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终身未立皇后是因为怨母仇女的性格造成的吗?
秦始皇赢政的生母赵姬是赵国邯郸人,原为歌姬,后吕不韦出于其政治目的将她献给秦国质子子楚。“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赵姬深得子楚宠爱,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秦庄襄王子楚谢逝,年轻守寡的赵太后年纪不过三十岁,以王太后的身份自居,与自由出入宫殿的吕不韦私通。“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为了避祸,吕不韦抽身而退。
而为了太后的需要,他送给太后一个名叫缪贡的假宦官。而谬毒进入秦宫以后,太后“宣淫不止,”并生下两个儿子。缪寡有恃无恐,他不满足于面首的地位,假太后之名,四处招揽宾客,“谬每家憧数千人,诸客求宦为缪熹舍人千余人,”骄横不法,“事皆决于缪寡”甚至与太后密谋“王即毙,以子为后”,凯觑赢氏王权,由此可见赵太后钟情情夫,沉溺于淫乱生活,并有废赢政而立私生子为新王之意。
年经的秦王当然受不了如此的耻辱,复仇的怒火在心中燃烧,但又喜怒不形于色,等待时机加以处置。终于在始皇九年,“杀太后所生两子,遂迁太后于雍,”并声称敢为太后求情者,“戳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于阀下,”为此先后杀了二十七人,可见其愤怒绝情至极。虽然他事后听从策士茅焦的劝告,迅速迎回母亲,恢复了秦王与太后的正常母子关系,这仅仅是出于稳定政权和安定继承关系的考虑。
秦始皇赢政童年是随母亲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年幼的始皇赢政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他的唯一依靠。一方面,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由于母亲的淫乱无度,完全忽视秦王赢政的内心感受,他又十分鄙视和厌恶自己母亲的行为。他时刻都被这矛盾的心理煎熬着,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耻辱感、压抑感。终秦始皇一生,他始终没有册立皇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母亲淫乱带给他终身难忘的伤痛。
尼采说过:“每个人都以他和他母亲的关系为基础来想象他的亲爱者。”裴斯泰洛齐也证明过,母亲是决定儿童与未来世界之关系的理想典范。与母亲的关系确实决定着以后的一切活动。只要母—子关系受到歪曲,儿童的社会缺陷就将不可避免。其中一种错误就是由于母亲未能完成和实现其对儿童的功能,因而儿童的社会感没能得到发展。这种缺陷至关重要,并将由此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后果。这样的儿童就像是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中长大的陌生人。这些悖畸的经历和爱恨交加的心理感受是幼年秦始皇心理格局的最早沉淀,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女性观,他终身未立皇后正是源于他怨母仇女的性格。这种压抑和被忽视的心理感受无法拭去,后天又缺少相应的心理协调,使他形成了愤怒、报复、残忍、抗争的个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