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未来,或许是这样的…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邵俊彬

    学校 | 岭南师范学院16社会工作2班

以建国七十周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设置了一个专业研讨会环节,我受邀请结合主题发表一些想法,分了四个部分去讲述:

一、建国70周年与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大体上讲,建国头三十年是非正式的社会工作,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群团组织和“单位”对各类服务对象进行帮扶。80年代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开始了“教育先行”的发展路径,设立社工专业的高校陆续增加,社工毕业生流向广泛。

90、00年代个别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有所探索,让社工专业化发展,此后直到08年真正实现了社工的职业化。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阶段特征 | 作者自绘

Let'stalk about social work

这部分大致从几种分类去谈谈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宏观层面,结合最近广泛传播的“996.icu”社会议题来说,其最初不过是IT从业者在行业圈子里给其他同行的一种警醒,但最后却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引发了对劳动关系、劳动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由此可以看到宏观层面的倡导行动在新媒体时代变得非常迅捷且深入人心。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则是我们所熟悉的具体服务,这里不具体讲述。

传统领域,其实大多数社会工作本科课程的设置都较为趋同,我们也比较熟悉,到了硕士阶段才有更加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非传统领域社会工作,如金融社会工作、艺术治疗等等。

社会工作未来的服务对象可以扩展至全员人口内的各类亚人口,工作形式也会日益向多样化发展[1],目标逐渐从最初的“社会诊断”转变为共同创造健康社会。

国外早已有发展非传统社会的趋势,如南加州大学(USC)的社会工作学院就推动了非传统社会工作,其致力于全新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面向第三部门之外的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而我国则是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倒逼了非传统社会工作的发展[2],为了让毕业生更具就业优势,大连某高校利用自身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通过增加一年学制和一定课时量,在专业调整中形成了“社会工作+软件技术”五年制本科双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拥有两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在新兴专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与传统专业人才相比又添加了新的元素[3]。

另一个推动非传统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因素是,政府单位及公益类事业单位被动员考证,以实现2020年145万名持证社工的政策目标。

由此一来,部分原来在各个领域工作的人员进入了社会工作行业,使得人才队伍的学科背景、职业背景逐渐多样化,这可能引发我们对原来所固守的传统社会工作有所担忧,即专业的门槛和边界的淡化是否会使得行业变得更加鱼龙混杂。

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地抱着学科的专业性不放,同样也会因为缺少兼收并蓄、本土实践特色而使得学科走向式微,更何况社会工作最初就是受各个学科的哺育而诞生的。

值得乐观地想象的是,在政策动员下考证的这批持证社工,即使现在因为种种考虑并未真正走向相关岗位,但未来社会工作行业依然可能是他们夯实了自身经济基础之后的栖身之处。

的的确确社会工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社会工作萌芽之初的友好访问行动,其主体就是中产阶级。经济基础的夯实对这批持证但未从业的社工是推力因素,另一个拉力因素将在下文中谈及。

此外,还可以从救助性、发展性、预防性几种性质来理解社会工作,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那样,个体乃至社会的生存性的需求满足之后还有发展性的需求,而发展的同时人们还希望可以一直持续稳定地发展,那么社会工作总是有其用武之地。

三、Let's imagine social work

社会工作是萌生于中产阶级的友好访问行动的,划重点,中产阶级。如今我们常常慨叹社会工作“饿不死富不了”,情怀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行性在哪里?默顿越轨理论里的革新、反叛、形式主义和退却主义四种应对选择,革新或许是一条较具有建设性的道路。

对此有同工表示:“从机构生存发展视角,发展到后面确实是要借鉴学习企业管理很多,就像香港社服机构很多是公司注册一样,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做大也才能让社会服务稳固。”

的确,社会工作机构分分秒秒离不开资金支持,不能期盼所有的从业者都甘愿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笔者个人设想的资金问题的解决思路大致有三:

一是在企业内置社会服务部门,以企业的实力长期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服务部门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回馈。

二是自由地进入社会服务行业,摆脱NPO法人的限制,盈利项目与非盈利项目同时并行,改变以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局面,使得社工不至于因为服务项目停止购买而撤离已经建立长期良好关系的社区,甚至直接被遣散。

而允许从盈利服务项目(注意,是盈利服务项目)里面分红的做法也会作为一个拉力因素,吸纳非传统社会工作人才以及尚未从业的持证社工进入行业。

至于盈利服务项目的社会接纳程度和服务增量,则由市民的购买力等市场因素决定。

同时,盈利服务项目的积极主动扩张,可能使得社工愈加为市民所熟知,而高质量的服务项目,亦可加强外界对社会工作的认可。

案例:岭师体科院的吴水仙创办的勇者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和融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勇者体育目光敏锐,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时机,响应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促进群众体育生活化,打造全民健身新氛围。吴水仙告诉记者,“体育+社工”全民健身服务的做法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三社联动、两工联动、社校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运作新模式,以大众健身需求为着眼点,并引入香港社工服务理念、方法和技巧,创新服务。团队配有专业社工师、心理师、体育健身指导员、体验式拓展培训师、项目策划师、体育达人等,获得了湛江五十个社区趣味体育服务、广东省活力在基层禁毒基金的支持,进行社区戒毒趣味运动会、农村留守儿童小组服务、承办和协办多场省市的体育赛事服务、自主发起多场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各种定制化的体育社工服务。既锻炼与培养湛江本土实务社会工作者,又进一步服务了企业体育、校园体育、社区体育。近年来,勇者体育主办、承办比赛、培训等活动达200多项,其中大型赛事活动30次,中小型比赛及活动120次,培训班43次、交流活动7次,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人次达18万人次,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中国体育报2017-04-05)

创办者吴水仙并非社工专业出身,但她却能够创新性地把体育专业知识与社工工作手法结合。

放在传统领域可能被嗤之以鼻的“体育社工”,却以其崭新的、不受旧范式束缚的姿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由此观之,对非传统社会工作加以重视,对传统社会工作加以反思的确有其现实的理由。

只要我们的服务能够真正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而且又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有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底气,又何须单纯地用学科的专制霸权来审判它?当然不是说学科式的反思不重要,只是要时刻留心我们是在服侍于学科、理论,还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三是私人持证社工,类似全科医生驻扎在社区服务,对本社区以及邻近社区的服务对象进行上门服务。当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服务,服务水平高的持证社工自然不缺乏远道慕名而来的求助者,而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智能推荐具有近似案件服务经验或者擅长此领域的社工。

政府给予社工资金扶持,或者直接对民众的求助行为资金报销,报销比例与区域发展程度、个人处遇情况相适应,兼顾区域统筹与个人统筹,也可由社工向社福部门申请全额报销。

以上是一些设想。当然,倘若你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社会工作领域都不愿意从事,那也没有关系,社会工作依然给了你助人/服务的思维方式,以其作为基础,探索助人/服务思维方式+X,X可以是任何东西。

假设你的X是中小学老师,你可能是学校里面更懂得倾听更懂得接纳更懂得正面管教更有人文关怀更有社会理想更能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更受学生欢迎还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省略一万字)的老师。

那,社工能影响/改变什么?社会问题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或许旷日持久,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个的生活情境开始,改变人际关系、家庭、社区、社区关系,乃至公共议题的传播发酵与走向,一点一点地推动社会革新。做好量的积累,质的飞跃就可以期盼。

四、回归主题

有学者归纳,新中国的第一个三十年是主要是政治建设,第二个三十年主要是经济建设,第三个三十年将会是社会建设的阶段。

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早已于2006年提出,这既是对社会工作的使命召唤,同时也是其发展的契机。我们应当立足于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工作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积极投身于实践,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社工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新生大讲堂|郭未:因“无用”而有趣,因“有趣”而人生

https://mp.weixin.qq.com/s/xCCv_imgCg56w-MGWxgHGA

[2]郭未,沈晖.从传统走向非传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新取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05):119-128.

[3]转引自孙中伟,王宁.在商业领域拓展“非传统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推动女性创业为例[J].社会工作,2018(04):89-98+112.

[4]开创“体育+社工”健身服务模式湛江勇者体育“首尝螃蟹”https://mp.weixin.qq.com/s/RE3qqq0rp2ORJWDq9jV2mA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就算以后不做社工了,它依然会给你你助人/服务的思维方式,以其作为基础,探索助人/服务思维方式+X,X可以是任何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