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疏风解表清热类 大椎—束骨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因其椎骨棘突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癫痫、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等。
束骨,又名刺骨。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太阳主一身之表,风邪为患,首当其冲,以致表阳被困,阳气不得宣通,营卫不和,发热恶寒也。束骨为其输穴,按'输主体重节痛'之理,故对疼痛之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正如《灵枢·杂病》云:'项强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阳'即为本穴,善治项强不能前后运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以阳化阴,针之尚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目赤肿痛、疔疮、痈肿、肠澼、泻泄、腰背疼痛、落枕。
【伍用功能】
大椎通调督脉,宣通阳气,疏散表邪,清热退热,突出一个'清'字;
束骨宣通太阳经气,疏风散寒,发汗解表,突出一个'解'字。
大椎以宣散为主;束骨以疏通为要。二穴相合,宣通上下,调和营卫,解表退热,发汗解肌之功益彰。
【主治】
1.伤风感冒,时行感冒。
2.落枕。
【操作法】
大椎:俯卧或正坐低头,于项后隆起最高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凹陷处定取。从后略向上针刺1~1.2寸。若针感沿督脉,或沿上肢放散时,即是恰到好处。
束骨:正坐垂足着地,或仰卧,于足外侧缘赤白肉际,当第5跖骨小头后缘处取穴。直刺0.2~0.3寸。
【经验】
大椎—束骨伍用,善治各种类型的感冒。属风寒者,宜针灸并用,亦可针后加拔火罐;属风热者,针刺用泻法,只针不灸,或针后加拔火罐,若能有少许出血,其效更著。
1968年孟冬,吕老曾遇一中年男子,起病2天,因沐浴之际感受风寒,袭于肺卫表分,正邪相争发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四肢酸困不适,无汗,饮食如故,二便自调,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5℃。脉症合参,证属风寒感冒。治宜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处方:大椎、束骨。针刺用泻法,针后加拔火罐。治疗经过:针下得气之后,自觉周身燥热,额上汗出,此时谨守病机,继续行针,持续捻转,约1分钟后,前胸、后背均有汗出,嗣后疼痛缓解,起针之后,寒热顿除,体温降至正常,嘱患者回家静养,谨防重感风寒为要。
落枕,又名失枕、失颈。出自《素问·骨空论》,多因睡卧姿势不当,或颈部当风受寒,或外伤引起。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