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我一直在想,这次疫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思来想去,我觉得这次疫情的性质,属「轻量级动荡」。
“轻量”体现在,经济并未受到致命冲击,社会秩序仍有条不紊,民众仍镇定自若……
动荡到底是动荡
与疫情前相比,生活发生了微妙变化:
路上人人戴口罩,“宅”从小众变成主流,快递成为城市“血液”,对卫生敏感度急剧扩大,代际文化差异的矛盾变得尖锐……
至于社会宏观面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
简而言之,这次疫情,像是一束光,毫无预兆的射进被祥和、安稳掩盖下的社会B面,“潜伏的症状”表面化,刹那间,轻量级动荡取代了常态。
 
整个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上缴了巨额“学费”。我想,任何人都有「责任」从中学点什么,才无愧于这次灾难,无愧于许多生命。
普通人能从疫情中学到什么?
或者换一个角度,灾难的积极面是什么?
必须承认,我们这一整大代人(改革开放后出生),大体上都在衣食无忧、按部就班的优渥环境中长大,放在人类历史中,也算少有。
我们理解的社会常态,放在历史中,那是异常;
我们理解的动荡,放在历史中,可能才是常情
而我们偏偏最缺乏的,正是应对动荡环境的能力
这正是此番疫情的积极面——它为全民提供了一次「在不确定性环境将生命价值维持在高水平」的训练契机,而且是真枪实弹的环境。
我们有责任从疫情中学习并提升应对「非常时期」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动荡环境中仍维持生命价值在高水平运转?
疫情来势汹汹之时,像典型的“灾难心理”反应一样,我的心态也经历了由震惊到恐慌到麻木的过程。
后来,我发现自己出现了“意识与行动两头跑”的现象
在意识层面,明明很清楚疫情对社会、经济、个人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重挫,疫情后我们将面临更为艰辛的时刻,这意味着,我们要充分利用复工复课前的“闭门”时间,开始储备相关的知识、技能。
但在行为层面,却迟迟“难以进入状态”:作息无规律,麻木刷手机、切换电视频道、无计划、无原则,大脑像生锈了一样……
这是个问题,大问题。也是促使我思考这篇专题的直接动机——类似我这种“病症”的人很多,在“正该激流勇进的时候却难以进入状态”。
这正是我们缺乏应对「轻量级动荡」的表现,也是我们必须跨过的第一道槛。
本专题,我将就此谈谈我的反思与实践。
 
行动先于思考,在行动中计划
我们成长于常年稳定的环境,养成了重视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稳定」还是「动荡」,深谋远虑,思路没错。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真要在「动荡环境」中践行,会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制定计划,需要一个重大的前提条件
一个不受打扰,无需考虑琐事的一整片的独立时空。
但在「动荡环境」,这个以往再寻常不过的要求,就像口罩、泡面一样,变成了稀缺资源。
比如,我们很多人在家办公,一会拿个快递消个毒,一会洗个菜烧开水,家人让你吃点东西,熊孩子找你陪玩……家长里短别说深谋复杂问题,恐怕连集中一时半会的注意力都难。
「稳定环境」塑造了我们“按计划实施”的思维习惯,没有计划,自然“难以进入状态”,于是更容易陷入“麻木刷手机”的状态。
如何突破窘境?我尝试比较有效的应对策略是:
在「动荡环境」中,行动先于思考
尤其是状况不明朗时。
比如,什么时候复工复学,相关配套资源什么时候能跟上……在不确定情境中,将心智消耗在周密计划上,多半竹篮打水。
但是,我们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具体该“行动”先什么?
我们可以将时间管理理论的“四象限法则”进行适应化改造。
四象限法则,是将任务分成四类:
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这适用于「稳定情境」。
但在「动荡环境」,尤其是我们凡事“难以进入状态”时,我们只需将上述的“紧急”替换成“简单”即可:
重要简单,重要困难,简单不重要,困难不重要
而我们“行动先于思考”只需要先执行“简单重要”的那些“小事”
比如,我们很多人在家办公,连基本的“作业环境”都不具备。而创造作业环境,就是一件典型的“简单重要”的小事。
别看这事小,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缺乏独立的办公空间,稳定的网络环境,桌椅高度不适合办公,孩子嬉戏,环境噪音……每一样可能都会让你干不了活。
所谓“行动先于思考”,就是我们不用想那么多,做了再说。先把工作环境创建好:
比如,我这次回乡忘了带电脑适配器,就网上下单买了一个;
我工作对抗干扰的要求高,就找个能遮住视野的帽子戴着,塞个静音耳塞,“虚拟”一个独立的空间;
家庭网络不稳定,我就开手机热点共享给电脑;
如果你家有孩子吵闹,可事先跟他们“约法三章”,几点几点绝对不可以吵你,几点几点绝对会陪他们玩……等等。
遇上问题,解决问题,干就对了,如此而已。
同样,你开始工作(学习)时,也不要一上来就挑复杂的,先把简单又需要完成的事情办好,找到感觉,然后就能慢慢进入工作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能理解为什么“先从简单小事做起”能引导我们“快速进入状态”
“小事”因为简单清晰,能落实,我们不用想太多,直接做就是。
随着小事的完成,我们能重新获得“自我掌控感”,提升“自我效能”。这就为进入复杂工作提供了足够的“心境基础”(信心),相当于打了一场热身赛。
别想太多,先行动,做着做着,“状态”就来了,计划的思路也有了。
现在,我们有了「快速进入状态」的诀窍,但在「轻量级动荡」环境中,我们最大的敌人有时候却是“一旦没人交代事情,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训练「创业式自主」:给自己安置任务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常说,如果有坑坑洼洼的路可以走,他会尽量避免走光滑平坦的路面。
理由是,崎岖的路面需要身体保持警醒,能刺激大脑维持灵活性与适应力。
常年的稳定环境,使我们的思维过度依赖「确定性」,它塑造了我们如下的典型行为模式:
  • 目标明确
  • 要求具体
  • 任务分解
  • 行动交付
  • 检验反馈
观察上述模式,不难发现,「确定性」是启动我们思维系统的总开关
但这次疫情冲击的恰恰是确定性
  •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 什么时候复工复学?
  • 配套资源什么时候才能到位?
  • 特殊时期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 ……
「不确定性」满满,牢牢锁死了心智思维的总开关,我们在焦虑中举步维艰。
回想疫情前,我们的工作虽未必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般理想,但基本上,我们要资源、要协调、要支持时,都能得到帮助。我们只需专注手头那一亩三分地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埋头干就是了。
但在复工复课的过渡阶段,许多业务的配套资源还跟不上,原本的业务计划被打乱,新的计划尚未统筹好……不确定性锁住了大脑,我们“身体虽已开工,心智却在度假”。
这暴露了成长于稳定环境的另一个致命伤——从小到大,我们都缺席了“给自己安置任务”的锻炼
而这恰恰是我们「在不确定性环境将生命价值维持在高水平」需训练的第二项能力
在合适的情境给自己布置合适的任务,保证质量按时完成
如何为自己安置最适合当下的任务?
我们不妨想下,社会上哪类人最擅长这类活?
小微企业的创业者。
“轻量级动荡的环境模型”与“资源稀缺的环境模型”高度一致,而从零到一起步的创业环境,恰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残酷丛林
一些人不是经常想着去创业么?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疫情无意中给所有人提供了一次体验「创业式自主」的机会
如果你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不会给自己“找事”,说明你还不具备创业的最基本条件。
在丛林竞争中存活的创业者用什么思维锁定“当前最合适的任务”?
精髓就三个字:否定法
锁定那些“不做会死”的事项
就像一则故事说的:两个旅行者遇到饥饿老虎,一人当即换上跑鞋,另一人问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你跑得过老虎么?
他回答,我不用跑过老虎,我只需要跑过你就行了。
不死即赢。
「轻量级动荡」情境中,最有效的决策思维不是“如何考高分”,而是“如何不挂科”。聚焦那些“不做会死”的任务,把它做到极致。
具体如何应用“否定法”?
以找房为例。我们不能只盯着户型、朝向、小区绿化多完美,这些都是“加分项”,是78分82分还是90分,不影响居住。但厕所、排污、厨房等若存在缺陷,这房子就没法住人。
又比如,我们在家办公,用“否定法”就可以锁定优先事项是“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因为缺乏环境,我们压根没法做事。
像我这期专题,也是用“否定法”筛选出来的。
在我的候选列表中有大量“教育社会人文心理”等选题,但我临时决定写今天专题——如何在动荡环境中维持生命价值高水平运转。
理由很简单,这次疫情暴露了我们个人在此类环境中的思维缺陷,现在正好是锻炼的绝佳契机。在未来漫漫人生中,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这对我读者的价值很大,尤其在灾难中。对我而言,这就是“不做会死”的事项,所以我毫不犹豫开始斟酌、动笔。
如果你做一件事,要找很多理由,那这件事可能并没那么重要。
否定法,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最后,我谈一点,它既是造成这次疫情危机的社会文化要素,又是在动荡环境中存活的最大敌人——意义感缺失
 
「寻找意义」的能力从未如此重要
亲历奥斯维辛集中营并成为少数幸存者的著名心理学者、医师维克多·弗兰克尔,特别欣赏尼采的一句话: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兰克尔发现,在各类极端残酷的战俘集中营,那些“任何时候都能发现生命的意义、清楚自己背负某种使命的人最有机会存活下来。”
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从生理角度证实了这一观点:积极的情绪、期望和态度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
在纳粹集中营,弗兰克尔很轻易就能知道,哪些狱友将“不久人世”——那些选择将香烟(类似监狱里的货币,可兑换食物)直接拿来抽的人——这些人已经感染上了致命病菌——虚无感。
在和平年代,那些“意义缺失”的人,也更容易受到各类“成瘾”系统,比如吸毒、无节制纵欲、消费的奴役。
对重度毒品依赖者的研究证实,他们100%认为,“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毫无意义。”
我前面「在动荡环境中维持生命高价值」的能力中谈到了两点:

一、行动先于思考(从“简单重要”的事项入手)

二、创业式自律(用“否定法”给自己安置合适任务)

但显然,这两点需要一个重大的“精神要素”支持——肯定自身行为的意义,明白自己背负的使命感
意义感缺席,我们很容易陷入麻木或各种成瘾习惯中,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更为各类成瘾提供了捷径。
*诸位心里也都明白,放纵欲望、毫无节制、娱乐至死,也是间接引爆疫情的社会文化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在各种情境中找到「存在之意义」?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意义」对于个体本身就是主观的。
就我的体悟,协助我找到「意义感」的钥匙有两把:
第一、负责任
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有且仅有你自己能担负的责任」,比如你对家人、对亲朋好友的爱,对某项事业的肯定与执着,你必须为这些人事担负起「责任」。
因为世上除了你没有其他人可以为之承担「一模一样」的责任——即,在这份责任面前,你,无可取代
第二、抗争
加缪在其纪实体小说《鼠疫》中,以客观冷静、不追求艺术效果的“历史学家笔法”描述了鼠疫对一座城市的毁灭性冲击。
人们屡屡奋起反抗,却屡屡遭遇挫败。他们的奋斗毫无意义?不会,哪怕在这种极端情境下,反抗命运本身就是人们的共同信仰
就我自身亲历,每当生命陷入阶段性低谷时,我反倒会本能的“充满力量”,以前不知道是何缘故,现在我认为,是生命最原始的抗争本能,而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点燃这把火
诚如海明威所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尾声
 
有些朋友注意到了,我一直强调动荡环境中提升“生命价值”。这句措辞,我用“生命价值”而不直接说“工作效能”、“学习效率”。
原因是,动荡环境中,许多常态价值,比如某些工作,维系某些关系,某些重形式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在「非常时期」可能已部分、甚至完全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强调“生命价值”,旨在自我提醒,「非常时期」首当其冲,即先重新设定全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是第三点,积极寻找当下行动的意义
这是短暂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对这个问题的求索。
我认为,这已经超越了认知、哲思或价值观层次,而是一项「能力」,这项「能力」,远比我们认为的还要重要。
在本专题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在动荡环境维持生命高价值运转的三类策略,由表及里,「寻求意义」是驱动人思考与行动的灵魂:
最后,引用下弗兰克尔的话: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终究会夺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数学家、哲学家布莱尔·帕斯卡(Blaise Pascal)或许会总结如下:
思想创造生命,继而形成人的伟大

*点亮「在看」,我会看到你
*老读者建议,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
(0)

相关推荐

  • 精要的解锁

    最近发文步伐调整,一年多来练就的反思习惯,唤醒了敏锐的触觉,生命维度在意识引领下得到扩展,而这段时间的暂停键,让我学着做减法,提炼主干,也提取问题解答的脉络,渐生出一种系统结构的优雅. 十一月伊始,进 ...

  • 连岳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Claude Monet,Path under the Rose Trellises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正式或不正式地问这个问题. 这是人与低等动物的区别.低等动物只按基因的驱动生活,单纯地 ...

  • 如果你已经提前知道了生命的剧本,你是否有

    还有勇气和希望生活下去,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会选择保持生命的不确定性! 讲的太多,成为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有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二十九岁的呃日本人这个过劳死二十九岁的年纪,心脏过劳死去世了,去世了,以 ...

  • 疫情时期的淮安,弦诵不绝

    这是一个被疫情冲击得支离破碎的夏天. 经历过2020年的慌乱和低迷,2021年,一切都似乎在恢复中,暑假到来的时候,各种计划都被提前作了安排.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态势一下子变 ...

  • 你是在生活还是在被生活

    一个人从母亲子宫里生出来就是从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进入到一个未知的环境,所以人的一生从开始就在对抗恐惧和焦虑.每个人都会焦虑,但每个人的焦虑水平不一样.长期处于高焦虑水平的人掌控欲很强,他们很难活在当下, ...

  •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恐惧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太多人因为内心有对确定性的向往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都不愿意离开心理舒适区,给生命更多可

    觉醒的父母导师班践行班开始了,我还没有调整好我自己去践行,因为我有恐惧.上课回到家瞬间就被打回原形,课堂上我是自由的,我可以做我自己,随意在本我和超我两者间自由切换,回到家中我又有了很多身份,标签,又 ...

  • 让魅力为你的领导力加分!

    魅力虽然是一种天生的特质,但是经过不断培养和挖掘,可以释放加倍的能量. 文:黄前进 吴维库 伟大的组织成就于领导力.而用魅力调剂的领导力,犹如"酒基"(鸡尾酒的主要成分)调制的鸡尾 ...

  • 不确定性

    我们总是会喜欢确定性,而对于不确定性心存期待与畏惧,因为不确定性带来的是不确定,是变化本身,这种变化,固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们总是对不确定性的好的一面,来抱以期待,对不确定性不好的一面, ...

  • 还有37天,2020年就要呼啸而过

    还有37天,2020年就要呼啸而过 还有37天,2020年就要呼啸而过.2020年的动荡,我也没有闲着,从年初的一月开始搬家,4月的搬家,本月20开始搬家,也算是人生搬家最多的一次,可以说没有人在一年 ...

  • 用自身的确定性去对抗环境的不确定性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559天的第559篇原创文章 今天开会到半夜三点,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