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亚洲的时尚
之前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口罩怎么了?》,我们谈了谈为什么西方人不愿意戴口罩。今天我为大家掰扯掰扯亚洲人怎么就愿意戴的原因。这也是西方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亚裔喜剧演员杨珍妮曾在BuzzFeed上做过一个系列视频,名为“问一个亚洲人”,其中有两个频率很高的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亚洲的司机这么差劲”,另一个就是“亚洲人为什么戴口罩”。
记得小时候有个顺口溜:“戴口罩,讲卫生,捂住嘴巴不漏风”。我这是文明版本的,您可以脑补一下其他版本。那时物质不是很丰富,只有讲究的人才戴口罩。大西北的女性基本是将头巾一角折过来,捂住口鼻,另一角沿下颌一圈,把围巾角掖在脸庞处。我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图片,具体有点像伊斯兰教女子头巾的围法,只露一双眼睛。
在一个资料中,我看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农村女子的图片,基本是和中国西北农村妇女一样。
随着物质的丰富,以及年龄的增加,口罩对于我们中国的西北女性来说,小小一方,冬保暖,夏防晒。已是生活的必备品。南方的女子到是很少戴口罩的,我想主要是环境因素,不需要额外的保养。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国家的大力提倡、号召下,人人都戴起了口罩。
亚洲人习惯戴口罩,自然是有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因素。
亚洲的戴口罩文化源于20世纪初,日本是口罩文化的代表,其他亚洲国家也深受日本的影响。
1918-1920年间的西班牙流感,在日本也造成数十万人死亡。1934年随着第二波流感大流行后,日本社会逐渐形成了“感冒时要戴口罩避免感染他人,造成其他人困扰”的观念。到了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空气污染,再加上春天花粉症的困扰,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把戴口罩视为日常行为。
而在中国,饱受雾霾摧残加上2003年SARS病毒的阴影,口罩也成了大城市人生活必备的物品之一。而且,亚洲多国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欧洲,传染和患病的风险要高得多。
其实,能在全中国以及亚洲范围推广戴口罩,这和亚洲的追星文化有关。明星越来越多地在类似机场这样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而明星佩戴的口罩款式,甚至会成为一个季度的时尚流行单品。口罩正在变成一种属于东亚风格的元素,口罩的款式和设计也多种多样,作为一个时尚配饰,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服装设计中。
还有一个原因,年轻人认为自己戴上口罩后,会看上去更漂亮。这可是东京立正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藤谊人做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这种看法是有依据的,因为戴口罩会在他人心中产生“理想化”的心理。人类的大脑有一个自动功能,就是会对看不到的部分进行自动补全。当人戴着口罩挡住大部分脸,只露出眼睛时,在补全心理的作用下,大脑比较容易认为戴口罩的人很漂亮。
在许多年轻的日本人中,戴口罩甚至已经成为了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口罩已经演变成社交防火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在出行时搭配口罩和耳机,将自己与拥挤的人群隔离开来,口罩和耳机甚至成为了一种表达,传达自己并不希望与周围的人交流的信息。这跟后现代所表达的疏离和孤独,有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对于亚洲人戴口罩的习惯,还有另外一个视角的解读。亚洲人更重视集体主义。
2003年SARS横行中国的时候,就有学者总结,戴口罩表达了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人们通过戴口罩,展现自己也在为疫情尽一份力,也是团结的一份子。
口罩文化促生了一种休戚与共、同担共责的感觉。英国医学人类学家克里斯托·林特瑞斯写道,“将戴口罩放入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你就会明白,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它的意义远大于简单的个人感染防护。口罩是现代医学的标志,也是人们相互给予信心的方式,说明社会在疫期保持运转。”
我们的防疫口号之一是: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会,勤通风,面对疫情莫大意。大家齐心抗疫情,让疫情早点结束。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戴口罩的这段时间,我的收获:
1、首先是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2、减少了美容方面的开资。保湿面膜不必常做了,口罩阻挡了脸部水份的蒸发,起到了保湿作用。口红、腮红都不用了,粉底只需打鼻子以上的部分,这样就不必纠结到底买李佳琦叫卖的哪一款口红了。钱省下来了。
3、节省了医药费开资。发现我的咽炎也好多了,花粉、柳絮不再让脸痒了。同事的鼻炎不犯了,不再听到他惊天动地的喷嚏声了。感冒也少多了,药钱不必花了。
4、节省时间。出门遇到不想打招呼的人,可以装作认不出来,确实有时也认不出来。人们的寒暄欲望降低了许多,匆匆打个招呼就拜拜。
5、各种美食不用避讳了。中午可以吃蒜拌茄子、老虎菜之类的了,不用担心和同事沟通受影响了。有口罩,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