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作为移民的她这样成了洛杉矶副市长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在31岁就任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的美籍华人陈愉所写。作者在全球三大洲从事过四种职业,纵横政商界,历经多次转型,总结了16个拉开职业差距的思考方法和30年实战验证的高效工作方式,将帮助你颠覆平庸、成为在未来世界都具备竞争力的“T”型人才。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三个重要内容,分别是:扔掉陈旧的职业规划、1万小时定律的边界和这样成为洛杉矶副市长。

扔掉陈旧的职业规划

“稳定工作”这四个大字,成了上一辈人沉重的思想枷锁,国内国外皆是如此。陈愉的父母是移民一代,所以,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他们追求稳定是自我保护的体现。但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圈子也限制了他们认知,工作最辛苦,却鲜有晋升机会。

陈愉选择了一条和父母截然不同的路。她只身进入了高大上,但风险和利益并存的房地产行业。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这个行业被身材健硕、长相帅气的白人男性主导着。作为一个瘦小的、年轻的美籍华裔女性,她决定从学历入手。为此,她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和房地产金融MBA。别人开party、逛沙滩或者爬山的时候,陈愉一直在不停地工作,学习,再工作……

可是,即便她如此努力,也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她发现现行的职业阶梯统统被打破了。你今天加入的高大上公司,5年后很可能不复存在。陈旧的职业规划都是基于我们过去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但对未来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即便彼时她已经处在事业的平稳期,物质上相对富足,但她还是决定忘记过往的优势,以一种毫不满足的心态重塑自我。

1万小时定律的边界

“你听说过一万小时法则吗?”“做什么事都要花一万小时才能做到最好。”在社交过程中,她发现全世界都刮起了“1万小时法则”的热潮,美国人更是普遍将它奉为成功的诀窍。

可事实是,一万小时低估了成为行业顶尖人才付出的时间。在国际钢琴大赛上,30多岁的钢琴师才刚刚崭露头角,而此前,他们已经至少练习了两万小时以上。再比如被誉为天才的股神巴菲特,他11岁起,就开始和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一起工作。在历经了40年左右的“付学费”、踩大坑后,50岁之后的巴菲特才赚取了占他一生99%的财富。

大量的成功案例都有迹可循,但这也恰恰缩小了一万小时法则的适用边界。也就是说,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领域中,大量针对性训练才有可能让你成为顶尖。

001 这一领域的胜利规则几乎不变,或者改变缓慢。

002 这一领域的成功基本基于个人表现。

可是在如今这个分工细致、配合密切的世界里,满足以上这两个条件的行业非常少。想依靠个人力量就取得成功的领域几乎不存在。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把一万小时法则当成鞭策自己行动的依据,但是千万不能把它奉为成功的诀窍。 个性化时代,个人的能力再突出也需要团队做配合。即便努力如科比,也需要篮球场上的其它四人提供帮助。

这样成为洛杉矶副市长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陈愉开始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出于爱好,她利用空闲时间给政府的房地产拆除项目做志愿者。在活动中,陈愉认识了不少参与项目的政府官员,由于业务能力出众,她成为了房屋委员会的七名委员之一。

这个新圈子为陈愉进入政界埋下了伏笔。新市长虽然和陈愉素未蒙面,但两人的社交圈有共同的朋友。结果就是他们共同的朋友——新圈子的高层推荐了她。

那一年,陈愉只有31岁。讲道理,洛杉矶有数以千计的人比她更有资历,但她的背景更适合。首先新市长需要一个出身商界的帮手,作为一个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商,她对商界了如指掌。其次,那时她已经为市政府工作了很多年,对那里的情形非常熟悉。最后,之前获得的城市规划硕士和房地产金融MBA学位,助她在学历上获得了优势。彼时,美国70%以上的成年人没有大学学历。几经筛选,她成功当上了洛杉矶市副市长。

深挖这个机会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人脉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她没有走出去,只是在房地产圈里打转,那她不可能被纳入视野;另一个是跨界带来的优势。商界、房地产这两个标签在她本来的圈子里没有优势,但换了一个领域就成了别人难以逾越的屏障;最后一个是自身的努力,废寝忘食换来的学历成了她前进路上的竞争力之一。

总结一下,陈愉的成长经历里蕴含着与这个时代高度契合的行动哲学,世界在变,与其盲从经验,不如趁势而为。所有人的年龄、职业、学历、性格优势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都具备趁势而为的资本。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提升它,释放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去启发。

参考书目:《30岁趁势而为》[美] 陈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