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后延时服务

(1695)

关于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是今年关于教育的一个热点,也是重点。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开展5天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

作为“双减”政策的配套措施,或者说“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自然是好的。它是想通过开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将学生留在学校,冲淡校外培训市场,让教育回归常态。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人,个人认为在具体实施之时,有三个因素应该予以斟酌。

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段的具体实际不同,实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具体校情,因地制宜,一校一案,不宜搞“一刀切”。比如农村与城市的学生家长,有具体工作和没有具体工作的区别;即使同样的城市学校,有的学校有食堂,有的则没有,饿着肚子学习显然也不太合适;再比如,小学和中学的放学时间原本就不一样,中学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实际上已经很接近了,都一刀切延长两个小时显然不妥。

第二,如何实施课后延时服务?上面的精神是自愿的原则。但是,完全自愿行吗?老师对学生的服务最多的肯定还是学业指导,这样对于没有参加的学生显然有点不公平,并且会引起这些家长的不满,但是都要求参加又有加重学生及家长负担之嫌。教育部的要求,课后服务应形式多样,以体卫艺、兴趣小组、社团为主,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但是,现在的学校中有没有这么多专业化的老师,其他老师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有,在高招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有多少学校以及家长原意把这么宝贵的时间用于与考试无关的兴趣培养?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延时服务靠的是教师,因此,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因素,还应考虑教师的因素,如果把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建立在增加教师压力的基础上,显然对教师也是极不公平的。工作时间的延长,对老师的压力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备课上课的教育教学压力,二是学生在校的安全压力,三是个人的家庭压力等等。教师不是铁人,他们也需要休息,也需要天伦之乐,也需要社会的尊重。

只有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的课后延时服务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因此,关于课后延时服务,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应该清楚:第一,齐步走一刀切是行不通的,它会让一些学校的服务成为负担。第二,老师不是万能的,他们只能尽可能探索更适合的课后服务方式,但不能私人订制,满足每一名家长的需求。第三,为学生减负,不是为家长减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缺少的两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