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给孩子清热、降火的一碗汤,比凉茶更有效!

寒露已过,秋季过了大半,天气也逐渐转凉。燥是秋季的主气,燥邪当令,秋季燥邪当令,燥邪耗损津液,孩子很容易就会出现皮肤干痒、口干舌燥、喉咙干痛、大便干、便秘、流鼻血、手足心热、脾气暴躁等症状。尤其是本来就脾虚、阴虚的孩子,阴虚火旺的症状会更加明显。所以,入秋以后,我就一直强调,润燥滋阴是儿童调养的重点。在之前的秋季儿童调养直播里,我有提到一个秋季保健的食疗——清补凉,今天就详细讲解该怎么用。

燥邪当令,要警惕孩子上“虚火”

秋季燥邪当令,燥邪伤津,孩子很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比如手脚心热、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大便干硬、小便短赤、脾气暴躁、睡不安稳等。家长会感觉到,孩子动不动就“上火”了。

这时,给孩子吃清热降火的食疗效果不好,往往越清热火气越大,而且过食寒凉之物还会损伤脾阳,让孩子虚上加虚。孩子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到了冬季就更容易感冒、咳嗽,一些过敏性疾病也容易发作,而且会迁延难愈。但是,吃温补的食疗也不行,感觉孩子体内的燥火一点就着,热证更明显了。

家长要明白到,秋季孩子上火,通常是上的是“虚火”,而不是真正的郁热上火。这些“上火”的症状都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导致的,家长要做的是要凉润之品帮孩子润燥,而不是清热;要清补,而不是温补。

秋季润燥,可以给孩子用“清补凉”

清补凉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但当秦皇的大军进入岭南之后,来自中原的兵不适应这种又湿又热的气候,纷纷病倒,溃不成军。这时随军的大夫研发了一种药食两用的粥品,以莲子、百合、沙参、芡实、玉竹、准山为原材料,煲煮成粥状,士兵服用以后都觉得精气神有所恢复。领兵大将感慨地说,这粥“食之清热气、补元气,此物可称清补凉也”。后来,这种食疗方法就在岭南传开了,又被后世称为“清补凉”。

清补凉一方面能清退身体的燥热,另一方面又能养阴生津,补而不滋腻,清而不伤正,很好地在清和补之间找到平衡。清补凉的方法还被运用在煲汤、糖水和制作甜品中,其组成材料大多药性平和,性味甘凉,补气养阴两不误,也很适合孩子娇嫩的体质。

我根据孩子的体质,对清补凉进行量裁加减,选择了六个药食同源的食材——玉竹、北沙参、干山药、芡实、莲子、百合,为孩子定制了小儿清补凉。

● 小儿清补凉的组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玉竹: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玉竹又名尾参、玉参,最早以萎蕤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主治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热病烦渴等症,在秋季适当给孩子用玉竹的食疗可以避免秋燥。

北沙参:性凉,味甘、微苦,归肺、胃经,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北沙参又名银条参、莱阳参,孩子受燥邪影响,出现胃火大、情绪暴躁、睡不安稳等症状,可以用北沙参给孩子清胃火,养阴清热。与南沙参对比,北沙参调养胃阴的功效更明显。

干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胃、肾经,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本草纲目》中记载:“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止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毛皮”,说明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等功效。家长要注意的是,鲜山药养阴生津,多吃容易生湿,在本方中不建议用鲜山药。

芡实:性微温,味甘、涩,归脾、肾经,能补脾,固肾,止泄。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芡实在补益方面,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很适合孩子健脾补脾之用。

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养心。莲子无论是新鲜的,还是干果,都是孩子健脾安神的佳品,当孩子出现心神不宁,睡不安稳,脾气暴躁等情况,可以给孩子吃点莲子,调理肾水上行降心火,补充津液,消除“上火”的症状。

百合:性凉,味甘,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皮肤干、燥咳,吃百合可养阴润肺;睡不安、脾气大,吃百合可宁心安神;体质差、易生病,吃百合可补中益气。而且百合性味比较平和,又对脾胃有所裨益。在补益类食药材中十分难得的,很适合孩子食用。

方中用到的玉竹、沙参、百合性味偏凉,能滋阴润肺,养阴清热,属于“清、凉”。莲子、芡实、山药健脾益气,从本质上顾护孩子的元气,属于“补”。全方搭配起来能起到滋阴润肺、健脾益胃的作用,能有效对应岭南地区初秋的温燥之气。

小儿清补凉

材料:

玉竹10克、北沙参10克、干山药10克、芡实10克、莲子10克、百合10克

做法:

1、将莲子去心;

2、把所有的材料洗净、用水浸泡20分钟;

3、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

4、大火煮沸,转小火煲40分钟即可。

功效:

滋阴润肺、健脾益胃

宜忌:

◆ 3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 小儿清补凉的具体用法

关于小儿清补凉的用法,家长可重点记住以下几点:

1、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辨证服用,在消化好、无病痛时用,每周可以用1~2次;3岁内的孩子不建议过早过多地用食疗方,以控制消化、减少积食为主,日常保健可配合小儿推拿。

2、清补凉整体性味甘凉,可滋阴润燥,当孩子出现干咳、睡不安稳、皮肤干燥、手指倒刺多、嘴唇干、手心发热等症状,尤其是秋季容易上火的孩子,可以把清补凉作为日常保健食疗。

3、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灵活搭配,把清补凉做成糖水、汤或粥。如果要做成糖水,可以添加适量的黄片糖调味;如果要做成汤,可以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消化能力较好的孩子可以加猪瘦肉;或在原方中加入大米煮成粥,作为孩子的早餐,都是可以的。

4、清补凉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润肺,也有一定的健脾功效,所以一定要在孩子消化好时用,否则会让孩子积食化热,体内越来越湿困。

最后想要提醒家长几句,有些家长发现帮孩子滋阴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往往是因为没考虑到消化问题。无论是给孩子滋阴润燥,还是健脾益气,都需要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时候进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是很有必要的,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睡眠、大便,发现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提示孩子积食了,要及时地用三星汤消食导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