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进士潘龄皋,不当省长只为回乡练习书法,一手行书堪比苏轼

书法有历史的局限性吗?答案似乎是不既有又没有。若说有,千年前的书法名篇我们至今能感受到其中的风采神韵;若说没有,随便一位文人写的字都胜过当今中书协的大师们,尽管这些大师们练了一辈艺术。古人没有把写字作为一门专业的艺术,而是将其作为文章之衣冠、作为文化和情感之承载。

当代书法确实充满了极强的“创新”和“个性”,但似乎通病都是童子功欠缺、根基不稳,文化底蕴也不够,所以写出来的字往往难以被群众所接受。今天书画课代表要分享的乃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潘龄皋的作品。

潘龄皋的书法与苏轼、刘墉是一脉相承的,如棉裹铁、内含筋骨,是极具根骨的功夫字、修养字,是被社会所认可的字!欧阳中石先生说:“打开字卷,不用看落款,便知道是潘体书法。”甚至不少书法爱好者认为,潘龄皋的书法堪比“清四家”。另外,潘氏书法所体现的'外柔内刚,外圆内骨'之风韵,也与其人格秉性、处世之道是完全相合的。接下来一起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潘龄皋书法作品欣赏

潘龄皋的书法结体与前人不同,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气韵生动。其书法整体感觉疏朗、匀称、平稳;肥瘦对比,大小相间;粗细错落,轻重互见,起伏跌宕,韵律勃动;肥不臃肿,瘦不枯薄,宽不松散,细不纤弱。总之,潘龄皋书法形美而神足,外柔而内刚,娇美而不俗媚,含蓄而不露锋芒。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担任甘肃省省长,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首批中央文史馆馆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