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璀璨星河中的传奇行星
深夜寂静,天穹中一轮满月,如白玉银盘般,饱满光洁,周围群星璀璨,或聚或散,犹如一场夜空中的银河盛会,吸引着月光下凝望沉思的小姑娘。她双瞳剪水,像极了天上的点点繁星,波光流萤。
她,就是王贞仪,一个涉猎于数学、天文学,甚至医学领域,且诗文不输易安、谢道韫等人的传奇女子。
王贞仪,字德卿,生于江宁府,父为清代学者王锡琛,祖父为宣化太守王者辅,世代书香。据说祖父藏书甚丰,有七十五橱,那一直是她最为向往的地方。在她十一岁时,随父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在吉林生活了五年,并继承了祖父所有的藏书。终于能日日与那些期盼已久的书香相伴,她贪婪的汲取着书中的芬芳。广泛的阅读,也为她今后在天文等各领域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础,那时的小贞仪就已经初露风采。
杨柳枝疏,枇杷花落,天涯别有时光。
朔吹如箭,草白与沙黄。
九九寒凝回忆,转眼处、飞雪辅霜。
重檐下、冰钗堪数,随溜挂帘旁。
含情成小立,戍楼更冷,野柝声扬。
看庭中、残月已上东墙。
此际感萦怀抱,空打叠、百结回肠。
凄凉煞,江南塞北,万里家乡。
《满庭芳·冬夜吉林作》
文笔清新流畅,诗句质朴无华,感情却又无比充盈。依稀看到一个身姿纤弱的小姑娘静立于冬日庭院,枇杷花已落尽,杨柳也只剩下枯枝在寒风中瑟索,朔风吹过,如刀箭拂过,带着冷冷的痛。飞雪辅霜,重檐下,挂满了长长的冰溜,更凸显了东北冬日的严寒。江南与塞北,相隔万里的家乡,在这凄凉冬日里,思念入怀。
她的父亲精通医学,以行医为生,年少的她随父游历行医,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先贤古迹,更增长了她的见闻和学识。她本就聪颖好学、胸有大志,随着阅历与见识的增长,她更加深了学习的欲望。她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有书中提到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了“发必中的”的程度。她的心中有着一颗不输男儿的雄心,“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正是她内心的写照。
路指前途,汶水之南,太傅江乡。
羡戈戟临戎,轻裘妆束,旌旗领队,绶带飘飏。
谈笑兵符,风流将术,卓识谁能与抗行。
还回想、想东吴信压,西晋功扬。
偶来此地堪伤。
想盖世才华百战场。
剩麦穗千畦,实垂宿雨,枣林万树,花发新香。
鸠里尝存,残碑可读,挥泪何须上岘冈。
而今事、推贤已矣,更谬青囊。
《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
笔端豪气万丈,激情荡漾,想象着能像羊祜一样一身肝胆、建功立业。旌旗遮天蔽日,绶带随风飘扬,谈笑间皆是兵符战术,举目望亦为朝堂疆场,这或许是她心中的梦想,她羡慕男儿能够一展抱负的自由。她认为“同是人也,则同时心性”,学问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女人的才智并不比男人差,只要有能力,同样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争于胜于男儿的心性,激发了她学习的欲望和决心,亦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遥远且神秘的天空,让她充满了探求的欲望,无数个日夜的凝望和思考,更加深了她想要揭开那神秘面纱的渴望。祖父留下的藏书,为她提供了许多的知识和灵感,但她并不满足前人所说,她想要更深的了解那个遥远的世界。
她经常夜观天象、日算星辰,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和数据资料,她积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她在《地圆论》中提到,“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意思就是我们看东西都以自己为主,所以自己站立的地方看上去是平的,远处的天,看起来是倒扣的。她通俗的解释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而且是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的,西方虽然提出了万有引力,却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天圆地方”,而这个东方的小姑娘却做到了。
她没有可以请教的老师,也没有可以讨论的同行,一切都是她用尽身边所能用到的东西,反复研究推演而得来。曾经有一次母亲做好饭,一直不见她来用餐,就到房内寻她,却见她将桌上的水晶灯挂在房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当作地球,她手拿镜子当作月亮,一边移动,一边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就是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物品,帮助她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她撰写了《月食解》,精辟的阐述了月食的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天文知识,那年的她,仅仅二十岁。
她是严谨的科学家,对知识默默汲取,对研究一丝不苟,但她亦是温柔可人的小女儿,她的笔下,她的字里行间,亦充满了小女儿的娇憨与柔情。
月下一溪烟淡。溪里渔叉夜响。
知有小渔舟,叉得寒鱼初返。
同伴。同伴。掉向白萍花港。
《如梦令·渔景》
雨后晚凉多,衫葛含风细。
小摘庭前茉莉花,弱缕穿连蒂。
团扇叶芭蕉,闲坐荷花砌。
剥取池荷带湿看,莲子生还未。
《卜算子.夏晚》
清淡如烟的月色下,静听渔舟返还,期待着舟中叉得的寒鱼,呼唤同伴,奔向白萍花港;夏日里,茉莉芬芳,莲荷繁盛,闲摇团扇,喜摘池荷,求证莲子成熟与否,寥寥几句,小女子的质朴天真跃然而出,可爱的就像邻家小女。
这就是王贞仪,对待学问谨慎小心,对待生活丰富多姿,她活出了女人的风采,悟得了人生的真谛。她追求女性的解放,要求自立和平等,在25岁那年,她结识了宣城才子詹枚,并与之喜结连理,婚后琴瑟和鸣,相亲相爱,并在操持家务的同时,仍不忘学习和研究。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久,仅仅四年,她就身患重病,在她29岁那年的中秋,那个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她却抱憾离世,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死前她将部分书稿托付与朋友,然时局动荡,辗转中多数已遗失难寻。
桐城学者肖穆在《女士德卿传》中说,她“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她是18世纪安徽数学学派的重要女将,她在20岁出头之时就被人们称为“女中华佗”,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她的名字又被贯之于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中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16年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她亦榜上有名。
她以无比的坚贞和毅力,用短短的二十多年岁月,活成了一个古今中外的传奇,她是璀璨星河中永远闪烁的一颗行星。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