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学儒家还是学道家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二个学派,儒家由孔子创立,倡导积极入世,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推崇圣贤,主张教化,让我们学习君子并努力成为君子。服务社会,改变社会,贡献社会,希望君子有德,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而道家由老子创立,提倡“无为”,“不争”,“顺其自然”,不干预,不妄作,希望还原“道”本来的样子。主张循万物天性,靠万物自为,靠万物自化,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家推崇自然天性,主张全生保性,主张自化,反对教化,劝诫人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人人遵循道的规律,顺势而为。这是道家与儒家截然不同的地方。

但道家与儒家有相通和相辅相成的地方,如二者对谦虚的理解,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一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道德经》39章说:“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虽贵为天子,要以孤家寡人自居,那么即使身为圣人,也要一般地低下身段。

如二人对“天”和“道”的理解,在《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一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不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吗?老子用多个篇章说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天之道,学习圣人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如二人对“以德报怨”的理解,在《宪问篇第十四·三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与老子在《道德经》63章所讲的“抱怨以德”没有冲突。老子认为,凡人心灵欠缺,常常以大为小,以多为少。而圣人的心灵中一切具足,因此能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圣人的心灵万德具备,心中无怨,如果有人对他产生愤恨的心,他还能以德抱怨,绝不怀有报复的心。而孔子提出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突显了人的真诚。

如二人对“无为而治”的理解,在《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四》,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与老子一直倡导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思想不谋而合,实际上,通过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老子的出世何尝不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入世?

既然二者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但有些观点又是如此的迥异,那我们应该学儒家,还是应该学道家呢?

我听过一个讲座,是傅佩荣先生的,他认为,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学儒家,把个人努力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到了四十岁,开始学道家,做到从道的整体来看,调节情绪,看什么都看得开。而到了五十岁,则学学易经,懂得乐天知命。他说,人在社会上与人接触,要全是儒家,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然而对做的事情的结果,则要有道家的态度,处之泰然,不受干扰。因为儒家要尽自己的责任,要对社会有贡献,而道家要看透成败毁誉,让自己轻松休闲生活。

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参考性,我们不妨按照傅教授的思路,让自己在不同的年龄段来学习不同的做人与处事方法,并同时兼顾学习和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纠结,不困扰,让自己活得既有责任和担当,也懂得放下和享受。

当然,这样说说很容易,其实做到有点难度,但做到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此,如果要想自己过得自在一点,从容一点,不仅要学习儒家,还要学一点道家。至于怎么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统一效仿的模式,每个人可根据个人情况和自身的处境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当然在某些事情上,也可以学学法家、农家、阴阳家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扩展开来讲,我们可以从每个人身上,每件事情身上都能找到学习的地方。而且,一方面学习好的地方,一方面改进不好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