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比面子重要,周敬王作为一把手,为利益而放低身段向下属求情
“ 职场智谋 ” 专注研究人性的规律与智慧,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左传》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0年)
【译文】周敬王派富辛和石张到晋国去,请求增筑成周的城墙天子说天给周朝降下灾祸,使我的兄弟都发生乱心,以此成为伯父的忧虑我几个亲近的甥舅之国也不得休息,到现在已经十年。
诸侯派兵来戍守也已经五年,我本人没有一天忘记这个,忧心忡忡地好像农夫的盼望丰收一样,提心吊胆等待收割时候到来。
伯父如果施放大恩,重建文侯、文公的功业,缓解周室的忧患,向文王、武王求取福佑,以巩固盟主的地位宣扬美名,这就是我本人很大的愿望了。
【解析】
名存实亡
周敬王是周朝的一把手,按理说应该是说一不二,为何要求晋国呢?因为此时周王室微弱,已经没有实力与诸侯们抗衡,虽然说周敬王仍然是周朝的一把手,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
周王室因为实力弱小,普通的中小诸侯国都已经不鸟周王室,就更别说晋国这个霸主了,周敬王想借助晋国的实力以寻求发展,所以只得放低身段去求晋国。
放低身段
周王室虽然微弱,但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周敬王能放下身段去求晋国,说明周敬王也是能伸能屈,为了周朝的江山,不惜放低身段求晋国,因为利益比面子重要得多。
周敬王虽然是在求情,但也得讲究方法,因为周敬王名义上仍然是一把手,所以说周敬王是晋定公的领导,身段不能一下子放得太低,而是要逐步试探放低。
逐步试探
所以周敬王先派富辛和石张,这些低级比较的官员前往晋国去求情,以试探晋国的态度以及底线,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晋国同意帮忙那么最好。
如果晋国不同意帮忙,那么到时候再派级别比较高的官员逐步试探,如果晋国仍然不同意,那么只能作罢或者只能由周敬王亲自前往求情,求情也得由低到高。
道德谴责
另外虽然说是求情,但也不能直奔主题,否则别人就会反感,所以先说一轮大道理然后再求情,这样就不会显得太唐突,我之所以放低身段来求情,那是为了大局考虑,而不是为了我自己考虑。
然后再搬出文王、武王,企图通过道德层面压制晋国,因为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而晋国的成立就是周成王分封的。现在你晋定公如果不帮忙,那就是忘恩负义,是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