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可以谈“性”,却不可以谈“情”?

2021年10月27日 21:34:30
来源:朝阳公园东七门儿

上周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有个作品叫《站台》,讲的是:儿子即将远行,临走前想向父亲讨个“抱抱”,却怎样都无法成功。

失败数次后,儿子沮丧地说:从小到大,咱俩从来没有拥抱过……

父亲立刻回答:我跟你爷爷,这辈子也没抱过!

演员表示,这是一个从自身感情经历出发的作品

从爷爷,到爸爸,到儿子。这个作品的故事设计里,藏着一个普遍的、直达本质的真问题:

一代代的父亲们——或者说是男性们,为什么总是缺乏情感表达?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

作品里的父子,有一个“阴差阳错”的好结尾。

目送儿子离开后,父亲杵在原地懊恼落泪。儿子这时悄悄潜到背后,大喊“爷爷 (你怎么来了) !”

父亲的第一反应是: 别让他看见 (我哭了) 。于是转身一避,一头撞进儿子怀里。抱上了。

这个结尾的确是闪闪发光的。

它间接地用上一代“父亲”推动了这一代,内里是明晃晃的真诚与期许。

故事的创作者们显然相信并鼓励着新一代的父亲们摆脱一些旧枷锁,踏出感受“情感表达”的第一步。

备战间选手纷纷赞叹这是个“好结尾”

演出结束后,从会长到选手全员真情流露,开始回想与父亲之间的故事。

选手 567 觉得深有感触,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其实就像《站台》里的一样。

选手 孙天宇则讲 : 中国的男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有体验。

这种说法里,其实隐隐能听出:

父亲的“不善言辞”,曾给尚年幼的孩子们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瞬间”。

在那个时候,甚至可以被称作“疑惑”与“创伤”——我的父亲爱我吗?为什么他不愿意对我表达爱?

当然,这些小小的疑虑随着时间前行,渐渐被模糊了。以至久而久之,我们默认了“父亲”这个角色就应当是这样的形象。

严厉的,不苟言笑的,不懂如何表达感情的。

《狗十三》: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大多是此类形象

但如此一来,成为父亲的过程便变成了:无需学习“表达与沟通”,只要内心有爱就足够。

真的够吗?

父亲,以及一部分的母亲,TA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这份真实存在的“爱”也遮蔽、甚至可以说是纵容了许多东西——

包括需要下功夫认真体会,才能为家庭构建起健康沟通关系的“情感表达”

《#家族募集》

我想,我们的父亲性格如此,多是上一代的社会影响使然。

但到了早应深知“情感表达”重要性的我们这一代,应该跟《站台》一样,对这种承袭与歌颂的趋势,喊停。

“很少再看到男性聊爱情了”

究其根本,问题的源头并不是“父职”,而在于“男性”的成长经历。

前阵子看到一条微博,说:

很少很少再看到男性谈论爱情 ”。

不知不觉间,女性似乎独自成为了“爱情”的发扬者与代言人。提到“爱”,必是女性最是在意,最爱追求。

男性?也在意,也追求,但好像不应该像女性那样“沉迷”,那样畅快肆意地去表达。

爱情,逐渐成了违背男性 (不知从何而来的) “生存宗旨”的,“不理性”的象征。

《恋爱的犀牛》(图源:BILIBILI@孟京辉在剧场 )

但在这条微博的评论里,大量举例了曾经的“男性情感表达者”。他们同样细腻地求爱,且毫不以表达“情感需求”为羞愧。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的朱生豪,把写情书当作日常,毫无负担与阻碍地表达着自己酣畅淋漓的感情。

“爱你就像爱生命”的王小波,用零零散散的书信安置那些溢出来的浪漫,所想即所写,所写即所表达。

因为,“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柏拉图式 》

为什么这些细腻的、会表达的、懂得示爱的男性,如今却消失殆尽,再未出现?

为什么表达爱意与浪漫,竟成为一种令人羞耻的,被轻视的,属于“女人”的东西了?

多奇怪啊。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男性并不是无情绪需求的机器,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有渴爱的时刻。

但对于潜移默化的性别区分教育的承袭,显然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想,这其实严重“伤害”了男性。它抑制了人类生命中最具人性力量的能力——共情力

这是真正用以爱人的能力。

《光》

情感表达是需要培养与锻炼的。男孩们却自小照本宣科地学习着自己的父亲,而父爱 (被要求) 是一座山,是不说话但伟大。

于是他们隐隐“明白”:男性不需要表达,需要的是隐忍,沉默与独自承受。

这不是什么天性使然,而是从社会到个体再到社会的恶性循环。

怎会有人类生来便与“忍耐”挂钩呢?

是我们偷了懒,放纵自己抹杀一些很真诚的,只属于人和人之间的爱与美好。

《面具之内》

说回《站台》。

初看这部作品时,我想起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如父如子》

这部作品讲的是两个家庭“抱错孩子”的故事。听上去有些狗血,但抱错孩子这件事,并没有被当作最主要的情绪表达口。

电影原名写作“そして父になる”,直译过来是“然后成为父亲”

哪个“然后”呢?

一个自以为“严父”的男性,被另一个家庭充沛的情感沟通与表达冲击之后。

导演是在用“抱错孩子”的故事,教那些想成为父亲的人“如何成为一个父亲”

《如父如子 》

很多时候,你的脆弱与情绪,对于关心你的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礼物。

我由衷相信无论何时人都能够改变,并走向更美好的方向。

一点点去尝试吧,为了具体的人。

就像《如父如子》的结尾:

“失去血缘关系”的父与子走过长长的岔路,依旧在尽头汇合。

《如父如子 》

你的父亲,也是《站台》里那样的吗?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父亲”故事吗?

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作者:杜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