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验】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治偏头痛经验(附四个实战案例)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指偏于一侧头部的头痛。作为独立疾病的偏头痛则指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性质相似的半侧头痛,发作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家族性和遗传性。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大多数认为是由于早期的血管痉挛和极期的血管扩张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病因病机】
与头痛发病相似。六淫之邪自表袭入经络,经络阻滞,气血不和,上扰清窍而头痛。内伤诸疾亦均可造成疼痛,如情志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气血化源不足,头部失养而发病。
亦可因头部受伤,瘀血内存而头痛。
【临床表现】
多为一侧头痛,或有时剧烈发作,或常缠绵不断。剧烈发作时或欲撞墙而死,或欲哭欲嚎,痛不可忍。剧痛过后其疼痛多转为缠绵不断,时发时止,久治不愈。
疼痛性质:气滞者多为胀痛,血瘀者多为刺痛,痰湿者多为重痛。伴随症状因证型而不同如外感头痛,痛连项背,恶风畏寒;肝阳上亢者伴烦躁易怒,夜寐不宁,口干面赤;痰湿内蕴者头痛昏蒙,胸满痞闷,呕吐痰涎;气血不足者头痛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瘀血头痛则见痛如锥刺,痛有定处等。
【治疗】
治法:通调少阳之气。
取穴
主穴:丝竹空、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
配穴:内迎香、行间、四神聪、悬颅、颔厌、中脘、足三里、丰隆、气海等。
刺法:丝竹空多透率谷,其余穴多用毫针刺法,泻法为主。内迎香采用放血疗法。
典型病例
案例1
周某,男,55岁。
左侧头痛11年,经治未愈,时轻时重,近1月来因工作劳累,痛势加重,连及左目胀痛,影响入寐,伴有耳鸣、眩晕,左侧半身麻木,知觉迟钝,纳可,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劳心过度,气血暗耗,以致水不涵木,风邪乘虚入客少阳,引动肝风,上扰清窍。治以疏风驱邪,通经止痛。
针刺丝竹空透率谷,风池、合谷、列缺、足临泣、翳风,俱用泻法,留针20分钟。
针后偏头痛减轻,头部轻松,再以原方针两次,以调理气血,平补平泻手法。再针两次痊愈。
案例2
范某,女,30岁。
左侧偏头痛牵及眉棱骨处,时轻时重,烦躁口渴,欲吐,胃脘不适,苔白脉弦。
辨证为土虚木乘,肝胆虚热挟胃气上逆,累及少阳,治以平肝降逆,疏经止痛。
针刺丝竹空透率谷,风池、合谷、列缺、太冲用泻法,针患侧,留针20分钟。
二诊针后头痛减轻,唯烦躁口渴未减,胃脘作痛,时时欲吐,脉弦。取前方加中脘、足三里。
三诊后头痛显著减轻,胃脘亦不作痛,烦躁口渴亦轻,仍欲呕,脉稍弦。
据此症情,系少阳经脉已通,肝木尚未平复,予平肝降逆为主四诊后诸证显著减轻,以原方针一次痊愈。
案例3
侯某,男,52岁。
主诉左侧头痛,目胀已半载,痛剧时不可忍耐,眠食俱废,大便干燥,久治不效。望诊:患者体盛,面赤,舌苔黄。切诊:脉弦滑有力。
辨证:阳明胃热夹肝胆之火,上冲头目。
治则:去肝胆风阳,泻胃府郁热。
选用太阳、下关、合谷等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疼痛有所缓解。但1小时后患者又来门诊,谓回家后50分钟,突然左额剧痛如裂,目胀痛似脱,旋予速刺内迎香放血,血未尽而疼自止,患者转悲为喜。后经追访,病未再发。
案例4
陈某,男,47岁。
主诉:左侧偏头痛2周。患者自2周前不明原因出现左侧偏头痛,自左侧前额至左侧颗部,顶部疼痛不适,头摇时即出现疼痛,纳可,眠差,二便调。望诊:舌暗红、苔白。切诊:脉沉细。
辨证:气血亏虚,髓海失养。
治则:扶正止痛。
取穴:阳白、风池、头临泣、瞳子髎、合谷、列缺。
刺法:毫针缪刺。
经1次治疗,即告痊愈。
按
从经脉循行分析,偏头痛一证与少阳经关系最为密切。手少阳三焦经“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除少阳偏头痛外,少阳与他经病变同时并存的情况也不少见,如少阳厥阴同病、少阳阳明同病等。
丝竹空为手少阳三焦经的止穴,率谷属足少阳胆经穴位,而且它又是足少阳、足太阳二经的会穴,一针二穴,通调少阳经气而止痛,有立竿见影之效。《玉龙歌》记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丝竹空透率谷是治疗一切偏头痛的有效主穴。无须金针,毫针亦可取得满意疗效。
合谷是手阳明之原穴,主治偏头痛,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合谷是手阳明经原穴,五行属木,对于疏通少阳有突出的效果,具有镇痛的效果,在临床广泛应用。列缺善治偏头痛,与合谷相配,更有原络配穴的意义。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远离病所,可引热下行,五行亦属木,《类经图翼》云:“木有余者宜泻此…使火虚而木自平。”
丝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作为基本方用于治疗各种偏头痛。症属实热者,常配合内迎香、丝竹空放血,以通脉络郁滞,并配合针刺四神聪、行间等穴醒脑泻热。属虚弱者,可取中脘、足三里、丰隆、气海等穴益气健脾化痰。虚寒明显者,关元、气海可针灸并用。
悬颅、颔厌除了有局部取穴的近治作用外,此二穴还是足少阳、阳明两经的交会穴,兼有和胃益中的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缪刺法亦可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
本文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贺普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