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民: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研习任务设计
行读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作为学校每两年定期开展、每期为期三天的一项大型研学课程活动,已成为鄞州高级中学所有师生心中深刻的记忆。在依然沉重的教育现实中,每次想起千名师生浩浩荡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古都南京,寻访中山陵、雨花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并按课程计划开展相关研学活动时,内心总会蓦然触及教育的真实意义。
“行读南京:中国革命传统研学之旅”作为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的一个设计,既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长期囿于教室的突围和对语文课程诗性空间的寻求,又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积极回应。
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阐述中有一段教学提示:“重视对作品有关背景的深入了解,可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课外活动,获取真实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整理采访记录,撰写学习体会和感想,以加深对革命活动背景和英雄人物思想境界的深刻理解。也可与历史课、地理课结合,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在提高思想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口头交流、现场记录、文稿整理、理论论证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则有这样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规定,“结合研究专题,进行调查、访问,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还作了相应的教学提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访问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等活动,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切身体验”。
作品文本与历史现场的彼此印证,读书笔记撰写、采访记录整理与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理论论证等方式的综合运用,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理想范式,这既是新课标给予我们相应任务群学习的行动依据,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真诚启示。
其实,任何课程,唯有深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历史场域,才会生成深化体验、提升能力、发展生命、启迪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依托学校总体性的南京研学活动,语文学科组基于自己课程视角及上述两个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指导而策划的“行读南京:中国革命传统研学之旅”,可包含如下课程活动的组群设计,既落实语文课程自身的特定任务群学习,又成为学校研学旅行总体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1.庄重的仪式:如果让我来演讲
整个南京研学活动,会举行两场庄重的仪式,一场是出发前在学校运动场集合举行授旗仪式;另一场是抵达南京后首先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集合举行青春宣誓仪式。对于全体参与的师生而言,庄重的仪式,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结合这两场仪式,我们可以演讲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活动:(1)今天,我们为何远行——在出发前授旗仪式上的演讲;(2)向英雄致敬——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宣誓仪式上的演讲。每一场仪式,除了校长致辞外,都会安排学生代表进行简短演讲。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你会作怎样的演讲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和主题,拟写一份演讲稿,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
2.雨花台,永远的缅怀:革命者诗文朗诵与作品研读
中国革命传统的深刻理解,并不止于熟悉历史事件和时代变革的宏大叙事,并不止于凭吊壮烈的流血牺牲,还在于能够走进革命者的内心世界,深入感知他们的悲悯情怀。而革命者的文字,就为我们对中国革命传统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许多革命先辈在这里壮烈牺牲。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多数出身于富裕家庭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不乏留洋的博士。他们牺牲时大多很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最小的才16岁。他们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体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叠合。他们生前留下的部分书信、诗歌等作品也成为革命历史最真实的见证,深深地感动着后世的我们。也许,一场革命者书信朗诵会、一篇革命者狱中诗读后感、一期革命者作品研读会,就是对革命先辈的一场深刻的缅怀,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任务群的一次理想的课程组织。
(1)见信如晤:革命者书信朗诵会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史料,收集雨花台革命烈士生前书信,选择其中部分书信,可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在南京研学旅行出发前或归来后策划组织一场革命者书信朗诵会。
学生也可以在瞻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时,前往陵园纪念馆内新开辟的“家书厅”。家书厅的墙面上陈列着一封封烈士家信,字迹或苍劲,或娟秀;文笔或平实,或蕴藉。家书厅还配备了“朗读亭”互动体验区,学生可以进入体验区,深情诵读雨花台英烈家书,并存储成音频文件,与历史人物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真切感知英烈们心底最为真实的悲欢喜乐和革命情怀。以下摘录革命先烈贺瑞麟雨花台就义前写给姐姐、姐夫的一封信:
姐姐、姐夫:
我现在是死了。为革命而死了!你们待我的一番热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时也请你们不因为我而悲伤,而流泪。
我站在雨花台下,在机枪还没有转动以前之片刻,我,将死的我——你们的亲戚,一个流浪的孩子,还向你们有最诚恳的要求,我在没有拖出牢门以前,我忍着感情之水滴写在下面,千诚万诚的求你们按照我的遗言,安排我的东西和未完的事:
一、我的包袱里有用报纸包花线捆的一包东西,这一包是我读过的书同几个本子,还有几个是我的朋友的,请你们好好的存起来。存在南京,不要带回家去。过不久会有一位姓×的朋友,他会到你们家里去拿。如果他去,请你们把这一包东西全交给他。千万万万!
二、我贴好邮票的几封信,请你们代投到邮筒里去。
三、我的东西,只要把上面说的一包保存好,别的随便怎样都可以。
四、我的尸体随便马马虎虎的埋在雨花台就够了,千万不要再麻烦。
五、我这用的钱,可以向我父亲说,我想他一定能设法筹办的。
不写了。姐姐!姐夫!我最后再叫你们两声。我托你们保存的用报纸包好的一包东西,你们千万要同我保存起来,静等我那位朋友来拿。祝你们永远的快乐!
瑞麟 中秋节
(贺瑞麟:1909年生于江苏铜山,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等职,1928年10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年仅19岁。)
(2)狱中诗:隔着时光的阅读
狱中诗,是近现代革命史上多位革命志士被囚禁时写就的同名古体诗作品,题目本身为“狱中诗”,内容大都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壮怀激烈的革命理想。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史料,收集雨花台革命烈士生前诗歌,可选择其中典型的狱中诗,也可结合近现代革命史上其他志士所写的狱中诗,写一篇读后感。以下摘录革命先烈恽代英《狱中诗》一首:
狱中诗
(一九三〇年)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3)英雄的世界:邓中夏、恽代英作品研读会
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内陈列着革命烈士的生平资料,其中邓中夏和恽代英两位先烈都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生前著述很多。请以人民出版社所编的《邓中夏文集》《邓中夏全集》《恽代英文集》《恽代英全集》为阅读文本,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史料,研读作品,策划组织一期“英雄的世界:邓中夏、恽代英作品研读会”。
3.追寻革命的足迹:一场跨学科的小课题合作研究
南京,作为历史重要的见证地,承载着多少纷繁的历史记忆,有沧桑,也有厚重;有光荣,也有耻辱。中国近现代的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条完整的线索。总统府、中山陵、雨花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辗转其间一路寻访,仿佛又重回历史现场,看到民族苦难深处的血雨腥风,也看到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复兴梦想。
“也可与历史课、地理课结合,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在提高思想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口头交流、现场记录、文稿整理、理论论证的能力和水平。”正如新课标中教学提示所言,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也许是一种更富有成果的设计。
在2018年春季鄞州高级中学举行的南京研学活动中,首次开启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小课题合作研究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出发前的课题申报到前期资料收集,从南京的实地考察到后期的小组合作讨论和课题撰写,获得了一次完整而深入的学习体验和思考。
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方式架构的课程内容为我们描绘了今后宏阔的语文课程愿景,但其部分全新的课程内容和有别于传统课程内容组织的模式,也为我们日常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挑战。以学习任务群9和学习任务群15为例,对于“中国革命传统”的主旨理解和经典作品的选择考验着语文教师的革命史观和语言认知,对于中国革命传统经典作品阅读或专题研讨在学科边界上的把握也考验着语文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处理。而且,像上述基于新课标设计的实践活动——“行读南京:中国革命传统研学之旅”,哪怕是一场近距离的实地考察,都需要学校整体的课程规划和政策支持。教师课程实践的自由度还取决于我们现实的课程评价。
然而,每当重读历次南京研学之旅学生写下的那些充满体验和情感的文字,我们的内心总会涌生无言的感动和慰藉。
瞻仰中山陵,你可会想起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宽广胸怀?凝望雨花台,你可知道历史背后的血雨腥风和革命烈士的前仆后继?吊唁大屠杀纪念馆,你可知其悲情存在的意义?遥望十里秦淮,你可会记得烟花巷末的那些如《金陵十三钗》般不寻常的故事?为什么这座城市如此不同寻常?因为它的脚下,是一片厚重的文化土地。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次南京之行。忘不了雨花台宣誓时庄严肃穆的神情,忘不了中山陵瞻仰孙中山先生时的崇敬,忘不了对一代革命先烈的钦佩,也感动于南京人民的热情。这样的难忘与感动,此生铭记。
尽管教育的现状依然功利,前路依然艰辛,但我们相信在课程愿景的召唤下,教师会凭借自己的实践智慧,学校会凭借自己的课程使命,和学生共度生命成长的课程教学历程,创造更广阔而又合理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全民. 红色经典: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http://www.dxjyjd.com/dhy/#page2, 2018-10-16.
[4]汤爱琴.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存最早的一部烈士日记[J]. 档案与建设, 2012(7).
[5]恽代英. 恽代英全集:第九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语文学习》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