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小众电影都逃不出“真香没票房”定律?

‍‍‍‍‍‍‍‍‍

好片再次凉凉。
皮克斯年度巨制《心灵奇旅》上映后豆瓣评分9.1,烂番茄新鲜度97%.
妥妥的年度院线片最高评分。
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心灵奇旅》的排片少得可怜。
首周票房居然只有400多万……
因为0宣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皮克斯出了新电影……
和《心灵奇旅》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棒!少年》。
尽管在2020FIRST青年电影节上斩获了“年度最佳纪录长片”“观众选择荣誉”两项大奖。
尽管在它首映之初,文体界的诸多大腕儿更是纷纷为其“打call”点赞。

但它的排片率只有可怜的1%,比《心灵奇旅》凉的更彻底……
大家都怎么了,为什么好片的命运如此坎坷?
商业片还是王道?

冷门佳作无疑是最让人痛心的。
电影是需要市场的,一部片子质量再高,拿了再多的奖,不受观众待见,照样还是白搭。
尤其是当这种“冷门”是人为导致的时候。
今年不少好电影都因为排片量的原因无法进入观众视野,除了前面提到的《心灵奇旅》和《棒!少年》之外,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气球》。
在前有《金刚川》后有《除暴》冲击下,它甚至没什么存在感。
这部讲述藏族女性真实生存现状的电影,即便是在“少狼主”丁真火“出圈”的情况下,也未能让大众“爱屋及乌”。
一目了然,许多人更愿意去关注了解纯真、狂野的藏族男孩,活在自己认为的美好质朴、无忧无虑的藏族生活的刻板幻想中,也不愿意去触碰真实的藏地生活,关心藏族女性是不是还生活在一只“避孕套”的婚姻困境中。

上映六天仅有400余万的票房,排片率低至不足1%,这部从剧本到构思耗费了10年、入围过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等数十个电影节的艺术佳片就这样被“社会性死亡”了。

你见过有导演为了宣传自己的电影,亲自把影片片源链接放在评论区吗?导演蒋能杰就这样干了。
他所执导的影片《矿民、马夫、尘肺病》讲述了以非法采矿谋生的矿民,常年待在矿井而患上尘肺病的故事。

由于贫穷,许多矿工不得不忍受这种“会呼吸的痛”,严重一点的也只能无声死在这种病的折磨下。


然而这部前前后后忙活了十年的纪实纪录片,由于未能过审最终无法上映。无奈之下,导演蒋能杰只好将纪录片片源链接放在豆瓣上,用以为尘肺病患者发声。
尽管后来,百度网盘官方为其发动了“网盘上映”,还是无法不让人为这部佳作惋惜。

小众电影就像社会上不愿意趋炎附势的个体。
它的题材和内容,不刻意取悦观众。我行我素地走着人文情怀浓重、审美诉求高,有深度的路子。
可一系列的好口碑的小众电影接连遇冷,让人不得不承认,人们还是更喜欢上赶着迎合自己、融合了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的商业元素电影。
在电影的各个档期,小众电影“陪跑”商业电影,也变得跟人喝水、进食一样不足无奇。就像现在,《棒!少年》加上《气球》的排片率也比不上一部隔着荧幕都能闻到腐朽味的《神奇女侠1984》。
不过这也难怪,小众电影一没流量明星,二没IP加持,就连话题都不讨人喜欢(比如《气球》)。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它拿什么和商业片抗衡?
敌得过是幸运,敌不过是宿命。
国外小众片“更香”?

不过这也不绝对,毕竟就算《心灵奇旅》靠口碑带动,上座率逆袭第一,但排片依然被压得死死的。

但是奇怪的是,大部分国外的小众电影的确是比国内要热得多。

就拿电影《棒!少年》来说,许多人看了之后,将它看作“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从电影内容来看,两部电影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题材新颖,且都讲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老师(教练)帮助一群问题少年改变命运的故事。

不过,《放牛班的春天》2004年在法国上映后获得了2004年法国年度票房榜的冠军,反观《棒!少年》还在院线排不上片的困境里苦苦挣扎。
就连冷门的艺术音乐类题材,在国外也能营造成“大势”。

看看小众文艺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有多“吃香”就知道了。
这部致敬艺术大师梵高的影片,采用全新的手绘、CG动漫等方式将梵高原作制作成了史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片。
在探索梵高死亡之谜的同时,带给人们绝佳的视觉体验。即使是一个无聊的传记题材,也让许多人愿意掏钱“一睹芳容”。
除此之外。对比歌舞片薄弱的中国电影界,美国歌舞片电影《La La Land》,以爵士乐和踢踏舞为亮点,更是一举斩获了包含最佳摄影、最佳原创歌曲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大奖。

更扎心的是,许多外国小众佳片不仅在国外饱受追捧,在引进中国电影市场之后,也比国产小众佳片更受中国观众的青睐,往往还创下了不俗的票房。

去年从黎巴嫩引进的小成本小众电影《何以为家》,聚焦黎巴嫩难民“父母生而不养”的儿童现状,即使主题沉重,也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位居第二。

对比同一档期,由张震主演的小成本文艺片《过昭关》的票房,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同样都是小众电影,为什么国内国外的反响差别这么大呢?
都说电影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悠久,事实证明人家不只是说说而已。
一方面,国外电影产业已经如此发达,观众自身的观影品味也就比较能适应多样的电影文化。另一方面,国外对小众佳片的“营销手段”也是一绝。
有专门的社区院线和独立院线。在社区院线,学生和居民可以获得比普通院线低的票价来观看电影,从而达到电影推广的目的。
而在独立院线,有才华却没钱实现自己梦想的导演则能获得资助。也就是说,在欧美日,导演们可以充分发挥才能,作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电影,不断地丰富成熟本国的影视产业。
而且优质的小众电影也更容易被观众所接纳,一不小心还很可能是国际大奖“收割机”。
反观国内电影市场,动作片、喜剧片等商业影片风盛行,且没有成熟流畅的院线模式进行投资和推广,国内小众电影多少显得有点形单影只。
当然再香,小众终归小众,西方小众也逃不过票房不如商业大片的定律。
小众电影要想找到真正的出路,现在看来只能靠自己。
国产小众片何时才能出头?

中国小众电影的生存空间到底在哪里?是自始存在且一直被社会忽略的问题。
直到《百鸟朝凤》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增排片,人们才意识到文艺片的处境已经艰难至此。
有的人质疑方励“道德绑架”,有的人力挺《百鸟朝凤》作为一部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的文艺作品,不应该靠制片人下跪才换来它的起死回生。
但不可否认,方励这一举动让更多人注意到了传统文化困境,也暴露了国产文艺片与现代大众娱乐诉求的脱离。
电影市场需要创新接地气儿的文艺片,小众电影也应当有大众情怀。

例如陆川执导的院线纪录片影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以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雪豹、大熊猫、金丝猴等视角,展示着中国独树一帜的丰富自然资源,更能唤醒观众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自然也更能走进大众视野,引起人们的共鸣。

酒香不怕巷子深,文艺片是否受到市场“优待”,更离不开影片本身的质量。
张扬导演的藏地电影《冈仁波齐》,呈现了真实的藏族人朝圣的点点滴滴。
十一位藏民磕着头走完2000多公里朝圣之路,吃着最简单的食物、风雪无阻,支撑他们的仅仅是内心纯粹的信仰。
这部真正走进藏族和佛教信仰的影片,是导演及制片人耗时一年多跟随真实朝圣者、与他们同吃同住、当了一次真正的苦行僧的成果。
虽然有着冷门题材,但影片真实、高质量还原藏族的自由精神,最终让它一路惊喜逆袭,收获了1亿票房。
除此之外,人们在选择小众电影之前,也更倾向于看幕后的团队阵容。有的电影靠流量(小生),有的电影自身就是流量。优秀导演的加持,往往能成为小众电影在观众心里的“通行证”。
就像想到文艺片,大家首先会想到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王家卫地《花样年华》等等。
虽然这些年他们也没少“换口味”拍摄商业片,但终究盖不住在文艺电影方面的锋芒。
而且每位大佬手下的文艺片都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张艺谋的文艺片是对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人文和社会的思考。抓起人性的弱点来,也是不失毫厘。

就像现在正在院线热映的《一秒钟》,影片围着“看电影是人们重要的精神仪式,亲情则是无限的主题”。
而无论是电影还是亲情,与我们都联系紧密,拿捏起来也是样样戳心。难怪许多人看完《一秒钟》之后,喊话张艺谋:“以后别再拍商业片了”。
导演贾樟柯更是把镜头对准草根人群,玩转了文艺片。《山河故人》《海上传奇》部部角逐戛纳。
抛开贾导的创作天赋,光是“戛纳亲儿子”的名号也足以让许多人对他的作品期待有加。
不仅是文艺片,其它小众电影也需要更多“鬼才”导演的引导,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运用恰如其分的题材与国内大众的观影口味接洽。
也不可否认,在不损坏自身主宰风格的情况下。小众电影确实需要流量演员的加持,来增强宣传力度。
当然,除了小众电影自寻出路之外,相信未来国内电影界也会有完整的院线模式给予其更多帮助,让《棒!少年》这样的佳作有地可寻。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朝一日,小众电影的春天终会到来。‍‍‍‍‍‍‍‍‍‍‍‍‍‍‍‍‍‍‍‍‍‍‍‍‍‍‍‍‍‍‍‍‍‍‍‍‍‍‍‍‍‍‍‍‍‍‍‍‍‍‍‍‍‍‍‍‍‍‍‍‍‍‍‍‍‍‍‍‍‍‍‍‍‍‍‍‍‍‍‍‍‍‍‍‍‍‍‍‍‍‍‍‍‍‍‍‍‍‍‍‍‍‍‍‍‍‍‍‍‍‍‍‍‍‍‍‍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