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相关推荐
-
臧氏家族史话
观兖州 知天下 臧氏家族史话 臧建立 辑录整理 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每个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06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 ...
-
【文氏文化】富田文氏祠堂记 ——文天祥故里祠堂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唐有魏征,鲁有臧哀伯,可鲁桓公不是唐太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九鼎应该是周天子使用的,鲁桓公公然接收,放入太庙,臧哀伯劝阻鲁桓公,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臣子就会标榜,这是在玩火自焚啊.对于一个诸侯来说,实在危险.想想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吧.(羽父 ...
-
【歪读《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谏纳郜鼎>其历史背景如下:鲁桓公二年,宋国大夫华督弑宋殇公拥立宋庄公.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联合共同承认宋国的变局,宋国对四国进行了贿赂感谢.鲁国得到一郜鼎.鲁桓公把郜鼎置 ...
-
古文观止6:臧哀伯谏纳郜鼎
夏四月,取郜(gào)大鼎于宋,纳于大(tài)庙.非礼也.臧(zāng)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sè)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1.鼎:古代把鼎作为立国的重器 ...
-
《臧哀伯谏纳郜鼎》
今天我们学习<古文观止>第一卷的第六篇,<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其中心内容是臧哀伯 ...
-
《古文观止》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传.隐公十一年)
[作品介绍] 郑庄公是个成功的政治家,文治武功都很有一套,在纷争多变的国际争斗中,郑庄公通谋略,精权变,善外交,将郑国经营的显赫一时.历史上历来对郑庄公的评价莫衷一是,不过后来的许多正人君子们读到这一 ...
-
《古文观止》臧僖伯谏观鱼(左传.隐公五年)
[作品介绍] <臧僖伯谏观鱼>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看作小节.故臧僖伯认为国君的一举一动与国家的"政治"有关,所以极力劝阻鲁 ...
-
古文观止:邵工谏厉王弭谤
[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一胡一 ,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 ...
-
古文观止97:上书谏猎
相(xiàng)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hào)自击熊豕(shǐ),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 1.相如:即司马相如,汉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免官游梁,与邹阳 ...
-
古文观止71:李斯谏逐客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jiàn)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1.秦王:指蠃政,此事发生在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 2.游间:游说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