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野胡、皮老虎,小东门、十六铺
沪语朗读:冯玉红
野野胡、皮老虎,小东门、十六铺
来源: 上海门牌研究所
作者:薛理勇
文字改写:丁迪蒙
“呀呀呼、皮老虎,小东门、十六铺。”搿是上海曾经流传个童谣。我小辰光也曾经勒马路浪一边跑,一边叫。
“呀呀呼”搭仔“皮老虎”是啥个物事呢?晓得个人可能勿多。伊搭仔“小东门”、还有“十六铺”又有点啥个关系呢?
“呀呀呼”应该是“野野胡”。据《周礼·方相氏》记载,方相氏是古代驱逐疫鬼个神巫,伊拉头浪戴雉羽(野鸡毛)、面孔浪蒙仔兽皮、手舞足蹈、边唱边跳,为百姓驱逐妖魔鬼怪,保护百姓身体健康,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功莫大焉。汉代以后,方相氏个活动演变成为地方个宗教活动搭仔地方戏,称之为“驱傩”或“傩戏”,宋朝以后称之为“打野胡”,成为流民、告花子个乞讨形式搭仔手段。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勒记录南宋临安风情个《梦梁录》当中写:“腊日,街市即有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呼为‘打野胡’。”后来,“打野胡”也被叫做“跳灶王”或“跳钟馗”。……打扮成灶公、灶婆、钟馗等“戏剧人物”就必须勒面孔浪“涂脂抹粉”,流民、告花子买勿起脸谱油彩,只好用锅灰勒面孔浪瞎搨八搨。江南一带拿戏剧脸谱搭仔小囡龌龊个面孔叫做“夜胡脸”,就是搿搭来个。
吴方言“野胡”指龌龊、推板、蹩脚个意思。阿拉小辰光白相个一种玻璃弹子,弹子里向嵌勒海像花瓣、也像切成瓣个西瓜,晶莹剔透,邪气好看,称之为“西瓜弹”。还有一种呒没乳白色、无透明个弹子,蹩脚、廉价、勿讨人欢喜个,阿拉叫做“野胡弹”。大家勿晓得“野胡”个出典,也勿晓得哪能写,就出现了交关写法。不过,只要读音相近,上海人是看得懂个。
“皮老虎”呢?搿是种简单、廉价个白相干。一边用黄泥制作个老虎,另外一边是用牛皮纸叠个“风箱”(与手风琴个风箱相似)。老虎身浪有簧片囥勒海,拉开、压缩“风箱”,簧片就会发响声,搿就是“皮老虎”。对小囡来讲,“皮老虎”蛮好白相个。但是伊质量老差,只白相没几记,“风箱”搭仔“老虎”就分离了,变成一圤(pok)“烂糊泥”电子一张废纸头。
以前上海有城墙个,开始辰光有小东门(宝带门)、大东门(朝宗门)、小南门(朝阳门)、大南门(跨龙门)、西门(仪凤门,即老西门)、北门(晏海门,即老北门)6座城门。后首来,又先后增开新北门(障川门)、小北门(拱辰门)、小西门(尚文门)和新东门(福佑门)。搿能介,上海就有了10座城门。小东门东临黄浦江,是进出上海个主要码头区,也是繁华个商业区。
“铺”可以理解为商铺。勒呒没邮政个年代,中央为了传达政令,搭地方保持联系,建立邮驿制度,用马匹传递邮件,勒城镇设立“驿站”。现在上海城里有条“馆驿街”,就是驿站留下来个地名。邮路沿线设立小个驿站,大点个称之为“铺”,小个称之为“递”。所以,“邮驿”也称之为“铺递”。分布勒全国各地个“铺递”部分作为地名使用,安徽黄山个“西递村”,就是以“铺递”得名的。
上海“铺”作为行政区划地名见于清朝中期以前,不过呒没规则。1855年(咸丰五年)小刀会起义拨镇压以后,上海个社会秩序邪气混乱。1860年,南京个太平天国为了摆脱清军对南京围困个压力,派忠王李秀成突围东进。李秀成突围后一路凯歌,连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等苏南浙北城邑,逼近上海。于是,上海成立了巡防保甲局,拿上海城厢地区设立“城厢局”,郊区划分为22个分局。又拿“城厢局”划分为9个区,再进一步划分为21个“铺”。原来个“十六铺”区域相当于小东门外到黄浦江,方浜(相当于后来的方浜东路)搭仔王家码头之间个区域,是各“铺”当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个地区,实际浪就是小东门外码头最集中个区域。
小东门搭仔十六铺码头是进出上海个主要通道,小商小贩勒搿搭集中,地痞流氓也勒搿搭混迹,可想而知社会秩序有多少混乱。交关小商贩勒十六铺兜售“皮老虎”,有小囡会缠牢姆妈买。人还呒没上船,“皮老虎”就扯坏脱了,因此是蹩脚货、野胡货个代名词,小东门、十六铺坏人又多,于是就有了“野野胡、皮老虎,小东门、十六铺”搿能个童谣民谚了。
往期回顾:
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言话讲起来”感谢您的支持转发,欢迎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