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盗后,第一时间要怎么做?

图源:Certo Software

1

最近,本报报道的一篇《手机被盗,30分钟后你可能倾家荡产》(见文末推荐阅读)引起百万网友的关注。

2

手机被盗后,如果不法分子通过解锁手机屏幕获取身份信息、通过短信验证码修改手机云账号密码、通过刷机或者抹掉数据等方式进入手机,将会给被盗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如果手机不慎丢失或被盗,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

Part 1

事前预防

一机多“锁”多重保障

给手机设置屏幕锁,好处在于其他人不能轻易打开自己的手机,也避免了手机因为剐蹭自动解锁屏幕造成各种误操作的尴尬。

设置屏幕锁较为简单,以苹果手机为例,打开设置-触控ID与密码-打开密码,就能为手机屏幕设置4-6位数的手机密码。同理,在安卓手机的“设置”中,找到安全与隐私-屏幕锁定,即可为手机设置屏幕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手机屏幕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至少有5位以上采访对象将手机屏幕锁密码设置为“2580”或“5880”,相同的概率很大,而且旁人也很容易记住自己的手机密码。

建议将手机密码难度升级,比如四位密码换成六位密码,且数字不要重复或连续。

图源:腾讯电脑管家

给手机设置SIM卡密码

手机的第二重保护便来自手机SIM卡密码,一旦手机卡被拔出,插在任何一台设备上都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使用。

通常,手机被盗后,不法分子的操作就是将手机卡拔出插在其他设备上来获取手机号码,这样将斩断不法分子的幻想。

设置SIM卡密码,不同的手机型号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以华为手机为例,打开设置-安全-更多安全设置-加密和凭据-设置卡锁,选定手机卡后,启用密码(通常初始密码为1234或者0000),用户只需重置密码便能设置手机SIM卡密码。

苹果手机需要打开设置-蜂窝网络-SIM卡PIN码-更改PIN码-输入初始密码(通常为1234或0000)后,进行重置。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重新开机,SIM卡密码仅有3次输入机会,如过输错3次,系统会提示用户输入手机PIN码或者PUK码。

PIN码初始值为1234,PUK码印在买卡时镶嵌手机卡的卡片上,是8位数数字,共有10次机会输入。

图源:网络

超过10次,USIM卡会自动启动自毁程序,使SIM卡失效,只能重新到营业厅补卡。

Tips:手机PUK码怎么查?

不少“手残星人”在给手机设置SIM卡密码时会不慎输错,将手机锁死。为了不让相同的尴尬发生在更多人身上,这里有一份小锦囊。

查询手机PUK码有几种方式,用户可以直接致电手机运营商客服,让其提供PUK码;或者携带身份证和手机SIM卡,前往营业厅查询。

线上也可以查询,以电信用户为例,打开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PC端,在主界面中找到“自助服务”,在页面底部找到生活服务-PUK码查询即可。不过,需下载“中国电信营业厅”App,通过手机扫码安全登录。(也可先登录后直接查询)

移动用户的查询方式相似,登录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话费服务-PUK码查询。

联通用户没有网上查询的界面,用户可拨打10010选择1,再选择4,然后选择1进入“PUK码查询”选项,输入要查询的手机号码、密码,系统会以短信的方式将PUK码发送至来电号码。

Part 2

事后补救

挂失/补办手机卡是关键

如果手机不慎被盗,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答案是,选择挂失并补办手机号码,同时挂失所有的银行卡。

一位网络安全人士告诉记者,不法分子破解手机屏幕锁后,除了进行盗刷,有经验的骗子还会打印出手机话费详单,通过手机号码来分辨哪些可能是家人,再进行电话诈骗。

如果机主不挂失SIM卡,一旦手机卡流入黑市,犯罪分子还会用来注册微信号进行诈骗,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新手机、新SIM卡到手,登录微信、支付宝等重要App后,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挂失手机卡最简单的方式是前往运营商营业厅挂失,并补办手机SIM卡。另外,还可以通过致电三大运营商客服进行挂失。

目前,不同省/市的三大运营商挂失的方式也有区别。以上海为例,上海电信用户需要提供手机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服务密码进行挂失;

上海移动用户可提供服务密码或者身份证号和姓名进行办理;

上海联通的用户则要提供服务密码或者机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地址等信息。

至关重要的是,致电客服挂失SIM卡后,为避免不法分子进行解挂,用户需要补办手机卡,并挂失所有的银行卡。

另外,冻结微信、支付宝账号也很重要,可以在亲友的手机上登录微信或支付宝,微信在设置-账号与安全-微信安全中心中冻结账号;

支付宝是在首页搜索“挂失”,点击“快速挂失”。

如果忘记支付宝登录密码,可以拨打95188,听语音提示选择支付宝-被盗被骗及快速挂失-快速挂失。

作者/IT时报记者 李丹琦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IT时报、Certo Software、腾讯电脑管家、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