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下跌千亿,美团点评着急进军社交电商为哪般?

还在跌!!!在香港上市还未满月的美团点评,股价在最近半个月里已经从74元跌到了目前的55元水平。当初刚刚完成IPO时高达4003亿的市值现在已经变成了3020亿。这还是在摩根等大机构护盘之下的情况,否则将会跌得更惨。眼看着上千亿的市值不在2个星期内凭空蒸发掉,投资者们的心情实在是难以言表。

就在这个当口,又传来美团点评继续“边界扩张”的消息:日前,美团官方微信小程序上线了“好货拼团”板块,欲与拼多多争夺社交电商的市场。

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美团点评旗下的摩拜、网约车等新业务向来以“烧钱”闻名,长期需要公司投入巨额补贴以维持运营。但美团却似乎对这些新业务始终兴趣不减,如今又试图引入社交电商这样一个新业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团如此热衷于边界扩张,这些盈利遥遥无期、却需要不断投入资源维持的新业务?

美团点评巨亏,骤增的活跃用户数和交易笔数来自何方?

据美团2018年中财报数据显示,美团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额为42亿元,近去年全年的亏损额的两倍。美团半年财报数据还显示,其活跃用户数为3.5亿。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在今年4月份之前,美团的活跃用户数在2.9亿这个数值已经停滞了不少时间,当时的总体日交易订单数量也维持在1500万水平。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美团点评在之前数据增长几乎停滞,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还能在活跃用户数和订单量这2个关键数据上得到如此大幅的提升,不得不让人感到困惑。

我们不禁要问,美团点评的数据增长动力来自哪里?

玺哥分析美团旗下相关的财务数据发现,美团点评的数据增长极有可能是刚收购不久的摩拜单车。尽管近期彭博社曾经质疑美团方面公布的摩拜用户数、订单量“不真实”,但按照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摩拜平均日订单量确实达到了800万单以上,其庞大的用户数扣除重叠因素后也确实能够在并购后为美团带来数据上的提升。在业务没有明确进展的情况下,美团活跃用户数以及交易笔数的突然增加,最佳的解释就是来源于摩拜单车的贡献。

也就是说,摩拜单车尽管目前保持着单月亏损超4亿,累积亏损额即将突破20亿之巨,美团仍然看到了其数据上的“亮点”----能够为美团带来相对较为好看的活跃用户数和日交易笔数,这对做出一份靓丽的财报来说当然很重要。这样看来,美团当初坚持重金收购摩拜的原因就并不难理解了。只是,这种利用巨亏项目提升自己用户数和交易订单量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应付商家款项,美团现金流“好看”的秘密

美团点评的上市,被很多舆论评论为“流血上市”。原因就在于美团点评长期处于巨亏状态。据美团点评在提交给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招股书显示,其在2017年净亏损189.9亿元,2015年至2017年三年,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美团点评累积净亏损了141亿元。美团的整个发展模式都跟“烧钱”二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美团点评巨亏,但是数据却还OK,这是为什么?如果单从财报的利润表去观察,大多数投资者甚至财务专家都会感到困惑,到底美团是如何维持下来的?但如果换个角度,从现金流的角度去分析,许多问题就会简单明了了。

原来,美团尽管面临长期巨亏,但其特殊的经营模式令其能够大量支配本属于供货商的“应付商家款项”以及属于用户的“押金”款项。这是其在现金流方面呈现出比较“好看”的账面的根本。

众所周知,美团主要的业务是餐饮外卖,这项业务令美团平台与商家之间建立了很强的交易捆绑关系。尽管外卖业务难以产生很高的毛利率,可是高频的日常交易却让大量资金沉淀在美团平台上。这些款项实际上大部分属于应付商家款项,但却经常性地处于被美团支配的状态。这种流动负债能够帮助美团呈现出“手中有钱”的状况,大幅度降低财务成本并减轻对融资性资金的需求。

这种本应属于商家的款项大量沉淀在平台上,虽然给美团带来现金流上的好处,但也令商家与平台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巨额的应付商家款项事实上对入驻商户造成了利益损失,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商户对平台的使用体验并降低留存度。因此,美团已经不得不有意识地缩短账期、减少对应付账款的占用。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美团点评的玩法。就是利用对应付商家款项的支配权,打时间差,去发展自己,把财报做得更好看,然后给投资人看,给商家看,然后再发展更多的商家加入美团点评,收取更多的商家款项。

这就是在连年巨亏之下,美团点评现金流仍然“好看”的秘密。

继续烧钱寻找“现金奶牛”,美团的未来在何方?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经年巨亏的美团点评在难以找到扭亏为盈策略的现状之下,非常注重从现金流的角度寻求对公司财报的“改善”。这就是美团为何利用外卖业务长期沉淀大量应付商家款项的原因。

但是这种策略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在给现金流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然给长期发展留下隐患。以摩拜单车为例,虽然收购后能为美团提供更丰富的本地生活服务模式、提升活跃用户数和订单量,但摩拜单车高折旧费弊端正在显现出来。美团在招股书中也承认,企业今年的折旧费用就比去年增加了十倍以上。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这方面的负担会更重。

虽然美团点评在“现金流”上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这一切财务做法都无法阻止美团业务的停滞和股票的一步步下滑。这就迫使其向外寻求更多的“现金奶牛”,近期美团点评进入社交电商领域的尝试,或许就是其寻求新的应付商家款项来源的又一举措。

也许在美团点评的下一个财报中,我们会看到说,自己的现金流更充裕了,订单量更多了,活跃用户更多了,但实质上,那只是财报包装的技巧罢了。

美团这种过于重视现金流、过于重视财报数据“包装”的策略,或使社交电商板块极有可能成为又一个摩拜单车,投入巨大却难见盈利。一切为了改善现金流状况的运作,最后或成为美团点评给自己挖下的又一个“大坑”。

(0)

相关推荐

  • 美妆商家想要抓住社交团购机遇,怎么玩呢?

    美妆商家,想要搭建社区团购平台,应该怎么招募团长? 搭建社区团购其实并不复杂,在网上都有成型的程序,例如拼多多旗下的快团团都支持你创建社区团购模式!这就相当于你想玩斗地主游戏,现在有了扑克牌(社交团购 ...

  • 美团商家群聊退群方法

    小编教你,小伙伴们你们知道美团商家群聊怎样退群,今天小编很乐意与大家分享美团商家群聊退群方法步骤,感兴趣的可以来学习. 1.首先,商家群聊是我们购买了该店商品后显示在订单页面加入的. 2.接着进群后, ...

  • 【每周社访】美团收购摩拜,美女市民呼吁要便宜点

    记者|金嘉树 2018年4月3日晚间,摩拜召开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美团收购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团以35%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其中3.2亿美元作为未来流动性补充. 去年年底,美团打车将接入摩 ...

  • 【2018-04-04】橙风破浪“踏歌行”

    今天,一条重磅消息传出:<初心不改,橙风破浪--摩拜正式牵手美团>.4月4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已经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将携手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消费体验,共同践行"让大家 ...

  • 戏说网事 | 本周才上了三天班,一天一个大新闻

    虽说本周上班的时间只有3天,但互联网里搞出来的事情可是不少. 前有阿里马云说买外卖就真的全资买下了整个饿了么,接着摩拜单车闪电卖身给美团王兴,看来大家都喜欢突然搞个大新闻啊. "恭喜马董全款 ...

  • 倘若大众点评消失了,“凶手”未必是美团

    互联网行业的寒冬中,各大企业纷纷传出"优化"和"裁员"的消息,而每次每次变动也都意味着相关业务将进行大面积的调整.昨晚有消息称,"为了提高DAU,所有 ...

  • 千亿企业点评之一:恒大,中国地产新一哥

    纵观3000亿级房企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恒大以54.9%位列首位,增速最快. 2016年房地产行业风起云涌.恒大在经过几年的不停追赶后终于改写历史,于9月首次赶超万科,并问鼎全年的房企销售流量榜及权益榜 ...

  • 千亿企业点评之三 | 碧桂园:2017年榜首的又一位争夺者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仅次于恒大,破亿年终奖更让王首富的小目标变成了到碧桂园做区域总. 2016年碧桂园的增长速度在前三强房企之中毫无疑问是最快的.全年实现销售金额3088.4亿元,销售面积3747万平方米 ...

  • 千亿企业点评之四 | 绿地:两年调整,起飞在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绿地极有可能在2017年给大家带来惊喜! 2014年的"第一之争"曾让绿地大伤元气,而两年的深度调整再加上2016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让这口气终于缓了过来.20 ...

  • 千亿企业点评之五 | 保利地产:稳则稳矣,创新不足

    2017年希望看到保利不要太"央企",希望出现一些变化,哪怕是一些小小的变化也好. 2016年,保利在千亿房企中的表现可谓"中规中矩".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1 ...

  • 千亿企业点评之六 | 人事“大震荡”也许会带来中海的新转机

    2017年可能还是中海的调整之年,2018年和2019年希望中海能够真正发力. 中海在2016年有很多的新闻,年初并购中信地产,是地产行业的头条.全年的人事"大震荡"更是大家对中海 ...

  • 千亿企业点评之七 | 融创的“翻番增长”年

    融创有激情满满的老孙,2017年实现3000亿目标不是梦! 2016年,融创忙碌于并购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头条王".从44亿收购莱蒙国际7个项目公司股权.140亿收购联想旗下融科 ...

  • 千亿企业点评之八 | 环北京继续发力,华夏幸福再上台阶

    华夏幸福十多年前就在整个环北京完成了战略布局,今天获得更大的收益也是应该的. 2016年房企整体销售金额和面积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对于华夏幸福而言,2016也是收获的一年,华夏幸福去年全年实现销售金额1 ...

  • 千亿企业点评之九 | “终破千亿,实现夙愿”的绿城中国

    绿城顺利达成千亿夙愿,还应归功于当年宋卫平提出的代建战略.千亿之后绿城,可以适当地再放慢一下脚步,保持自身的产品特色. 2009年,绿城的前掌门人宋卫平就曾扬言3~5年要超越万科,成为行业第一,而且要 ...

  • 千亿企业点评之十 | 万达:不进则退

    2017年是万达的选择之年,谈不上生存还是毁灭,但发展还是退步将是放在王健林面前的选择题. 2016年突飞猛进的市场中,万达是千亿房企中唯一业绩下滑的企业,同比下滑33%.由于万达商业战略调整,在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