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音乐,何须“懂” 陈俊珺
作者:陈俊珺
日期:2021-10-22
理解音乐并没有标准答案。
■本报记者 陈俊珺
担心自己听不懂音乐所蕴含的内容,不知道自己理解得对不对,是许多人欣赏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执念”。正是这种观念上的障碍,把人们挡在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一直在呼吁:欣赏音乐何须“懂”,每个人都能在音乐中自由地驰骋。
你并不缺少“音乐细胞”
一提到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听得懂吗”。
从小学习钢琴的周海宏也曾深受“听不懂”之苦。有一天他正在练习《夕阳箫鼓》,这是一首由传统古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它还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春江花月夜》。父亲在一旁问道:“这首曲子你练了这么长时间了,给我讲讲哪一段表现的是春江,哪一段表现了花月夜?”
此时的周海宏已经是沈阳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的学生了,但他答不上来。父亲转身就走了,令他羞愧不已。直到去中央音乐学院后,他最“怕”的,仍是别人问他某一首音乐作品表现了什么。
前不久,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讲座中,周海宏为现场观众们分析了音乐为什么这么难懂:
音乐是由声音构成的,声音有两个最基本的表现特征:一是声音没有视觉性,它是听觉的信号,并不包含视觉的信息,所以音乐无法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二是声音没有语义性,不能直接传达思想观念。因此,听不懂、听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不是因为听众的欣赏水平差、缺少“音乐细胞”,或是缺乏音乐修养,而是因为音乐本身并不能直接表现具体的事物。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在音乐中追求形象、场景、故事、思想、哲理等内容,其实是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欣赏音乐。“用视觉性的、语言性的内容来解说听觉感受,这是一个多年来的误区,正是这个误区给普通人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种障碍把不少人挡在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多年来,周海宏在全国各地举行的艺术普及和专业讲座中,不断表达着自己的音乐美学观点:音乐何须懂。
联觉是一种本能
周海宏认为,尽管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但并不意味着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只要静心聆听过音乐的人都不可否认,音乐这门声音的艺术确实能够让人产生听觉之外的感受。
那么,听音乐为什么会令人浮想联翩呢?声音信号的刺激能让人产生除了听觉之外的反应,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的核心机制叫作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感觉,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不被人所察觉。
周海宏举了一个例子:“我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口味,一块是薄荷口味。我这里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这两个声音给人的感觉哪个像巧克力,哪个更像薄荷呢?”观众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当味觉的感受和听觉的感受发生了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
听音乐时,通过联觉与情绪发生对应关系,是人的一种本能。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也能够感受到音乐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作曲家正是凭借这种人人都有的本能的联觉反应,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和组织声音来表现他想表达的情感内容。也正是通过联觉,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形象、场景、情绪、情感、思想、哲理等听觉之外内容的联想。
内行听的是什么门道
为什么有的音乐作品很容易听懂,有的作品却“不知所云”?
一首音乐作品是否能够引起听众对内容明确的理解,取决于是否有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作曲家选择的声音和声音的组织排列方式与其想要表现的东西之间,要在联觉上始终保持非常好的对应。如果对应得不好,听众就会觉得听不懂。
“当然,作为听众也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培养形成体验联觉的习惯,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周海宏说。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很难十分明确地感觉到音乐表现了什么。“如果你什么也听不出来,不必归因于自己没有音乐细胞,其实原因就是作曲家写得不像。为什么不能写得像一点呢?有可能是因为作曲家的才气不够,更主要的原因是,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所追求的根本不是要让音乐像什么,他追求的就是纯音乐之美。”
很多人对作曲家有一种误解,以为他们总是为了表现点什么才进行创作。事实上,作曲家写一首音乐可能就是为了听觉的审美理想,就是为了表现好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感受纯听觉之美是音乐艺术最重要的欣赏价值。正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感受视觉的愉悦是美术作品最主要的价值一样。美食是味觉的艺术,没有人会问,一盘东坡肘子里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底蕴。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感受艺术本体的魅力,是看门道。一般观众看一幅画,总要探究画背后的历史、故事、画家的人生经历等。而画家看画,主要就是看构图、色彩、线条、光影透视等。欣赏音乐也是如此,越是专业人士,越是会倾向于在本体的层面上,从声音、组织架构等方面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理解音乐没有标准答案
不少音乐爱好者心里一直有一个“阴影”——不知道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不对。周海宏甚至遇到过一些“发烧友”,发现他们也会陷入这种疑惑,总想找专业人士给出音乐背后的标准答案。
那么,听音乐究竟有没有标准答案?
根据心理学原理,声音只能够引起人们很粗糙、宽泛的联觉反应,这样宽泛的联觉反应对于确定任何一个具体内容来说,都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了音乐理解中的主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及多解性。所谓主观性就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联觉展开联想,没有客观的标准。所谓模糊性,就是联觉是模糊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抓不住具体的东西。不确定性,就是听音乐的时候一会儿想到这儿,一会儿想到那儿。这就必然导致多解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首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有一首知名作品叫《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作曲家曾在这首作品的首演节目单上写下了一段解说词:作品表现了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去爱丽舍广场,他走过一个咖啡馆,又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馆的露天席上……如果不看这段文字,只听音乐,谁能听出这是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和咖啡馆露天席?
不过,这种主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及多解性非但不是音乐艺术的缺憾,反而是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所在。音乐没有标准答案,它给每个人自由想象的空间,听音乐时你可以天马行空自由自在。音乐是最自由的艺术,也是最能培养人的想象力的艺术。
许多人对欣赏音乐有着刻板的思维模式,这主要来源于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老师先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音乐主题等,而听众的任务就是对号入座,把老师讲的东西“听出来”。
莫扎特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一直被解释为表现了士兵行进,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方式大不一样,有的听起来确实像士兵,有的听起来则如同兔子在跳跃。演奏家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要求听众的理解和作曲家的表现意图保持一致?演奏家尚且如此,普通听众又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和作曲家的初衷相吻合?
“觉得自己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的大门之外。担心理解错,又把一大批人推出大门。其实人一出生,就在音乐的大门之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中自由地体验情感、体验人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音乐中。那么多伟大的演奏家、指挥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还有什么顾虑呢?”周海宏认为,用感性的方式来对待音乐艺术的价值,音乐才能真正为人生增色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