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英雄”杜富国,排雷时遇险情,他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

2018年11月16日下午,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坝子雷场。

这里正在举行着一场庄严肃穆的已扫雷场移交仪式。

只见数十名英勇无畏的扫雷官兵当着当地政府代表和人民群众的面,手拉手唱着军歌,满脸坚毅之色,昂首挺胸一步一步地趟过雷场。

官兵们以这样特殊方式,向人民群众郑重宣布从这一刻起,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

当扫雷官兵走完这一小段看似寻常,但却并不寻常的路途时,在场所有人都被扫雷官兵的英勇无畏所深深震撼,并为之落泪。

所有人都发自肺腑地为扫雷官兵们热烈鼓掌,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

扫雷官兵也为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将一片安全的土地交还给当地百姓而深深自豪,他们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笑得是那么开心。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在这笑容的背后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和艰辛,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扫雷、排雷时遇到多少险情,又付出多少的艰辛和代价才排除险情。

军装之下是一个个稚嫩的脸庞,扫雷官兵脱下军装大多都只是个不大不小的小伙子,可是现在的他们却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承担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责,他们是所有人都为之钦佩的大英雄,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移交仪式的顺利进行,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行动圆满结束。就在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移交仪式上,有一位扫雷英雄却遗憾地缺席了这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这位扫雷英雄的名字,叫杜富国。

杜富国这位“扫雷英雄”,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位于中越边境的云南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执行扫雷、排雷任务时,杜富国和战友发现一枚危险性极大的加重手榴弹,面对险情,杜富国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然后义无反顾走近那枚未爆炸的手榴弹,小心翼翼清除着手榴弹附近的泥土。

突然,手榴弹发生爆炸,千钧一发之际,杜富国下意识地挡在站在前方不远的战友面前,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战友的安全,而他自己却被炸弹炸成重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

2019年7月31日,杜富国被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1991年11月,杜富国出生在革命老区贵州遵义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的一户普通农户家庭,因为他的父亲杜俊认为自己没能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便为他取名“富国”。

因为杜富国的父亲杜俊经常给他讲红色故事,所以他从小就有一个参军的梦,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2010年12月,18岁的杜富国如愿通过征兵考核,踏上了从军路,成为一位边防战士。

2015年,得知部队要组建扫雷大队,一心想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杜富国第一时间向上级递交了请求加入扫雷大队的申请,主动请缨参加中越边境扫雷、排雷作业。

期间,有人劝他不要参加扫雷作业,因为这项任务很危险,随时都可能牺牲。可是。杜富国却不为所动,毫无畏惧地坚定自己要参加扫雷大队的决心,说道:“怕死就不要来当兵,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们就绝对不能后退半步。”

6月,上级同意杜富国参加扫雷大队的请求,他如愿成为扫雷大队的队员。

刚刚加入扫雷大队时,因为杜富国厨艺了得,所以扫雷大队领导就打算让他去炊事班,可是杜富国知道后,严词拒绝道:“既然申请来这里,我就要到一线,在后方做后勤这不是我想要的。”见他坚持要去前线,扫雷大队领导也只好答应让他去前线进行扫雷、排雷作业。

加入扫雷大队后,杜富国就投入到紧张的扫雷、排雷训练中。

起初,因为杜富国只有初中文化,所以在学习扫雷专业理论时,学习很是吃力,第一次摸底考试时只考了32分,全班倒数第一。

但是,杜富国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别人在吃饭,他在学习;别人在休息,他在学习。走路、吃饭......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中。

杜富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扫雷专业理论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从32分,到57分,到70分再到90分,直至成为扫雷大队的扫雷精英。

扫雷、排雷学习顺利通过考核后,杜富国和400余位战友一起,义无反顾地奔赴中越边境雷场进行扫雷、排雷作业。

之后,凭借着过硬的本领,3年间杜富国进出雷场1000余次,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

现在多数人可能认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扫雷、排雷作业已经不似以前那么危险,且也很是简单,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实则不然。

时任云南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说:“在山高陡坡的雷区,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扫雷官兵只能用扫雷器扫,发现地雷等爆炸物后,再由扫雷官兵拿着工具去排。”

现在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扫雷、排雷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在地形险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再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用人去扫雷、去排雷。

因为只能让人去扫、排雷,所以对于扫雷官兵们来说危险性极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当时扫雷大队负责的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地区,因为是当时战争双方激烈争夺的要地,这里地下掩埋的地雷、哑弹等爆炸物要远比其他地方多。

“蚂蚁爬进去,也要被炸成粉”这就是当地人对于这片雷区的恐怖印象。

这片雷区不但地下掩埋着难以计数的爆炸物,且因为时间的逝去,这里早已不已不是曾经光秃秃的模样,杂草丛生,到处都是荒草,别说是被掩埋的爆炸物,就连泥土都看不到,这无疑增加了扫雷官兵们在扫、排雷作业时的不确定性,面临压力之大也可想而知。

但是,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们的扫雷官兵们没有一丝惧意,他们的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只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只想着“一定要还边疆一片净土!”

所以他们英勇无畏,义无反顾地走进雷区,毫无畏惧地在这片雷区进行扫雷、排雷作业。

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所在的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像往常一样,来到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进行扫雷、排雷作业。

猛硐瑶族乡老山西侧这个地方,是当年战争双方激烈争夺的阵地,因此留下了大量地雷及未爆炸的炮弹等爆炸物。

为了保护周围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云南扫雷大队就来到这里进行扫雷、排雷作业。

14时38分,杜富国和战友在接近坡顶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一枚已经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

经过仔细观察,杜富国初步判断,这是一枚当量大,危险性极高的67式加重手榴弹,而根据以往的排雷经验,他猜测底下可能还埋着一个雷窝,因此如果排雷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很有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报告分队长,发现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已经露出一部分弹体。”发现险情的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汇报。“查明有无诡计设置”分队长果断命令道。

接到分队长的命令后,面对着这一枚需要谨慎处理,且极具危险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没有一丝恐惧,更没有一丝犹豫,当即对身边的战友艾岩说道:“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

然而,正当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清除着手榴弹周围的泥土时,意外发生了。

突然“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那枚加重手榴弹突然发生爆炸。

就在这一瞬间,杜富国想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身边战友艾岩的安危,在爆炸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战友的安全。

飞来的弹片随着爆炸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穿在身上的防护服炸成絮状。防护服都被炸毁,可想而知杜富国受到多严重的伤害,他被炸成一个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也正因在那一刹那,杜富国舍生忘死的一挡,让在两米之外的艾岩仅仅只是受了点皮外伤。

爆炸声响起时,远在四五十米外的扫雷四队队长李华健,当即通过对讲机命令战士们“停止作业,退出通道”,而他自己则不顾危险,朝着爆炸的方向跑去。

跑到那里时,李华健就看到一位战士倒在地上,走近一看,这才发现原来是杜富国。

因为扫雷、排雷的危险性,每次扫雷官兵作业时,雷场外都有军医和救护车待命。

这时,眼见杜富国倒在地上,生死不知,李华健赶忙大声疾呼:“医生!医生!担架!担架!”军医和几位战士急忙赶来,军医先是脱下杜富国身上已经被炸毁的防护服,然后再简单为他止血后,就用担架把他往救护车方向抬去。

李华健跟着担架一起走,边走边带着哭泣声,不断鼓励着已经陷入昏迷的杜富国:“富国!富国!挺住!一定要挺住啊!”

杜富国被抬上救护车后,迅速被送往麻栗坡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考虑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扫雷大队迅速向桂林第59医院请求进一步医疗救援。

第59医院接到扫雷大队医疗救援的请求后,迅速抽调外科、骨科、眼科、烧伤、皮肤等科室的多名专家,组成应急抢救小组,赶往麻栗坡县人民医院。

经过县人民医院和第59医院数名专家3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杜富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醒来,杜富国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他急切地问着身边的战友:“艾岩怎么样了?他没事吧!”这就是杜富国,一个只关心他人却忽略自己的英雄。

正如杜富国的父亲杜俊说的那样:“从小到大,他都是遇事先考虑别人,所以在扫雷场他才会把危险留给自己。”

当得知艾岩并无大碍时,杜富国笑了,笑得跟孩子一样,全然不顾自己现在的处境如何。

之后,因为意识才刚刚清醒,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双手,只是认为自己的双手可能受伤了,于是便央求战友:“能不能不给我截肢?你们给我送点肉、牛奶,让我早点长出肉,这样就能早点回到雷场作业。”

即使明知扫雷危险,就算遭遇到这样的危险,杜富国也没有退缩,依旧想继续回到雷场作业,这样的行为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更是深深敬佩。

当得知自己失去双手,杜富国也没有自暴自弃,仍然想着再为祖国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希望医生能给他装个“智能手”,这样就能做个有用的人,为大家再多做一点事。

杜富国的病情趋于平稳后,为了让他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后期治疗,部队将其转移到解放军第59医院进行后期治疗。

10月12日凌晨,杜富国顺利抵达第59医院后,59医院迅速组织10多名专家,组成治疗小组进行紧急会诊,全力对杜富国的伤情进行后续治疗。

之后一个多月,杜富国躺在病床上,坚强面对失去双眼和双手的现实。

原本部队怕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事实,精神出问题,便想着给他找一个心理医生疏导他。

可是,当心理医生准备了好几套心理疏导方案,打算来开导他时,却发现杜富国根本就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气馁,反而是很乐观地面对,最后弄得心理医生看到他这样很是难过,此时他还反过来安慰心理医生不要难过。

常人面对这样的事,可能早就崩溃了,但是杜富国没有,他说:“我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是我还能听,还能说,还能思考,还有健康的双腿和双脚,我要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奔跑。”

因为乐观的态度,杜富国的身体恢复得很快,3个月后便可以尝试着在跑步机上练习跑步,之后很快就可以在13分钟内跑完3公里。

恢复期间,有人问他接下来想做什么,杜富国这样说道:“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之后,杜富国在配合医生做康复训练的同时,也一直在朝着自己播音员的梦想前进,每天他都会坚持练习播音技能、学唱歌曲,练普通话。

2020年8月,经过不懈努力,杜富国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为了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

播音时,杜富国在为战友讲述扫雷作业时那些感人故事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为战友带来阳光和正能量。

作为一名军人,杜富国是合格的,他敢于在最危险的时刻勇敢面对,将平安留给战友,却将危险留给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杜富国是合格的,因为他做好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 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杜富国的颁奖词。

事实上,“让我来”这三个字,自杜富国参军始,就贯穿了他的军旅生涯,成为他扫雷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马嘿雷场,一位叫唐世杰的扫雷战士发现数十枚极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知道后,没做任何考虑,当即就让唐世杰退到安全地带观察,他自己则独自一人上前处理,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拆除了这些危险的火箭弹。

因为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且还要匍匐着,加之防护服又重又厚,杜富国站起来的那刻,差点就撑不住,倒下去,好在唐世杰眼疾手快。

在八里河东山雷场,一位叫刘贵涛的班长探测到一枚危险的抛撒雷,还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退,杜富国就抢先冲了上去,匍匐着进行危险的拆弹作业。

杜富国负伤后,当刘贵涛回忆起这些场景时,他眼含热泪地说道:“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面对极度危险的任务时,他总是争着冲上去。他就是不想让别人冒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正是许许多多像杜富国一样英勇无畏的扫雷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保护边境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边境人民才有了现如今这般安宁祥和的生活。

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华夏英雄儿女,值得所有中国人永世铭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