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魅力——《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一、《韩熙载夜宴图》创作背景及画面内容
宫廷画师顾闳中在夜色笼罩下潜入南唐重臣韩熙载的府邸, 仔细观察屋内情景, 后凭目识心记绘制了纵28.7厘米、横333.5厘米的长卷《韩熙载夜宴图》, 画面描绘的是韩熙载在家宴请宾客的情景。那么我们不禁奇怪, 宫廷画师顾闳中为何会如此大费周章的描绘韩熙载的夜生活呢?关于这个问题坊间说法不一, 比较典型的是:
一为避祸自保。南唐后主李煜因北周强大故对从北方过来在南唐朝廷任职的韩熙载颇多怀疑, 为了打消李后主的怀疑以求自保, 韩熙载假装只问风月, 李后主为了确认命顾闳中绘制韩府夜宴情景。
二为拒任宰相。南唐政权摇摇欲坠, 李煜欲重用韩熙载为宰相, 可韩熙载深知自己对南唐的灭亡已无力回天, 士人的高傲让他不愿做亡国之相, 所以有意造成不堪重用的影响。李煜失望而疑惑, 故命顾闳中暗中观察绘制其夜宴情景。
李煜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目的虽然存疑, 但顾闳中因此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 其审美价值却是不容置疑的, 只是该件作品在战乱和朝代更迭中遗落辗转, 直到乾隆初年才入藏清宫, 一直是清内府的珍贵藏品, 清王朝灭亡, 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 20世纪30年代初, 绘画大师张大千以准备购置一座王府的500两黄金从北京著名书画铺玉池山房买下这幅画, 只是1951年张大千为移居海外筹措经费而出售部分珍藏字画, 周恩来得知后要求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赴港购回国宝, 张大千顾念不宜让国宝外流的爱国情怀, 以很低的价格转让, 让《韩熙载夜宴图》永久留存大陆,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卷中顾闳中以精湛的技艺再现了韩府灯火通明下笙歌燕舞的情景, 展开画卷, 让我们一起走进《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听乐。画卷露出半尺的时候, 是一张床, 床旁放一把琵琶, 说明这琵琶的主人有可能钻到了这张床的被窝里去了, 这就拉开了荒诞的帷幕。再往前就是黑色坐榻上垂手注目的韩熙载和身形早已不自觉前倾的状元郎粲, 紧接着是背靠着的太常博士陈致雍, 陈致雍对面的紫微朱铣, 扭着身子的是教坊副使李嘉明, 他们正在凝神倾听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画上每一个人物的视线, 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 加上侧面两个男宾左手抱住右手大拇哥这种敛声屏气之态, 更突显了静谧气氛, 仿佛观者也能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
第一段:听乐
听乐(特写)
【注】这一画面有12个人物,七男五女,右面床上坐着的这位男子就是主人公韩熙载,他头上带着高纱帽,留着连鬓长须,身穿深灰色袍子,正与宾客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琵琶演奏。这名男子身穿红色圆领袍子,根据画尾题跋以及后世的研究,认为此人是南唐状元郎粲。
第二段观舞。众人正在观看王屋山跳“六玄舞”。韩熙载挽起双袖, 为其击鼓伴奏, 晚宴活动进入高潮。画面节奏由第一段的静进入到现在的动。王屋山的动作都在要发生还没发生的时候, 配合着鼓声、打板声, 说明这个舞蹈是很有节奏的;后面昏暗处的德明和尚拱手背立, 诱人的节奏让他虽转过脸去但又忍不住斜眼窥之, 生动的僧侣介入, 更突显荒诞主题。
第二段:观舞
【注】蓝衣女子舞姿非常地轻盈,她跳的舞在当时很流行,名叫六幺舞,也叫绿腰舞,以柔软、抒情为主要特征,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第二段:观舞(特写)
【注】一位僧人,他紧抱双手,显得十分局促。根据史料记载,这位僧人应该是韩熙载的密友德明和尚。
第三段歇息。韩熙载与众乐伎围坐在榻上, 韩熙载洗手就是用手指头蘸一蘸, 整体气氛舒缓放松, 我们再看画中火烛已燃至一半, 预示时间已是深夜, 但旁边一侍女托来茶点, 另一乐伎拿了笛子和萧, 这场景看似很静, 却预示着马上一场音乐会又要开始了。
第三段:歇息
第四段清吹。陈致雍打牙板, 乐伎们排成一排, 从她们各自的吹奏动作中, 使人感到丰富的管乐和声, 而手执方扇、袒胸露怀的韩熙载盘坐于凳上;屏风旁, 有一男宾正扭头与屏风外的女子私语, 自然的把观者的目光引入到了下一个画面。
第四段:清吹(一)
【注】中间五名乐伎身穿拖地长裙,正在吹奏两人吹的是横笛,另三人吹的是筚篥,就是俗称的“管子”,仿佛能听到悠扬的乐曲。
第四段:清吹(二)
第五段送别。宴会结束, 宾客们有的离去, 有的依依不舍地与乐伎们调笑, 卷尾一女作哭别状, 男宾好似在安慰她说“我明天还会再来的”, 而穿黄衫的韩熙载, 似乎击鼓方停, 倒握鼓槌, 起身与宾客立掌礼别, 好似在说晚宴明天继续。画卷之外, 画终而意延, 说明韩熙载就是这样一直荒诞下去了。
二、《韩熙载夜宴图》服饰表现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中典型的写实人物画,也是为数不多的宴饮题材形式的作品,画面随处可见中国古代晚宴的热闹景象,直到今天观者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也不得不被表现在画面上的晚宴场景所震撼。
画面中人物的服饰表现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服饰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视觉语言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古今中外,都具有丰富的意义。在《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韩熙载和男宾客玄青庄重的服饰与简洁素雅的女性服饰形成鲜明对比,服饰的设色手法也十分讲究,儒家思想有“五色”之说,分为“正色”和“间色”,男性身着颜色较深的正色长袍,配以细窄的幞头,女性着以朱砂、石青、石绿等间色的襦衫长裙,加以细长披帛点缀,服饰的外观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
中西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服饰的不同特色,西方宴会更具开放的气息,男女着装也是各具西方特色,服饰是身份地位、社会等级的体现。总之,《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晚宴的再现,服饰的表现具有时代的特色,服饰设法手法细腻,用色讲究,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表现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和美学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三、国画高清大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