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和云南、南京、山东的迁移来源

六百年前的威宁,名为乌撒,土地面积是“贵州的新疆”、海拔高度是“贵州的西藏”、战略位置是“贵州的戈兰高地”;威宁是贵州西部门户,是贵州屋脊。这是一片神奇多姿的土地....早于元代以前,彝族首领俄索折怒在黔西北建立的乌撒君长国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威宁、赫章二县。明代乌撒君长被赐封为乌撒土知府,采用汉姓——安。

乌撒,自古民风彪悍,其罗罗人以乌撒卫战士最枭雄。当时是西南彝族地区经济、军事最强大的部落,是彝族各部领袖,在乌蒙(今云南昭通)、芒部(今云南镇雄)、东川(今云南会泽)诸部有号召力!!!

乌撒卫:是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所在地。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治所即在乌撒,其辖地为今贵州省之威宁、赫章及云南省昭通、鲁甸、彝良等县。明洪武十四年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十六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二年,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古代,威宁虽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自秦汉以来即有不少汉人流入该地。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元政府派军士于乌撒屯田,因军士多有逃亡,于大德元年(1297年)又从湖广调兵充实屯成,这些征战和屯成的士兵多为汉人。因此明朝以前,乌撒等地即有大量汉人居留。

明初,朱元璋问鼎南京后,曾数次派遣使臣诏谕占据云南高原的元朝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归顺(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之后,封梁王,乃镇云南)。但屡招不降均遭拒绝,且野蛮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遂令傅友德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贵州等地,分拨于各卫所。(注:“卫所制”是明朝的主要军事制度,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卫所隶属于都指挥使司,各都司隶司于五军都督府。一般是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所的功能是分中设兵,控扼要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傅友德充征南将军帅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将步骑三十万征云南。所率大军从南京等地出发。九月底抵达武昌,傅友德分遣都督胡海洋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往贵州乌撒方向进军,自己则率主力部队由武昌经洞庭湖口向辰州方向前进。十一月下旬,主力部队抵达湖广辰州一带并继续向西挺进。十二月初,主力部队到达贵州安顺普定。由于土目安锁亲元,普定自然成了元朝梁王抵抗明王朝的前沿阵地,收复普定便成为征南大军要打的第一仗。在傅友德的命令下,贵州卫指挥同知顾成、安陆侯吴复领兵攻打普定,经过激烈的战斗,元将金容刀战死,安锁被擒,征南首战告捷。攻克普定之后,傅友德留顾成率部分兵力就地成守普定,而大军则继续西进普安。攻克普安之后,大军又进兵云南曲靖。攻破曲靖以后,傅友德率领的主力部队与胡海洋所率领从永宁进军乌撒的部队形成呼应关系,并于十二月底在乌撒一带击败元右丞实卜所率领拒守赤水河的部队,打通了四川通往云南的道路。随即,明王朝的大军长驱直入,进军昆明。

调北征南

1.正史上的调北征南

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云贵高原的叛乱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的权力真空地带而重蹈历史覆辙,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来自江南、中原的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最后30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有10多万人加入垦荒的行列。他们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按明朝的卫所建置,每卫驻军5600人,每千户所驻军1120人。其时乌撒卫及其所属五所驻军最少为11200人。贵州共设一十九卫。

2.调北填南

明朝进军贵州后,实行军屯制度,为了稳定军心、保障固定名额的员,使军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散、脱籍,帝国法律规定“正军”、“军余”必须携带妻室儿女,无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同时,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宽乡”的移民政策,即鼓励百姓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到经济滞后的地方,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移。在“鼓励”的同时,也强迫大批内陆破产的流民和平民迁往贵州。迁入的平民,按照给予的土地,划分区域管理,成为“民屯”,也被称作“调北填南”。

云贵----小云南:历史形成及演变

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贵州,但长期驻守云南贵州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整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

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整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整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整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整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明初,在京师和全国各地皆设“卫所”。卫所是明代军队的基层组织。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一小旗,其军官分别称指挥使(正三品)、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每卫辖左中右前后5个千户所、50个百户所、100个总旗、500个小旗。军士有京操军、城守军、运粮军、屯田军等之分;军人自立军籍(明制,府州县领民户,卫所领军户),父子相继,世袭为军。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济宁设有济宁卫和济宁左卫。济宁左卫,卫署初设今市中区院门口街路北,5所千户以上军官均驻城内。济宁左卫的屯田分别坐落在济宁、嘉祥、巨野、郓城等州县地,共40屯。

其实,“小云南”是地域俗称,共有两处。

其一,在云关之南,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清登州府教授张希贤《乌撒考》:“乌撒偕毕节、芒部、镇雄、乌蒙诸地,俚称小云南,盖因其地处云关之南也。”这几个地方,地处三省交界处,隶属关系时有变动,即便同一地方,其行政、军事、民族管理也可属不同省份。比如乌撒,在同一时间里,其军事设乌撒卫,隶于贵州都司;行政上置乌撒府,属四川省;民族管理则立土司,辖于云南。同一乌撒,其军、政、民各有省籍,指称乌撒时,可冠三种省名,仅凭地名难以确定其地理位置,士民深受困扰。“小云南”之称应运而生。乌撒附云关之近南,为始作俑者,且向周边诸地辐射,于是,其境界模糊。因此小云南不只限于云关之南,亦含其他方向一些地区,此亦地域俗称中所常见。就像“胶东”这一俗名,其所涵盖地域,不仅胶莱河以东,胶莱河以西亦颇有之。这就是“老家小云南”之说的由来。登上云关,环眺西南,乃赫章、威宁、宜威三县,明代在军事上称乌撒卫,是古夜郎国辖地,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处。乌撒原为部落名称,意为黑衣彝人。明洪武十四年秋,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征云贵,曾在这里有过著名的“乌撒之役”,取胜后派兵驻守。当东南沿海因抗倭需要补充兵员时,部分军人调往胶东卫所,这便是现在一些胶东人的先祖。他们不是乌撒土著,而是南征北战的军人,各有自己的老家。也有个别少数民族土著随军而来,如李敖的先祖一样。

其二,是今之云南省祥云县。历史上,祥云县叫云南县,西汉时置。元以后,云南置行中书省或省,省县同名,极易混淆,县便以“小云南”俗称之,语在《徐霞客游记》。至民国初年,改称祥云县,“小云南”之称淡出。这里不是“老家小云南”。原来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三十万大军征云南、贵州,统一云贵后,大军驻于云贵,有的娶妻生子。有人考证这三十万大军其籍贯有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的兵丁。到了永乐年间,向青岛一带移民的时候,就是这些“征南”的士兵中的一部分,是汉族人,他们移民到了青岛一带,成了今天的青岛人的祖先,而秦汉时期的青岛的土著已经极少了。青岛人多自云南、山西迁徙而来。

南京籍

贵州、云南的人互相问祖籍是什么地方的,则江西湖广南京的占多数。朱元璋称帝首都在“应天府”。朱元璋过世,是长孙朱允炆做皇帝,不几年被其叔朱棣夺了皇位,将“应天府”改为“南京”,迁都北平,又将北平改为“北京”。朱元璋调北征南时,明军是从应天府出发的,在贵州落业的30万明军成了一世祖,所以多数人家的族谱写着祖籍“应天府”,这是符合历史的。有的族谱将祖籍写成“南京”,这也不错。因为“应天府”已改成“南京”了。有人说:“调北征南来的是30万人,南京就有这么多人当兵吗?”有关历史学家解释: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作了多年的准备,把南京周边行省的兵源集中在南京珠市巷、柳树弯等地训练,来到云贵的人,多讲出发点“南京”,代代相传为“南京”。许多族谱中把珠市巷写作“猪屎苞”、“猪市巷”、“竹市巷”、“书市巷”、“朱氏巷”等等。有的老同志为寻根觅祖,到南京亲自考察过,考证南京有个小西门,也叫聚宝门附近确有一个“珠市巷”,明洪武年间这条巷子是卖珠宝的地方,故称“珠市巷”。而不是买卖猪的巷子,也不是专供拉猪屎的、卖竹子的、卖书的巷子,更不是朱家住的巷子。如今居住在贵州盘县的“南京人”,从洪武十四年征南来的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极少数“南京人”已传至25-27代,这是符合规律的,但多数姓氏的“南京人”族谱中只有12-18代人,如果从清代算起来差不多,从“洪武”算起相差甚远,原来的十几代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有的姓氏在修谱中直接提出望后人云弄清楚,这确实是个谜团。但有的人是这样理解的:原调北征南是针对云南梁王的,首先是在云南定居,后才迁住贵州的,所以在云南这段未计入;另一种原因是说因灾荒战乱,丢失了家谱,而不知前面的代数;还有的说,因军屯管理甚严,纷纷逃离了军屯,而埋名隐姓,迁往他地后不敢吐露真情。在一些云贵人的家谱记载中,会存在两个祖籍地,应天府是其中的一个,而另一个是其它省份的,但是有的只记载一个应天府地址的,则很大可能不是当时的真实地址了。小编:特此申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