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四荒地上的城市后花园

“四荒地”是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的土地,属于现行经济环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但它们属于宝贵资源的一种。     ——百度百科

通州区宋庄镇葛渠村荒地 拍摄于2012年4月

我在寸土寸金的京畿重地看到成百上千亩连片蛮荒地时的感受,大抵和沈从文先生“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以及视觉协会里的男人“看到美女脸上那颗麻子”时差不离吧。

这样的心理,说好听一点,就叫做,因为热爱,所以苛责。但苛责并不是终点,好在,我们这座城里,有这样一大批平凡简单却胸怀乾坤的人们。

他们从冬天走来,却带来满城春光;他们在泥土耕耘,竟绘出五彩斑斓;他们伏案设计,便谱写绿色蓝图;他们挥汗荒野,便织就锦绣京华。

他们用心守候色彩在季节里的轮回,他们用爱给这深爱的土地披上绿色嫁衣,自然亲切地送他们一个名字——园林人。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灿烂时,他在丛中笑”。我知道,你们已经急不可耐要看图说话了。

········

(一)

原貌: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拆迁地 拍摄于2011年1月

唐家岭曾是海淀区著名的“城中村”,流动人口大量聚集、违章建筑鳞次栉比。

而如今,曾经的“蚁族”集聚地早已改头换面,变身为海淀区北部最大的“城市绿肺”。

现状:海淀区中关村森林公园 拍摄于2014年10月

园内高低错落的100余种植物在最大程度上打造了近自然景观,通过乔灌草搭配、针阔树种搭配,打造出与自然森林结构相似的植物群落。

为了方便市民散步、骑行,公园专门建设了6公里长的健康绿道。绿道以小石子铺路,充分体现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人走在上面沙沙作响,别有一番趣味。

········

(二)

原貌:通州区马驹桥镇废弃藕塘 拍摄于2013年4月

也许你不信,但我真不是来黑京城藕产业的。

通州区有种藕的传统。但由于连续多年种藕,土壤板结严重,种植层遭到破坏,不再适合农业种植。许多藕塘荒废无人打理,生态环境恶劣。

挖沟排水、深翻、晾晒,再把结块的土壤碾压成末掺上草炭土,废弃藕塘才能真正开始种树。

现状:通州区马驹桥镇景观生态林 拍摄于2014年10月

对地块挖低堆高,营造局部微地形,将低洼处设计成汇水区,在外围栽上白蜡、垂柳等耐水耐湿树种和千屈菜、马蔺、菖蒲等湿地植物,废弃的藕塘就成了水源涵养、蓄洪防旱的“宝地”。

过去绵延不绝的藕塘地如今满目绿色,有了树,有了水,鸟儿也开始频频光临。

········

(三)

原貌:丰台区南苑镇槐房村拆迁地 拍摄于2013年3月

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曾经是环境治理的“老大难”。全村近2000户人家,家家盖违建,户户“吃瓦片儿”,村里的流动人口最多时达1.2万人。一到夏天,垃圾成堆、气味熏天,路人经过纷纷加快脚步。

现状:丰台区南苑镇槐房景观生态林 拍摄于2014年10月

如今这里遵循原有的槐文化,打造出2000亩的槐树园。初夏时节,走进槐园,素雅的香气扑面而来,30多个品种的各色槐花挂满枝丫,让人眼花缭乱。

昔日低端产业聚集、外来人口密度大、私搭乱建多、环境脏乱差的地区变成了绿树成荫的“城中林”。

········

(四)

原貌:平谷区峪口镇胡营村荒地 拍摄于2014年3月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那末,这一片荒地呢?

现状:平谷区峪口镇胡营村停车场 拍摄于2014年3月

林荫停车场也指生态停车场,是指露天停车场利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上有大树,下能透水,绿树环绕,在缓解停车问题的同时,兼具降低车内温度,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降低地面温度,减少排泄量,提升景观品质等多种作用。

········

(五)

原貌:昌平区十三陵镇水库周边荒滩 拍摄于2014年4月

群众的眼睛向来是雪亮的,哪里有美,他们第一时间就能口口相传到家喻户晓。

2015年,关于到昌平十三陵水库观千亩花海的博文、摄影作品火遍了整个京城,一时间这千亩花海之美刷爆了朋友圈。

只是,不知多少人看过这千亩土地一年半以前的原貌呢

现状:昌平区十三陵镇水库花海 拍摄于2014年9月

这里的花海,是由无数的花卉簇拥而成,一条条,一片片,像无数的彩带飘洒在这里,红的、黄的、紫的、绿的,五彩缤纷。

千亩花海不收门票,四周没有护栏,免费供四周居民游览。这里交通方便,到十三陵的公交都能经过这里。自驾车从西关环岛转昌赤路,在十三陵七孔桥下公路即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