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第1天爽,10天后度日如年...让内脏大人变年轻10法则

  退休第一天做什么?

  美国退休人协会曾在官方网页发表过一篇有趣的文章, 标题是:「退休第一天做什麽事?」(What to do on your first day of retirement?)这篇文章列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睡到自然醒、到附近咖啡座享受一顿丰富早餐、开始去做一直想做的事、打电话邀请已退休的朋友一起餐叙等等,但文章也特别提醒一点:不要去公园的板凳上发呆。

  很多人在退休的第一天心情特别好,「哇,终于解放了、终于自由了,从此不必再看老闆的脸色了!」不过,这种好心情通常只维持了三天、五天、十天, 接下来,面对大把空出来的时间,开始感到閒得发慌,每天从早餐等到晚餐,从黑夜熬到天明,益发觉得度日如年。

  别让退休成为一场悲剧

  《乐在不工作》(The Joy of Not Working: A Book for the Retired, Unemployed and Overworked)的作者、加拿大退休达人尔尼‧柴林斯基透过研究观察,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绝大多数人在退休之前,往往都会心神嚮往那种再也不需要辛苦工作的时光,把「拥有大量閒暇时间」当作终极目标。然而,许多人却也犯了相同的错误: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充裕的休閒时间,就一头栽了进去!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错觉, 错把退休当成工作压力的避难所,」尔尼‧柴林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在财力、体力各方面都有足够的条件,但如何排遣休闲时光却变成最大的负担。」这并非危言耸听,美国做过统计,男性在退休时期的自杀率比其他任何阶段高出四倍。尔尼‧柴林斯基做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无法退休是一个悲剧,但如愿以偿退休,也可能是一个悲剧。

  往心的方向前行

  奥斯卡金像奖影帝杰克‧尼克逊(Jack Nicholson)2002年主演过一部电影《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故事一开始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66岁的施密特先生(Warren Schmidt)在退休前夕的最后一天上班日,枯坐在已经打包妥当的办公室裡,双眼瞪著牆上的挂钟倒数计时,当指针卡在下午六点整,施密特先生提起公事包,走出门,正式告别他的工作生涯。

  施密特先生开始赋閒在家,整日无所事事,颇感无聊。他每天依旧维持七点起床,陪伴他的是一成不变的填字游戏和结褵多年的老妻。不料,隔了没多久, 妻子突然无预警心脏病发作猝死,让他的生活显得更加冷清孤单。施密特感觉需要找点事情做来改变生活,于是决定赞助慈善机构,认养一名非洲孤儿恩度古(Ndugu),并经常提笔写信给恩度古。

  某天,施密特临时起意,回到从前上班的场所,主动提议要给他的年轻接班人一些「指导」,却是换来一桶冷水,年轻人不感激、也不领情。施密特热脸贴冷屁股,带著失望的心情独自驾著休旅车去旅行。他去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勾起很多回忆,也顺道去探望女儿和女婿,发现女儿的婚姻并不幸福,平庸的女婿和不怎麽和睦的家庭气氛,他虽然对女儿的未来担忧,但也使不上力,女儿甚至嫌他多管閒事。一种「强烈不被需要」的失落感深深笼罩在施密特身上。旅途中他不停地写信给非洲孤儿恩度古,叨叨叙述著无趣的生活和困惑。

  旅行结束归返,施密特回到家,意外收到恩度古的回信,信中并附上一幅天真无邪的图画「大手牵小手」,大手代表施密特,小手则是恩度古,看著那些真情流露的文字和充满童真的色彩线条,施密特顿时泪如雨下。电影最后的镜头停格在施密特先生脸上的表情:原本的一张苦瓜脸,刹时转变为开怀笑脸。

  施密特先生认真工作了一辈子,却从未想过不工作的时候要如何好好生活。恩度古让他重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当他不求回报地为他人付出,结果得到正面回馈,并且让他深感被人需要,施密特那颗漂泊游移的心,最后在一名从未谋面的非洲小男孩身上找到停驻点。

  台湾从2016年起,平均每年增加十万名从职场退休的「施密特先生」, 你认为他们都准备好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吗?很不幸,并没有,绝大多数人就像施密特一样,那颗心始终游荡漂泊,找不到停驻点。当然,不可能大家都去认养非洲孤儿,但总得找些什麽事情做做,才能「消化」大把空閒的时间。

  现年已71岁的退休达人柴林斯基,列出了一张清单,建议从事一些较积极的活动,包括写作、阅读、运动、跳舞、散步、绘画、演奏音乐、到社区大学选修课程等等,因为这类活动能让人四肢与大脑并用,比起看电视、滑手机这种消极活动更令人感到兴奋与满足,也可以维持较佳的身心状况。

  柴林斯基建议,年过50或60岁、甚至70或80岁,还是应该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只要不是四肢无法动弹,都不该拿年龄当藉口,不该放弃积极的活动,否则不是岁月催人老、而是岁月催人懒!

  你呢?退休第一天要做什麽?心的方向要往哪裡去?如果你丧失了追求积极生活的态度和兴致,绝对是因为懒惰造成的!

  来源:乐龄的幸福课:设计你的下半场人生。作者:魏惠娟、王梅

  延伸阅读:从此不生病!跟日本名医学「让内脏变年轻」10法则

  你听过「内脏寿命」吗?

  所谓「内脏寿命」就是身体赋予每个内脏的「使用年限」,只要有一个消耗殆尽,内脏机能就会瞬间降低,成为危害生命的病症。

  请注意,内脏寿命决定你的人生!

  活跃在代谢症候群研究最前线、拥有超过30年研究经验、看诊人数超过一万名以上的内脏医生──伊藤裕敎你内脏变年轻的生活法,「内脏寿命」才是让你不生病的祕密。

  脏器拥有「各自的寿命」

  脑、心、肾、肺、胃、肠……等,我们的身体是由这些各式各样的脏器,也就是由「内脏大人」所构成。不过,「内脏大人」并无法永远保持运作。

  (在本文中,我会经常使用「内脏大人」这个称呼,因为它等于就是「另一个自己」,在健康上肩负十分重要的任务。)

  原因在于,每个脏器与生俱来就被设计好一种「时间」,要将人一生的工作以最适当的速度妥善完成。而脏器原本就被决定的「寿命」、有效期限,就是脏器所拥有的时间,亦即所谓的「脏器时间」。也就是说,心脏有心脏的寿命、肾脏有肾脏的寿命。

  例如心脏,据说不管哪一种动物,一生中的心跳大约都是20亿次。因此,心跳愈快的动物,寿命就愈短。比如说,老鼠的每分钟心跳约是300下,人类的每分钟心跳则是50至80下,所以我们的寿命比老鼠长得多;而且一般来说,脉博慢的人也会比较长寿。

  随著年龄增长,脏器的机能也会逐渐衰退。不过,并非所有脏器都是以相同的速度老化。脏器若出问题,就会以「疾病」表现在身体上,反过来说脏器如果健康,便不会造成疾病。

  不过,即使只有一个脏器出现机能下降的问题,也会让身体为了补足那下降的机能,对整个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

  如此一来,所有的「脏器时间」就会一鼓作气地前进,导致其他脏器的寿命也跟著愈来愈短、愈来愈不健康。

  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才会有那麽多人「同时」出现数种疾病,让健康的身体在一夕之间遭受各种疾病侵蚀。

  那麽,可不可能让「脏器时间」停止呢?在此为各位提供解答。

  要延缓「脏器时间」,其实任谁都能轻鬆做到。

  因为,「脏器时间」会受到生活习惯影响而加速与变慢。

  具体来说,「内脏大人」所产生的压力叫做「内脏压力」,如果因为平时的生活习惯而使「内脏压力」变大,「脏器时间」就会加速前进,导致「脏器寿命」用尽,让人转眼间生病。

  不过,我们完全不需要因此而恐慌。

  因为就像刚才所提,只要降低「内脏压力」就能充分「延缓脏器的时间」。而且,降低「内脏压力」的方法一点也不难。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重视「内脏大人」,善用「脏器的时间」、拥抱健康的生活。

  「内脏疲劳」的人,看一眼就知道

  坊间常说「人的外表占九成」,像我们当医生的,也是从「皮肤的色泽、弹性」便可瞬间判断出对方的健康程度。

  来求诊的患者形形色色,有些人即使上了年纪,仍然元气十足、精力无穷;也有人完全相反,看起来莫名地苍老或是「很没有精神」。

  在我看诊疗的这三十多年间,将「第一眼观察到的肌肤色泽」与「实际检查确认后的内脏损害程度」两者加以对照之下,已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从「外观」预测患者的「内脏压力」问题。

  尤其是女性,如果睡眠不足的话,便会在肌肤光泽以及化妆品「服贴度」方面表现出来。

  女性的肤色比男性白皙,比较容易看出变化,再加上女性经常会以化妆来美化,所以将脸部肌肤与其他部位对照之后,便很容易分辨出差异。

  还有一种疾病也是从肌肤就能看出来的,那就是肾功能不全。

  肾脏功能恶化到须要做透析的患者,看起来真的非常苍老。

  不过在接受透析之后,看起来反而「变年轻」的人也很多。由此便可证实,肾脏的确是老化的「配速员」脏器。当肾脏功能恢复之后,这个消息也会传给其他的脏器,表示整个身体已经恢复一定程度的健康。中医认为肾主「精气」,这个观念其实是很正确的。

  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可能让人连好好照镜子的时间都没有。不过,假如感觉自己的肌肤状况比以前差的话,不用怀疑,那就是「内脏大人」感受到压力的证明。所以,不妨站在镜子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肌肤是不是愈来愈暗沉。

  内脏不容易疲累的人

  「内脏疲累」的人会出现某种特徵,同样的,「内脏不容易疲累」的人也存在某种特徵。

  前几天,刚好有个跟演员石田纯一先生说话的机会,他告诉我为了保持「永远的健康美」,不论工作多麽繁忙,他还是一定会在每天早晨慢跑。如果要上一大早的电视节目,他就会在凌晨三点半就起床慢跑。

  有这样习惯的人,很明显地也会有张「内脏很健康的脸」。

  在我认为,「内脏很健康的人」轮廓似乎会比一般人来得深、来得突出,脸部「并不会显得扁平」。给人的印象,就好像3D电影裡登场人物的脸。或许是因为他们脸部的光泽、气色很好的关係,才会让人有如此的联想吧!

  内脏时间管理十大守则

  一、慢慢吃,肠道时间就会变慢

  一般常说,「吃太快」的人容易变胖。

  这在医学界是非常正确的观念,不过造成的原因并非只有这一点。通常人们都会以为,吃得快的人容易在短时间内吃下过多的东西、增加身体的负担,是因为每天生活忙碌,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吃饭的缘故。但是,其实真正的问题在这之前早就发生了。

  吃得快的人,对于吃东西这件事的「心态」就已经不正确,总是会在无意识之间,「不顾一切」地把食物全都吃掉。

  最近关于肥胖的研究中,认为肥胖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卡路里摄取过量,而是一种脑部的「认知结构」缺陷。

  也就是说,肥胖症是一种「心的疾病」。

  有些人经常会在不知不觉间吃得很快。这种人很容易把「吃」这件事当作一种消除压力的方式,因此才会不知不觉地愈吃愈快,最后变成了大胃王。

  但是,吃东西并不能解决压力。不但不能解决,还会立刻变成更大的压力回到自己身上。一旦造成恶性循环之后,「脏器时间」就会不断地加速前进。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送到眼前的食物当作消除压力的箭靶,应该视为大自然赐给我们、让我们得以生存的赠礼,保持心灵平静地去接受它。如此一来,便可消除「内脏的压力」。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用餐前稍停片刻,说声:「开动了!」仅仅养成这个习惯,就能够让每一餐都变成「健康饮食」。

  二、晚上绝对不要去便利商店

  现在,日本全国各地都看得到便利商店,而且一天24小时,只要我们想吃东西,随时都买得到食物,因此也助长了「吃宵夜」的风气。

  我们的生理时钟是以阳光为基础所设计而成,所以在夜晚降临、入睡之后,身体就会开始降温。而改变这种时钟速度的就是饮食,希望大家记得这件事。

  依据光让时间前进的「大脑」。

  靠著饮食行为让时间重新设定的「肠道」。

  如果这两个脏器的节奏相同,就等于是对身体吹奏起怡人的音乐,但是如果两者的节奏不同的话,不和谐的音乐就会突然响起。这种脏器个人主义所导致的对抗一旦发生,身体就会为了调整这种偏差现象而产生很大的负担。可见,脏器彼此之间发生的「纠纷」,是会让身体感受到压力的。

  要减少脏器压力、不让时间白白浪费的方法,就是要在有光的时候才进食。如果有困难的话,至少也要在就寝前两至三小时食用完毕。

  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关係,忙到连吃饭的时间就没有,结果乾脆就把晚餐时间延到九点或十点。但是,奉劝大家还是要把「不在工作的空档吃三餐,只在三餐间的空档工作」变成「习以为常」的事。

  三、戒除小零食对策

  经证明,如果将食量减少到平时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那麽从被称为线虫的低等生物乃至于猴子等,所有生物都会出现寿命延长的现象。

  不过,应该如何决定「平时的食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首先你必须要了解自己需要摄取多少卡路里。

  所需卡路里=标准体重(公斤)×25大卡

  从这个计算式得出数字,便是自己大约所需的卡路里。至于标准体重则是藉由身高来计算:

  标准体重=身高(公尺)× 身高(公尺)×22

  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所需的卡路里数字,我就会告诉他:「总之,一天当中,就把食量维持在可以撑到觉得肚子饿的时间。」。「下一餐的时间是几点啊」、「下一餐要吃什麽好呢」,若能让自己变成这种「像在谈恋爱般迫不及待」的状态,那就是「成功了」。

  相反的,如果偶尔会说出「吃太多了......」、「觉得好噁心......」这种话,那就要注意了。

  空腹的时候,胃部会分泌一种叫做胃飢素的荷尔蒙,对脑部发出「再多吃一点」的命令。从我们最新的研究已得知,胃飢素会对肌肉及肾脏产生作用,并且维持粒线体的健康。

  因此确实保持空腹的时间,便可有效减轻脏器负担,预防脏器「焦虑」。

  四、製造「空腹感」与「低氧感」

  每天做20至30分钟的运动,运动强度大约是还能与隔壁的人说话的程度。

  这就是建议患有生活习惯病的人做的有氧运动。这种运动,可以让氧气在粒线体中被使用,进而有效地製造出能量。在这个时候,由于糖分和脂肪都会被当作燃料使用,所以囤积在体内的脂肪也会被燃烧。

  不过,其实像使劲踩脚踏车的运动或是肌肉锻鍊等,这类像在欺负粒线体的无氧运动,才更有助锻鍊粒线体。

  这类「有点吃力的运动」并无法长时间持续,脂肪也不会被当成燃料源使用。像一百公尺短跑也是属于这种无氧运动的类型。

  此外,对血管恶化相当严重的患者来说,这是有危险的。不过,由于这对粒线体而言是相当「需要忍耐」的运动,所以反而会使粒线体变得更加「精神奕奕」。

  为了锻鍊粒线体、减少「内脏压力」,希望大家能以「符合个人情况」的原则,持续怀抱著挑战的心情。

  五、早上运动比晚上好

  「早上运动和晚上运动,哪个比较好?」

  对于这个问题,坊间有各式各样的说法,其实在医学上,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般人通常早餐不会吃太多,所以健康的人在早餐后的血糖并不会上升太高。

  但是,糖尿病患者即使早餐只有吃一点点,也可能会使血糖大幅上升。

  一旦早上让血糖上升了,之后在接著吃午餐、晚餐的时候,血糖就会不断地往上攀升。这种现象被称为「second meal effect(第二餐效应)」,会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人,如果在早上进行运动的话,就可以有效降低一整天的血糖。

  不过,早上起床后,也是时钟基因一口气启动早晨模式、交感神经的活动量变大的时候。由于血压也会一下子上升,所以血压偏高的人,并不建议一起床就进行运动。

  偶尔会在黑漆漆的夜晚中,看到有人忍受著寒风、努力地慢跑。也许他们是因为晚上比较能空出时间,或是觉得晚上行人比较少、比较凉爽等,但是,不论基于什麽理由,那仍然是一种违反时钟基因运作的行为,将导致「内脏压力」产生。

  所以和饮食一样,希望大家也能养成跟著阳光一起运动的习惯。

  六、实践「婴儿的生存之道」

  庆应义垫大学医院曾建议大家进行如下的「放鬆呼吸法」:

  1. 深深坐进椅子裡,放鬆皮带,不要在腹肌上过度使力。

  2. 双手交叠轻放在腹部上,感受腹部的动静。

  3. 在心中慢慢数1、2、3、4、5,同时深深吸气。

  4. 接著再数1、2、3、4…...7、8、8、10,同时吐气(吸气时间与吐气时间为1:2)。假如不太能持续吐气的话,可以噘起嘴巴慢慢吐。

  将这些动作进行二至三回之后,身心就会自然地平静下来。

  这个方法一点也不困难。

  其实,「小婴儿」也时常在进行这种呼吸法。大口地以腹式呼吸、睡得无比香甜的宝宝。在宝宝身上,看不到任何的虚张声势和炫耀卖弄,只有祥和与平静。

  宝宝的身体裡,「内脏大人」正活跃地、放鬆地运作著,「脏器时间」更是悠缓地流动著。

  我们当大人的,总是什麽事都只想到自己、自己,觉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结果便导致「内脏压力」升高。其实「宝宝的生存之道」,才是最理想的啊。

  七、试著不要太认真

  说来也很不可思议,过度在意时间管理的人,反而最后都会变成「被时间追著跑的人」。

  这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与压力。

  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将有限时间做最有效的利用,不如从这种强迫观念跳脱出来,反而更能轻鬆地「妥善运用时间」。

  所以,每天老是愁眉苦脸地盯著行事曆、过于拘泥固执的人,请试著像前面所说的,让自己做一次深呼吸吧!放掉肩膀的力道,告诉自己:「被时间追过去也没关係。」暂时放下那一丝不苟、过度认真的想法,停止焦躁与忙乱吧。

  八、以「三的倍数」与人来往

  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他观察以狩猎採集为主的集团后发现,对人类而言,能够自然地、不勉强地往来的人数上限是150人。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

  根据邓巴的说法,我们的人际网络其实是以三的倍数在增加的。与我们最亲近的人,大约会有3至5人。这些人是我们极亲密的朋友,只要是为了那个人,不管多远我们都会愿意赶去,也会愿意把钱借给那个人。

  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针对7千人以上进行9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社会人际网络愈紧密的人,寿命就愈长。当自己生病时仍会觉得一定会有谁来帮我;习惯产生安心感,而这种的安心感,将能使大脑的时间速度缓慢下来。

  所以,不要再那麽消极地厌恶和排斥人际关係了。就从5个人开始,实践150位朋友的计划吧!

  九、建立梦想、期待未来

  多年来,我一直以生活习惯病为专业,从事诊治患者的工作,在那段期间,偶尔会遇到让我觉得脑袋已经有点不清楚的患者。

  遇到这种时候,我就会寻问对方:「你在家裡都做些什麽呢?」「我不太出门,每天多半都在家裡看电视。」

  虽然每个人情况多少有些不同,但其实答案都差不多。

  我听到后就会告诉他们:「还是尽量多出门。找谁都可以多和别人说话。」

  我们脑部是为了增加朋友的数量而变大的,所以多找朋友或许便可预防脑部萎缩。

  另外我还会说:「不可以看电视喔,听收音机比较好。还有,多找些机会阅读文字,像是报纸什麽的都好。」

  画面与文字两者间有极大的差异。电视上的一个个画面,我们只能在一瞬间被迫接受,并没有思考的馀地。但是文字却让人必须去思考它的意义,并且在脑中重新组织,转换成属于自己的画面。收音机的谈话也是一样。这些行动都可以促使大脑进行「营造情境」的工作,所以我都会推荐给患者们。

  「监督」脏器运作的大脑如果衰退的话,许多脏器就会无法顺利运作、导致时间白白浪费。

  最近,经常会听到老人感叹自己「既没有梦想也没有希望」。

  但是其实,拥有梦想和目标、努力不懈的人,才能够不管到几岁都保持年轻。

  建立梦想和目标、充满期待地「想像」未来,像这样的习惯,对脑部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脏健康法,足以延缓脏器时间的前进。

  十、製造只放入美好回忆的「个人相簿」

  我们的人生不会永远都遇到好事,但是也不会永远只发生坏事。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人生中出现的好事,把那些记忆当成心灵的粮食,抛开烦恼、开朗地生活,这样的人,能够以幸福的表情享受长寿的人生。美好的回忆,的确能让我们的脑部感到放鬆。

  所以,请避免写进太多的情报—亦即,不要把那些令人厌恶的、沮丧的记忆放进我们有限的脑容量中。

  有个实践方法很简单,任谁都做得到。

  那就是好好地珍惜那些让人开心的、快乐的回忆,将每件好事都当成照片,装进心中的个人相簿裡。只要这麽做,我们就能靠表观遗传学的力量,在将来变得健康且长寿。

  来源:我要内脏变年轻:逆转「内脏寿命」10法则,人就不老、不胖、变健康!作者:伊藤裕 译者:石玉凤

(0)

相关推荐

  • 腰围越大,寿命越短!腹部肥胖患者,如何降低内脏脂肪,恢复平坦小腹?

    有很多人一胖就是胖肚子,四肢不胖,肚腩却突出,这种肥胖属于腹部型肥胖. 腹部型肥胖患者,他们不仅皮下脂肪过量,内脏脂肪也往往是超标的.内脏脂肪超标的人,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肥胖问题了,还会诱发多种疾病. ...

  • 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寿命最长可能达到150年

    据外媒5月26日报道,科学再一次让人怀疑人类寿命可以2000岁这样的说法.来自新加坡的一家名叫Gero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了人体从疾病.事故以及其他会给人体器官造成压力的事件中恢复的情况中得知,随着年龄 ...

  • 玩呼拉圈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最佳答案 转呼拉圈是项大众喜爱的健身运动,特别受女孩子的青睐,因为转呼啦圈,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瘦身塑形.不过最近国际厚生健康网报道,台湾一名妇女因为连续3个月.每天转呼啦圈长达1小时,竟然得上急性胰脏 ...

  • 短寿的男性,一般身体上有五个特征,出现一个都要改

    阅客资讯 2021/04/03 07:12 人从刚出生开始,就需要经历生老病死,身边的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都会面临死亡.还有些人因为疾病等各种的原因影响,寿命有所缩短.不过人也不是一直不会老,随着 ...

  • 10首打油诗:看一遍能年轻10岁

    老刘的心灵鸡汤 心灵可以传递世界,思想可以改变世界.今天,就让本栏目带你开启一段全新的心灵之旅,让你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让你可以重燃生活的热情,发现内心深处未曾发掘的力量.修炼最真实的自己,得到不想 ...

  • 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关注自己的退休待遇问题.尤其是2024年10月那一个过渡期的终结,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大家感到迟疑.早退休好还是晚退休好呢?让我们分析一下. 超过35年工龄是什么特殊含义吗 ...

  • 握拳10次后自测血管抵抗力

    [握拳10次后自测血管抵抗力]便民资讯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判断自己的血管抵抗力强弱: 1. 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掌10次,然后攥拳: 2. 请家人用双手的大拇指分别按压住手掌根部的桡动脉和尺动脉,然后 ...

  • 大调查!土拍10天后,“高价地”周边的楼盘涨了多少?

    之前盲猜主城区商品住宅上周的建面成交均价,可能会达到14500元/㎡,再刷新一次记录. 盲猜的价格和上周的实际价格,只差5元/㎡. 点击图片,回顾上周的文章 01 铭腾数据显示,上周(5.3-5.9) ...

  • 男子脚破了没在意,10天后险些丧命!咋回事?

    本文转自[陕西都市快报]: 近日 齐齐哈尔市民李先生在 足底被扎伤后 自认为是小伤口未重视 没成想却引来大麻烦 险些丧命 李先生今年51岁,是齐齐哈尔市的一位农民,日前他在家中劳动时左足底不慎被尖锐物 ...

  • 每天坐着向前弯30秒,半年后血管就年轻10岁!

    经典的两句: 你若对自己的健康一毛不拔,医院帮你拔得一毛不剩. 愿天下修行人,身心清净,早证菩提!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注:想练习试一试,一定要看全,注意要点. 惊人奇效!健康专家的绝招:每天坐着向前 ...

  • 三味壮阳茶,一般10天后你就有体会了

    健身壮阳茶的制作 方法 西洋参片[根据自己的体质]2---5克 北五味子[根据自己的体质]10----16粒 枸杞子 10----12粒 冰糖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添加,也可以不加. 将三味药放入优质的保 ...

  • 疫情失控后,印度GDP增速跌到10%,经济倒退30年?

    王爷说财经讯:周二(4 日),据印度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57229例,自此,印度累计确诊达2028万例. 此外,数据还显示,过去1天,印度新增3449例新冠 ...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除掉了自己的10个侄子,为何留下了所有侄女

    苍海拾贝 05-06 阅读 909 关注 来自话题 #你知道的古人故事 3363篇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是怎么对待他的那帮侄子和侄女的呢?要知道,作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他们对李世民来说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