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兴隆街道黑牛坡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政府正西15公里,沣惠渠东岸,距兴隆街道6公里。南与北张村相连,北与细柳街道大吉村接壤,西与沣河西岸的周文王灵台、平等寺隔河相望,东与兴隆街道安丰村相依。278户,1087人,耕地898亩。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分东、西两个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西村126户,496人,在外工作人员及其家眷约120人,耕地420亩。1942年10月至1947年7月开凿沣惠渠,河道将村西东畛良田截为两段,虽少了地60—80亩。但有弊就有利,每逢天旱,沣惠渠为两岸的庄稼灌溉,雨涝排水提供了诸多便捷,天旱雨涝保丰收。东村152户,村民591人,耕地478亩。
村建于唐代中叶。据《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就有人在此地定居。因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形似一卧牛,故名黑牛坡村。清代嘉庆年间记为黑牛坡西村、黑牛坡东村。“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将村名改为“沣星村”,1980年恢复原名至今。
关于黑牛坡村名,有个美丽的传说。唐代中叶,长安城北部山区连年大旱,灾民背井离乡。一对李姓年轻夫妇,牵着一头黑牛,沿着长安城西部向南艰难跋涉。一日,夫妻二人走到沣河东,两人商议后落脚,住茅庵,开垦荒地,黑牛勤劳耕地。经过二三十年的辛勤劳动,建房舍,有了简易生产工具和生活设施。四个儿子娶妻生子,黑牛无疾而终。为了让子孙怀念不离不弃的大黑牛,将尸骨埋在西村的西城壕:封土头部有2.6米高,尾部有1米宽,封土长46米,至20世纪初,从未有村民在此动土,几十代人呵护。这就是至今村民皆知的“土
牛”(1958年“大跃进”,公社在平整土地中将西城壕夷为平地)。
后经近百年,四兄弟的后裔析产分居,分别称北院、南院、东院和西院。东院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约在清朝初年迁居高家堡(今属细柳街道)。北院后裔发展最为旺盛,新产生三大家族,主打农业,有的经商,有的开办企业和作坊。办过砖瓦厂、染坊,李奇在西北和陕南有多处生意,曾多次为当地捐救灾款,地方政府为表彰其功德,赠贺“和睦邻里”大匾一块,悬挂于上房大厅。李景华曾为修秦镇沣河石板桥捐善款,秦镇北门外的石碑上赫然镌刻着他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前几年,北院还沿袭祖制,清明节集体扫墓,祭祀祖先。祖坟在西村北偏东500米处,常年有守坟护林人。
西村北门外有三间宽、两进的三官庙,三尊神像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又在村中央建立李氏祠堂,每逢过大年,德高望重者前往祭拜。村子四周,夯打完整的护村城墙。
至今西村全部姓李。东村有六个姓氏,先后落户在西村东部,分别为郭、尹、杨、郑、张、韩姓。
改革开放后,村民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精耕细作,粮食年年获得丰收,大部分农户已经有了余粮,吃国家“返销粮”,买“黑市粮”,早已成为历史。大胆创业,合法经营,有的搞运输,有的经商,有的搞建筑,妇女和老人在家养鸡、养猪。1988年被中共长安县委、长安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现在,一条笔直,东西走向的新街道将两村连接在一起,水泥路两旁楼房林立、整齐、有序。改造原有街道,100%的农户都盖上了楼房。
东村尹建平、尹继平兄弟二人两万元起家,办起挂面厂,经过十多年苦心经营,资产约150万元,日产15吨挂面。村里还办有“生态砖厂”“生态园林”。
1986年起,打机井,修水渠。做到片片地段有机井,安水泵,埋地埋线2000多米,地埋水管1200余米。
2007年,进行电网改造。重新安装160KVA变压器两台,架设电线2200米,栽电杆45根,给街道两旁安装路灯38盏。
李楷(1912—1933.8),1930年考入西安中山中学后,积极参加西安学生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2月任共青团陕西省委秘书长后创办团委机关刊物《西北列宁青年》,6月赴陕南苏区,对团特委进行改组,担任共青团陕南特委书记。1933年8月底赴川北革命
根据地,后被张国焘部队杀害。1950年10月被长安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任秀珍,是原长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创始人之一,原沣惠地区至今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原长安县乃至省内为数不多的巾帼先进工作者。1956年7月作为西安市农村金融界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7年3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事迹曾编入《全国农村信用社英模谱》。
李选鼎,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98年的20多年间,出席第六届省团代会,任共青团市委委员,被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