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中的螺杆菌是从哪里来的——标准的中医答案

阳明七十五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 阳明病,初欲食,此是太阳表闭,阳明中风。阳明中风,当小便自利而反不利,此是湿盛,大便自调者,此是胃腑湿热,其人骨节疼,外闭里湿,湿流关节也,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湿退燥盛,胃腑之潮热,外蒸皮毛之表寒,寒热互搏,故奄然发狂,汗出而解。此水湿不胜谷气之热燥,与汗共并而泄,汗出湿泄也。汗出表解,脉紧也愈。

  谷气就是胃阳之气,因初能食,胃中有谷,故言谷气;湿气就是水气,因外闭里湿,不能外泄,故言水气。

2 重复一遍;表闭里湿,故胃腑湿热,热与湿之争也。外寒闭则胃腑生热,热则初欲食,本虚则湿旺,胃腑湿热,故小便不利大便自调。外闭里湿,不能外泄,则湿侵关节,故骨节疼痛。外闭腑热,湿热渐盛,故翕翕如有热状,胃腑潮热外蒸,因外寒闭,寒热互搏,阳热内郁则奄然发狂,蒸开皮毛,则濈然汗出,湿泄燥盛,水不胜谷气也,汗出表解,脉紧自愈,故与汗并泄。潮热外蒸,表寒与里水,与汗共并,太阳外寒之脉紧自愈也。脉紧是太阳外寒,胃腑潮热外蒸,窍开汗出而紧去,表寒去脉紧自愈。重点,皆是外闭里郁,燥湿相争之杂象也。

3 此为阳明蒸开皮毛,非发汗也,此是阳明腑热外蒸;因有初欲食,因有湿盛,故谷气与水气之相争也,必等腑热渐盛,则外蒸而汗出,则表寒与里水与脉紧,与汗共并而愈。误发汗必亡阳,外寒之紧去,内寒之紧来,亡阳也。误下必败中,阳明之热去,太阴之湿来,转入太阴也。

论;《金匮》历节二,谷气不消,即为谷气实,谷气不降之实,此为因虚成实也,注意区别。

阳明七十六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1 阳明病,面合赤色,此为表闭里虚也。表寒外束,郁其经热不降,故面见赤色,此可解表,不可攻里。以面合赤色,是经热而非腑热,腑热外发,而无赤色。攻之阳败湿盛,而表阳不解则发热,湿郁经络,则湿热外蒸,必发黄色,小便不利也。

2 605页,凡阳明病,面见赤色,便是阳郁,不能外发,以其胃气之虚,此宜发表,不可攻里。攻之阳败失滋,必小便不利,发热而身黄也。

  阳明十一,面正赤色,也是不实。

阳明七十七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而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1 表闭寒束,阳明阳虚,不能外蒸,则无汗也,太阴湿盛,则小便不利,心中懊恼者,胃腑湿热,不能外泄,而熏蒸于内也;汗不能外出,小便不内利,则湿无泄路;表热里湿,湿热相抟而外蒸,身必发黄也。《金匮》黄疸,黄因于湿,一定之理。

2 此仍是外闭而胃热,里虚湿盛也,因外闭里湿,湿热外蒸,则身发黄也。

阳明七十八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1 外闭里湿,故无汗出,以火发汗,则经阳上蒸,额上微汗出,身上照样无汗;小便不利者,里湿之盛,汗尿不利,湿无泄路,表热里湿,湿热外蒸,必身发黄。

按;此与太阳六十五火劫发汗两阳相薰,而发阳黄,对比参考,本条表闭无汗,小便不利,湿热之黄。

阳明七十九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1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皮毛窍开,湿热外泄,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此又是汗尿不利,湿无泄路;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湿热淫蒸,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此瘀热在里者,不能外越之义。外寒里湿,湿热外蒸,不能外越,必身发黄。茵陈汤,茵陈利水而泻湿,栀子、大黄除烦而荡热。

2 里湿旺者,表有微寒之闭,即发湿热身黄。表闭胃热,湿热外蒸,窍开汗出,则热外越,不能发黄,湿盛胃热,皮毛不开,热不外越,即外蒸身黄。头汗出者,经阳蒸泄也,身无汗者,皮毛不开也。小便不利,湿无泄路,胃逆火升,则渴饮浆水,此为湿热烦渴。

3 胃为阳腑,汗尿不利,必胃腑湿热外蒸而发黄。故大黄泻其腑热里瘀,栀子泻膀胱之瘀热利小便,土病传水,膀胱热塞,湿无泄路。此已发黄,也以热渴,湿热成实,故可用大黄而无害。泻其湿热之实也。

4 此条可以和麻仁丸对比学习,胃燥盛约其脾阴麻仁丸,脾湿盛郁其腑热茵陈汤。

胃中的各种螺杆菌是从哪里来的——

思论;胃病灼热,胃炎,胃糜烂,胃溃疡,和胃穿孔之类证,有一部分是因里虚湿盛而来,湿盛则胃腑不降,胃气不降则生邪热,胃中湿热,热腐蚀胃,则胃生炎症,此病因湿而成,即是中医胃腑湿热也。胃腑湿热,就是现代医学,各种幽门贲门螺杆菌生成的过程与原因。包括一部分胃气不降,胃酸反酸,胃胀反流皆是。胃气因湿而不降,气不顺行,胃腑滞塞则生热腐蚀。滞塞热瘀,则螺杆菌生。胃肠为阳腑,传送食物糟粕,譬如河水,行则不腐,停则恶臭。以中医脏腑之理,解西医肠胃之菌理。西医也在研究菌从何来,为何杀菌杀不完,又言有益生菌等。殊不知胃阳之气,不郁则不盛,郁则正也变邪,越是杀菌越是杀不完也。胃为阳腑曰虚里,胃气不降,必热生菌,胃气一降,则浊降气行,则菌自灭。中医在降胃,西医在杀菌,都是治病,法理不同。胃气不降者,内伤外感,五劳七伤等各种原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依法治之。

或用西医,或用中医,选其长而单用之,是为余理解的中西医结合。而不是同时俱用。中医不强,西医受限,不中不西,糊里糊涂,李可老中医名言,半瓶子醋。

胃腑湿热,有外感而湿热发黄者,即本条茵陈汤证或茵陈五苓散证,一二剂则已,此有大黄,泻实即可,又不可多用,不能治其标而伤其本,湿热成实,茵陈汤,泻其实也。分清外感腑热不泄与内伤里虚的湿滞腑热。当看病之虚实,有无表证,或汗或下,而选善法。现代之人,十人九胃,多虚少实。虽是虚多,也有因虚成实者,也有泄法(如宿食,谷疸),余析其理,供参考用。总之一句话,有外感者,胃中湿热,来急且剧,无外感者,胃中湿热,胃病稍缓,总因本虚湿旺。

关于胃病,阳实之承气证,对比阳虚之湿热证,皆可致恶性之胃病。

推论;此有表闭,热不外越,则发身黄。泻下之后,解不解表,余也不知道。《金匮》黄疸,有桂枝加黄芪汤可以参考研究。表闭不解,热不外越,泻下之后,会不会经阳内陷,余也不知道,感觉应该不会,泻下者只泻胃腑湿热之实,湿热泻下,胃腑燥热,阳盛外蒸,汗出表解,然后和解阳明即可。只是推论,以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