府粮仓院
还有中庄李府的粮仓院、大阳镇明三暗七的汤王庙大殿、治底岱庙的金代大殿、羊头山1600年前的佛教石窟,不亚于乔家大院的柳氏民居,高门、高槛、昂狮,一院套一院,让人回味无穷。
游晋城,六天时间毕竟太短。我们割舍了陵川的崇安寺、二仙庙,留下些许遗憾。
姬氏民居
广善还带我们参观了高平中庄村内的姬氏民居。这座看起着不起眼的三间砖房,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民宅。30多年前,广善从事文物普查,从村支书处得到线索,继而考证这所民居制式为元代风格,左边门砧石上还刻有题记:“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姬宅”。据此写成论文,1993年在《文物季刊》发表,得到业内重视。1996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姬氏民居赫然在列。最近,正在举行梁思成、林徽因发现唐代木构古建的展览,广善的求索,与梁、林一脉相承!
我们一路走来,除了在皇城相府遇到大批游人,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孤旅。皇城相府近侧的陈廷敬墓地极为精彩,也不见其他游客。可能是我们避开了国庆长假,也可能是我们和流行的旅游文化取向不同。时下的旅游业着眼于吃喝玩乐,经营者想的是怎么掏游人的钱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真谛从目的变成了手段。我们只想追寻历史的踪迹,而不想被忽悠,若非广善兄安排,就是乐意花钱,也很难实现。
张广善在古建领域深耕几十年,已经问世的著作有《晋城古代建筑》和《古建揽胜》。他告诉我,还有书稿压在手里,比如《皇城相府》、《沁河流域的堡寨》两书,早已成稿。他文笔清通,材料扎实,配有大量实拍的照片,本是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的上佳读物,比专业论文更可读,比戏说文字更靠谱。但阴差阳错,至今未能付梓,没有机会和爱好者见面,实在遗憾。不知出版界有识者可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