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场稳”

“场稳”,即场院,是存放庄稼、晾晒粮食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以前,我们这里都管场院叫“场稳”,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这样称呼的。

大包干之前,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硕大的“场稳”,“场稳”边上有两间小屋,习惯上都叫“场稳屋”,主要用于收庄稼时值班的人在里边休息,另外,晒粮食的木锨、扫帚、簸箕等家把什儿也都可以放在里边。

每年麦收、秋收之前都要先把“场稳”摁好,以便放置、晾晒从地里收回来的庄稼。摁个“场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头着收庄稼下了雨,就省了挑水泼场,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到时候沒下雨,那就要挑水泼场,泼水之前要先用大镢头在场院上刨些小坑,以存住水,一般这活儿都是下午傍黑天的时候干,没有大毒日头晒着,泼上的水不至于马上晒干,一宿也就滋润透了。生产队青壮劳力挑着水桶上井挑水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很是壮观。

第二天一大早,队长就会安排牛把式套上牛,拉着耙,耙“场稳”。平常耙地是耙齿朝后,耙“场稳”则是耙齿朝前,那样锋利的耙齿能耙起“场稳”的土层,不需要很深,也就三、四公分。耙好后用“耙头子”(类似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摊平,再用石滚压平、压实。到了傍晚要再往上泼水,这次泼水就不能像第一次那样随便泼,而是要把水倒进缸或大盆里,用洗脸盆或大水瓢舀着均匀地淋水。

次日早晨,就可以摁“场稳”了。三个人一组分成几组一起摁“场稳”。一个人在前面洒上一些草木灰,后面紧跟着拉碌碡(liù zhou  类似石磙的农具)碾压,为防止沾起泥来,还会给碌碡穿上用麦秸编的类似蓑衣的小草帘子,后面再有人拉着滚子压,直到压的又平又光。人拉着碌碡、磙子飞快地转着,“碌碡挂”和磙子摩擦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像是在吟唱着一首欢快的歌曲。

粮食晒干扬净要先交公粮,剩下的才能分给社员。最高兴的事当数送完公粮往家分粮食的时候,人们两眼放光瞅着那堆粮食,七嘴八舌估计着这堆粮食能有多少,都巴望着能比往年多分些,最起码一年下来能吃上顿饱饭。

队长是干过很多年的极有经验的人,同样大小的一堆粮食,麦子多少斤,苞米多少斤,他只需围着走一圈用步丈量一下,就能估算差不多。

大伙都急切地等着队长步量完了报出数目。只见他一边卷着烟一边围着粮食转圈,他把烟点着吸了一口,说“差不多就多少多少斤!”根据队长的估算,会计立马就算出本队大人分多少、小孩分多少。粮食分完,大伙都很快的搬弄回家,看看装进瓮、缸里的粮食,比往年也强不到哪去,差不多还是三尺肠子闲着两尺半的日子。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有一次教修辞手法“夸张”,依稀记得老师念了这么几句诗:“社员堆粮上了天,凑着太阳吃袋烟,撕块云彩擦擦汗。”这诗的确够夸张,够豪情,但我的反应却是:这“夸张”不就是说大话吹牛!

包产到户后,“场稳”分成了一家一小块,虽然各干各的,但到了收庄稼的时候人欢马叫比先前更加热闹,连生产队不出工的老人也都上自家“场稳”。农活忙起来不分昼夜,特别是秋收粮食样数多,间隔时间长,各家都在“场稳”边上用几根木头搭起马架子,外面盖上苞米秸子,下面铺上晒干了的谷秸,简单的“场稳屋”就建成了。小孩们都当成了新新景儿,以为在这样的屋里睡觉会有多么好,有哭着闹着要跟着看场的。

最热闹的当数打场的时候,尤其打豆场,各种家把什儿都上了场。豆子打头遍,不能一上来就用拖拉机压,那样留种子发芽率低,卖的话成色也不好看,于是,有用棍子敲的,有用铁锨拍的,还有抡连枷(土话叫“连jian”)打的。打场的时候不能随便估产,更不能给别人家估产,女人和孩子都要少说话,人人都得多说“过年话”。

庄稼上了“场稳”就怕天不济,家家户户注意天气变化。一旦看着西北边阴天上云彩,就抓紧时间收粮食,若是打雷更就忙不迭了,扛着苫、拿着锨、呼爹喊娘都往“场稳”跑,木锨声响成一片,邻里之间都会互相帮忙,人缘好不好的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了。有家两口子为一点什么事,二十多天没说话了,眼看着西北边云彩又黑又厚像要把海“抬”来了似的,两个人不敢怠慢,一个拿麻袋撑口,一个拿锨往里挖,配合默契,挖着挖着,都绷不住笑了场,一场家庭危机让一场雨冲散了。

老话说:三春不顶一秋忙,一秋赶不上麦子黄。麦收虽然时间短,但是下了及时雨还要抢种秋庄稼,忙的一个人恨不能当仨使。麦子割回来,还要趁好天赶紧打场,先用铡铡下麦子穗来,有牛的使牛拉着碌碡、磙子打,没有牛的就人拉着打。慢慢的有头脑灵活的买了脱谷机,按小时收费,为了节约时间,那个紧张气氛甭提了。家里有硬实劳力的就能打起场了,挑的挑,赶的赶;家里劳力少的,几家联手互相帮忙,也不管白天黑夜,排上号就打。

一开始打小麦的时候,打下来的麦秧,都用叉倒一遍,倒出夹在里面的麦粒。慢慢地粮多了,挣钱的门路也多了,也就不在乎夹在麦秧里的那点粮食,因为出那些力花那些时间还不如干点别的挣钱。但在我们家父亲是不同意这么做的,有一年种的麦子比较多,收成也挺好,几天的抢收已经累的够呛,打完了场我们兄弟姊妹一起说服父亲,麦秧里的那点麦子就不要了。父亲虽然嘴上说好,但等我们都走了之后,他还是和母亲顶着大毒日头,把麦秧垛倒了一遍,竟然倒出了一麻袋麦子。事后父亲说起来,满是得意的神情,那意思就是幸亏没听你们的。父亲说过:有时候有钱不一定能买着粮食。

事隔经年,“场稳”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的小孩大概不知道“场稳”为何物。磙子、碌碡已经无用武之地,有的被垃圾、荒草掩埋,渐渐销声匿迹,也有幸运的被人当古董收藏。

有一次看“诗词大会”,郦波老师讲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声歌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到天明。”当听到对“连枷”的描述时,我突然想起我们打豆子的“连jian”,没想到我们打场用的“连枷”,竟然在宋朝就有了。不禁感慨,从遥远的古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农具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这短短的几十年,尤其近几年,从种到收全是机械作业!

现在,每到收庄稼的季节,村里大街上便会晒满各色粮食。如今的大街不是水泥路面,就是铺了沥青,晒粮食既干净又省了“摁场稳”的麻烦。不过我总觉得这样虽然省了事,但也少了些许从前“场稳”上收粮晒粮那份人欢马叫的乐趣。

“场稳”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

作者: 胡菊香,青岛即墨区,60后,爱好文学,喜欢面艺。

“即墨乡土”,讲述即墨人自己的故事,欢迎来稿。

(0)

相关推荐

  • 远去的“麦场”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走在乡村的公路上,到处都晒着新收的麦粒,我这才发现"过麦"早已开始.看着公路上晾晒的小麦,不由地想起了那远去的"麦场". ...

  • 收割忙!

    这段不用看的文字,往下拉! 天像是一下子被提高了一房子,瓦蓝瓦蓝的.几块云朵像是被刻意地修栽过了,边缘整整齐齐,不经意地从头顶飘过.白杨树变成了一个毫不吝啬炫耀自己容颜的少妇,在一阵阵轻风过后摆动着自 ...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中秋,你心里的中秋是什么样的呢?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天天干货,包你过瘾! 有知识.有文化.有能量.有趣味 老杨品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 ...

  •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44期 鲁北往事:麦收系列之"打场" 文/杨传勇 打场无疑是整个麦收的重头戏. 此时,麦子被不断地运回,在妇女们梳麦秸的同时,"猴子" ...

  • 【文艺众家 第76期】(“秋.月”主题活动征稿第14篇)故乡的秋天

    <文艺众家>第一期主题活动"秋.月"征稿启事: 时间:2016年8月28日至9月28日.内容:关于秋或月.形式:诗歌 散文 小说 书法 绘画 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 ...

  • 散文 | 难锁乡愁一寸心

    难锁乡愁一寸心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故乡泥土分外香.顺着那条古道,穿过一道山谷,翻过一道山梁,那熟悉的山.熟悉的土地,就出现在眼前了.公路两边的山连绵不断,丛生的山杏树.山榆树叶子或红或黄,秋色渐浓. ...

  • 四兴庄村的故事(七):大场面

    本文作者:曹有钱 7 四兴庄村的大场面 单干和互助组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自己的场面.把自家种的庄稼收割倒,用牛板车拉回到自己家的场面里,一垛垛垛好.把山药起回来,把来年种的地耕翻好,地里就没营生了 ...

  • 乡村风物(下):昔日的器具

    岁月匆匆而过,时代急急向前.乡间诸多风物,有些已经遁踪,有些依然相沿.移风易俗,此消彼长,彰显着历史的力量.时代的力量. 犁 犁,耕地垦田器具,家乡农田耕作的主要农具.犁的起源很早,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文 ...

  • ​又到麦收季

    又到麦收季 文/王凤贵 金黄的麦子.黝黑的收麦人.毛驴拉碾轧麦子的场院.麦秸堆里玩耍的孩子--非常熟悉的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每一幅画面都融入了血液里.刻进了脑子里. 麦收季一般在阳历6月 ...

  • 饶阳人的麦收记忆:看场睡觉被人抬进了沟里

    又是麦收时节,我想起少时看场的事来了.     那时候,还没有收割机,麦收之前先矼场,就是找一块平稳地,周边没有高大挡风的物体,然后泼水之后撒上滑秸[就是麦子秸秆反复碾压之后叫滑秸],在套上牲口,拉着 ...

  • ​往事只能留在记忆里,你只管大胆地向前走

    <撒野>中谁说过一句话: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你我都没必要停滞不前,一味的活在过往的岁月中感怀伤秋,那样的人生注 ...

  • 李文全随拍:青瓦在历史里飞檐走壁,在记忆里却鳞次栉比

    李文全随拍:青瓦在历史里飞檐走壁,在记忆里却鳞次栉比

  • 这是你记忆里的故乡吗 | 贾涛系列乡村田园风景油画欣赏

    艺术大观2021-03-11 23:59:20 来至山东的乡土画家,擅长乡村风景油画,作品以写实细腻的艺术语言描绘出浓郁的乡村风光,形成风格鲜明的田园油画.

  • 在春天里来场约会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又到一年春来时, 麦芽儿的小义工们翘首以盼的春游又要来了. 在东海岛的方寸之地, 每个孩子对沙滩.海洋已经习以为常, 每年麦芽总会组织学生们去 ...

  • 汝城老街:记忆里的那座城!

    对于汝城籍的人们,不论是50后60后70后的人们,有关于老街的记忆,那沉淀历史痕迹的角落,是见证一座城池历史发展的丰碑. 游走在老街的路上,我没有理由或来得及去煽动别人,自己先动了情,像是打开了一个尘 ...

  • 2020年新年|在时光的记忆里话故事会

    汝城故事会又称"装故事",也说"扛故事",是一种凝固了脸谱化的戏剧故事形成.据老一辈人说:从明代中叶开始,这种故事会就逐渐传入到了我们汝城.其中以津江.厚坊.云 ...

  • 库里过半场为啥被4人包夹?勇士背靠背连克爵士太阳,黑八有望?

    库里过半场为啥被4人包夹?勇士背靠背连克爵士太阳,黑八有望? 原创作者:好火子 勇士主场对阵太阳队比赛末节还剩1分28秒时,勇士以116比113只领先太阳3分,库里持球刚过半场,好家伙,保罗带领布克. ...

  • 不要让你的故事死在记忆里

    不要让你的故事死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