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工作中的志愿者培育怎么做? | 社工课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雷名媛
机构 | 广西佳和社工
本章的志愿者培育实务主要从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进行提炼,因为运用社会工作小组方法进行志愿者培育在广东的企业社会工作实务文章中较多出现,而运用社会工作个案的方法开展的系统的实务文章未曾出现。
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进行企业志愿者培育较社会工作小组方法各有优劣,但是经过本机构社工三年的项目经验来看,企业志愿者培育应以社会工作个案方法为主,小组为辅,因为志愿者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个人内部动力,这些内动力可能有关个人的童年经历和人生关键事件等隐私事件的意义再构,在企业的正式环境中,职工个人志愿服务的内动力适合以个案的方法开展,也就是“生命的痛就是生命的窗”的个案转化技巧进行。
1、 个案需求评估流程
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的职工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单位提供单身宿舍,对于有子女的职工来说,学龄前子女一般留守在老家由老人抚养,所以在亲子沟通方面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然而职工存在亲子沟通的困境并非一定是单一的,社会工作员在进行个案需求评估:
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根据冰山隐喻理论,职工表达的困境如果是亲子沟通,如果职工用的语言表达是:“我感到孩子跟我不亲,都不跟我睡,还是跟奶奶睡。”社会工作员听到这里是直接做出评估结论为:“缺乏亲子沟通”,个案服务计划是“与职工探寻增加亲子接触和沟通的机会”。那么这个社会工作员的评估并未对职工冰山下的隐喻作出评估。以下是社会工作员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职工的评估通用流程:
1.1表达的困境
情绪的表达评估——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不管职工的表达是欲言又止还是直接,都可以感受到职工是愤怒、悲伤等情绪。
用词和行动的表达评估困境的程度——包括词语使用的激烈和困境重复出现后,职工采用的行动的激烈程度和行动惯性持续时间。
1.2归因方式
内归因——当职工内归因时如果是自然状态的内归因,一般来说职工改变自己存在优势,这时候职工的优势界定可以为:职工的对于困境的思维方式趋向反省自己。有另一种情况是:职工用过于理性的方式控制自己,把困境的归因为自己的原因,但是事实上不是职工的自然想法,所以归因需要是职工自然真实流露的情况下才较为准确。
外归因——当职工在自然状态下对困境使用外归因,职工一般会考虑到隐私对自己的家人或者工友的不满使用隐晦的暗示。社会工作员使用“替代”的称呼或者事件和职工面谈,这个“替代”词一般由职工决定,以此保护职工的安全感和隐私。职工在外归因描述其他人一段时间,发泄出不满的情绪后,出现一个停顿,这个停顿社会工作者可以操控成一个引导职工内归因的契机,视职工是否可以接受社会工作者操控的内归因。当职工在从外归因逐渐走向可以内归因时,职工开始走向自我成长。
1.3重复评估验证
自我同一性——职工是否针对困境的归因是混乱的,甚至类似困境都是混乱的。如果评估到是职工的自我同一性的困境,个案的冰山就不可以单一介入亲子沟通这个困境。
事实准确——职工讲述的关键困境、事件、感受和行动是否如职工所讲的,他认为的事实一致(职工认为的事实不一定是其他人认为的事实,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他认为的事实)。
1.4志愿服务体验
志愿服务体验是按照社工常用的义工带领理念“service learning”来设计,国外和香港都很广泛的运用,所以对于新志愿者一般不采用志愿者培训,而是“体验学习”,通过在志愿服务体验中学习来获得个人生命的成长,而不是仅仅是志愿服务的能力提升。这里理念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模式,可以参考专门的书籍,本书不再重复。
以下是本机构做志愿者培育的“体验环”,这个环是不断循环的,最终职工个人生命得到成长,自身的优势就会扩大,这些优势不是表面的权力、人脉等,而是深层的尊重,宽容等价值观的优势,以此影响其他身边的人。
1.5困境的意义再构
志愿者的培育并非仅仅是培训能力,而是带领职工在志愿者服务体验中促进生命的成长和内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个案运用到志愿者培育,协助职工在志愿服务体验中走出最初的困境,将困境转化为志愿者动力。
该文章为系列连载8期,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