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办2届跳坡节,打造万人盛会,箥金坳苗寨王涛奶和她的“苗乡梦”
2020年7月12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科沙(苗语习惯叫“箥金坳”)村举行“科沙苗族民间器乐培训基地”挂牌仪式,科沙村干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挂牌。
王涛奶(注:苗语以家中大男孩的名字称呼他妈妈,王涛奶,即王涛妈。她的书名叫杨梅,儿子叫王涛)作了讲话:“科沙村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出现新的面貌……”
提起杨梅,箥金坳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2018年春节,她成功策划举办了箥金坳第一届苗族“跳坡节”,深受大家喜爱。
生在大山,长在苗寨,杨梅小时候经常听父辈唱苗歌,讲苗家故事,演奏苗家古老乐器,耳濡目染之下,底蕴丰厚的苗族文化深深烙印在她的心灵深处。
初中毕业后杨梅到处打工,摆过摊,做过销售,干过家政服务,开过理发店……但凡能来钱的行业她都尝试过。后来自费到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学习美容,在县城开了一家美容店,从此安定下来。
久居县城,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各样娱乐文化司空见惯,唯一勾勒杨梅无限怀想的还是自己苗族的原生态山歌。
回想那些年代,民间乐器在箥金坳兴盛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白天在山坡守牛、割草的小伙子在吹箫筒,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在休息时也吹箫筒。优扬的箫筒声在丛林深处,在清幽山谷飘荡,让人兴奋,让人陶醉。
恬静的月夜,姑娘和小伙子们踏着月光在操场吹芦笙曲跳芦笙舞;竹林小径,他们踏着月琴声跟情人相会,互诉衷肠;口弦在姑娘们的嘴里,歌声伴着琴声飘进明静的月夜……
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文化冲击着苗族传统文化,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后对演奏苗族古老乐器逐渐失去兴趣,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断代。
杨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想到如果不想办法挽救这些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迟早被人们遗忘,那将成为箥金坳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隆林苗族研究学会是民间自发的传承弘扬苗族文化的组织,同时还承担苗族重大节庆演出活动的组织策划。杨梅经申请加入到这个组织,在这里她结识了一帮能歌善舞的苗族姐妹,认识了一帮德高望众的苗族民间艺人。利用这些机会,她经常抽空参加苗学会举办的苗族民间器乐培训。
别看杨梅已40岁,但她仍然精神饱满,在学习上一点不比年轻人差。在老艺人们的艰辛指导下,杨梅勤学好问,进步很快,不仅学会吹芦笙,而且月琴、口弦、箫筒等都学上了手。她都能把各种曲子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每演奏完都能赢得热烈的掌声。
从此,杨梅和她的姐妹们经常活跃在苗族各种重大节日活动的舞台上,除了演奏民乐,她们的苗族舞蹈也跳得有声有色。每年春节期间,桂西著名跳坡场“德峨苗族跳坡节”的舞台上,她们身着漂亮的节日盛装,吹芦笙,弹月琴,婆娑起舞,整齐和谐的舞步,轻快优雅,让人深深陶醉……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杨梅基本掌握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也积累了很多舞台表演经验。她常说如果有条件,自己也要承办一场中、小型苗族节日活动,亲自担任策划、组织、指挥、编导等多个角色,以崭新的一面奉献给观众。
因此杨梅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在自己家乡箥金坳举办一次苗族跳坡节,通过这个平台激发箥金坳苗族的民间文化自信,让更多人能欣赏到形式多样的苗族原生态曲艺的魅力。
2017年4月,她参加百色苗学会会议把这个想法讲出来,立即得到会长们一致同意。会后,杨梅和科沙村委会取得联系,并把会长们的意见以书面形成报告呈上,不久后也得到了村委会同意。
几方面的鼓励和支持更增加了杨梅办好跳坡节的信心,于是杨梅立即着手于箥金坳跳坡节的筹备。首先以科沙村委会的名义制定方案,成立跳坡节筹备领导小组,安排落实有关人员负责具体事项,向社会和私人发出捐款倡仪书,邀请百色、隆林苗学会的会长和部分成员到箥金坳实地考查,对坡场进行规划和广告宣传。
他们的到来,都得到苗族同胞的热情接待,在交谈中了解到,箥金坳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最集中的聚居点,全寨有400多户两千多人口,是历史上苗族从云南、贵州迁往广西必经的第一个落脚点。
因为地理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有限,许多苗族居住一段时间后又选择离开,只剩下少部分在此生活,逐步发展至今,因此生活在隆林、西林、田林县的苗族都知道箥金坳。
过去箥金坳苗族曾以自己的方式举行过跳坡活动,各种苗族古老民乐都曾在坡场展现,男吹女弹男弹女唱或自弹自唱,但这些玩唱也只是零散的玩坡(到山上玩耍)而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举行立坡杆、祭坡杆、爬坡杆仪式,更没有众人吹着芦笙围着坡杆翩翩起舞的壮观场景。
所以箥金坳苗族特别向往德峨跳坡节,只因当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更遗憾的是许多老人守候簸金坳一生,却没有走出远门,从未看过一场在本寨举行的跳坡节,如今条件好了,在这里举行跳坡节是众人所盼,民心所向,是箥金坳苗族的一件大喜事。
箥金坳苗族的民间文化很有群众基础,多年来一直都在传承和弘扬,他们对跳坡节一事非常重视和期待。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执着和热爱,深深感染着市县两级苗学会会长,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个桂西第一大苗寨、苗族聚居点办一场跳坡节很有必要。要办就得热热闹闹地办,不仅有当地苗族参加,而且可以邀请贵州、云南等地的苗族同胞来参加。
这次的百色、隆林苗学会和村委会村民三级互动,落实了跳坡节举办的日期。消息一出,箥金坳的苗族同胞兴奋不已,大家奔走相告,相互之间都给身处他乡的亲戚朋友和外出打工的亲人打电话要求他们一定要回来参加跳坡节。
“我都80岁了,还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跳坡,年轻时不得去看跳坡,现在老了看一次就够了”
“听说是涛奶叫公家来举办跳坡节的啵”
几位老奶奶坐在一起乐哈哈地交谈。在外务工的许多年轻人得到消息后有的提前辞工回家参加节目排练。
作为跳坡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面对一大堆纷繁复杂的事情,杨梅不急、不躁、不乱,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有条不紊地督促各项事宜落实。
转眼年底到了,外务工的年轻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他们有的主动找到杨梅要求参加表演节目。
芦笙是苗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人们都要吹芦笙曲、跳芦笙舞庆祝自己的节日。杨梅经过仔细的考虑,想到苗家妇女一生勤劳、心细、手巧的特点,以她们每一天要箥面、煮饭、蜡染、刺绣、挑花等针线活儿为题材,编排了一个芦笙舞蹈《苗家人生活》,参加演出人员20人,10男10女搭配,男的吹芦笙,女的围着男的跳舞。随着音乐节拍变化,女人手中时儿是箥谷子,时儿是穿针引线,时儿又是做蜡染挑花刺绣等,变换着各种不同的生活道具,展现了生活在山区的苗族妇女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与此同时杨梅还培训了一帮年轻人学习跳围坡杆舞蹈加入到围坡杆表演队伍中,以此来强大演员阵容。
苗族的月琴有一人独奏和二人合奏,如果把平时这种演奏人员的阵容放在这次活动表演,显得太单薄,营造不出气氛。所以杨梅决定改变以往的表演方式,以《竹林琴声说爱情》节目来排练,表演者为4男4女组合,不作舞台表演动作,只需站立演奏,男女对歌,一对一答。
箫筒是箥金坳苗族男人热爱的乐器,但这些年来也有几位苗族妇女学会吹奏并后来居上,她们打破这一习俗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挑选表演者时,有三位妇女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和男人们合奏。箫筒的调子有长有短,一个调子可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
原生态苗族山歌,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会唱了,为此杨梅费了一番周折才选出几对中年男女来编排这个节目。
开始大家都不愿意上舞台献艺,杨梅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他们才勉强答应试一试。为把戏演得更逼真,要求表演时双方要像“情人”一样用心对唱,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些人想要打退堂鼓不演了,杨梅又只好利用跟他们是亲戚这层关系去做了大量的家属工作,最后他们还是打破了世俗偏见,以饱满的精神进行排练。
为搞好这次的跳坡节,杨梅简直成了大忙人,白天她在县城开店做生意谋生活,晚上要赶车到40多公里外的老家看节目排练。有时为了一个舞蹈动作,她要和演员们作通宵练习。虽然不一定要求一招一式都那么完美,但必须跟着节奏去完成每个动作,就因为这份努力和坚持,让每个表演者加深了对杨梅的信任程度,其中就包括为了自己而默默作出牺牲的爱人。
都说苗家春节最热闹,过年走亲访友,串寨吃饭是个亘古不变的习俗。许多年轻人都会身着漂亮的节日盛装,汇聚欢庆。箥金坳也一样,特别是2018年春节更是与往不同,从大年初一开始,每个村寨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人们身着苗族盛装,脸带笑容,走寨串户,有的忙购物,有的准备各种美食以接待远方的朋友和佳宾,有的帮忙着完善坡场上的事,大家都以不同方式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将要到来的跳坡节。
2018年春节农历初五这天,箥金坳首届苗族跳坡节终于如期隆重举行。
一大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各个村寨涌向坡场,除了当地群众还有其他乡(镇)的壮、汉、苗、来自贵州、云南的苗族同胞和各路记者、贵宾、游客等万余人纷至沓来。
中午十二点,作为这场盛会的组织和策划者,杨梅作开幕致词,百色苗学会会长杨文升、隆林苗学会会长熊胜文也相继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紧接就是祭坡杆仪式,苗族男女同胞吹着芦笙围着坡杆,随着现场鼓乐翩翩起舞,勇敢的苗族小伙子们在万众瞩目中轮番上阵爬杆竟技,借此呈英豪。
每一个成功爬到杆顶端抓住酒壶和腊肉,然后倒头向下滑到地面的人,都会被同胞们集体高高捧起庆贺——这是坡场上智勇双全的姣姣者,是苗家雄鹰!
爬杆仪式结束后,芦笙舞蹈、月琴表演、箫筒演奏、苗族传统服装展示、贵州苗族原生态山歌对唱等节目轮番登场其中民族特色节目《布谷鸟声声》、《春到苗家寨》、《农耕》等节目都得到观众的阵阵喝彩,一度引起跳坡场的沸腾。
这次跳坡节期间除了展示苗族原生态民族歌舞,还邀请了其他民族同胞联谊展演,各民族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抒发着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
这次箥金坳首届苗族跳坡节办得非常成功,各个节目在这次活动演出中大放异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一年后2019年春节,簸金坳苗寨第二届跳坡节同样由杨梅组织举办,大量苗族传统文化又拥有了传承和绽放的舞台,大家也纷纷从中认识了这个百色隆林第一大苗寨,看到了缤纷多姿的苗族民间文化。
可惜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降临,跳坡节活动也就响应了疫情防控号召停止举办,留下了少许遗憾。
“跳坡节还会有,等疫情稳定或消失了以后再说。”杨梅经常这样说。
今年七月,为了传承弘扬箥金坳苗族民间文化,推动民间曲艺发展,杨梅已筹到了部分资金购买芦笙、月琴等古老乐器和服装道具。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天生桥镇科沙村委会也腾出了专门的场地用房,在箥金坳挂牌成立了“科沙苗族民间器乐培训基地”。相信不久的将来,箥金坳民间文化会得到很好推动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之花一定会开放得更加热烈红艳。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图文来源: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