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有一些人的腿疼,咋治都不好,老中医补气方来治好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腿疼的事儿。
你发现没有,有一些人的腿疼,咋治都不好。
我曾经见过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腿疼,走不了路,久治不愈,最后瘫在炕上。躺了几年之后,一个重症肺炎下来,她就去世了。
让人心碎的是,老人家明白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居然也是“疼啊,疼啊……”。
见得多,思考也就多了。我在不断地寻找、挖掘,中医治疗顽固肢体疼痛,到底还有哪些好的思路。
现在我要给你说的这个,就是我近些年看到的一条思路。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当时年纪是52岁,男性。他是什么毛病呢?右侧大腿疼,已经五年之久。他到了好多医院去检查过,诊断结果一致,是坐骨神经痛。但是,无论怎么治,都不好使。
后来有这么一阵儿,他的腿疼加剧了。患者觉得,就算砸锅卖铁,也不能让自己被活活疼死。
于是,打起精神,继续求医。
刻诊,见患者形体消瘦,浑身倦怠无力,右侧大腿疼痛,放射到小腿。就连右侧的脚趾头,也跟着麻木。
而且,最近这几天,他的两条腿在夜里还容易转筋,疼得他睡不好觉。天气凉的时候症状加剧。
看舌脉,发现舌淡苔白,脉沉弱。
翻看之前患者用的中药,思路大多是温经、散寒、通脉、祛风、除湿。肉桂、附子等也都用过。可以说,中医能想的招,基本都想了。但就是不好使。
既然之前的办法都不行,那不如换个思路。他认为患者当时气虚的状态比较明显,所以就打算以补气为主。开出来的方子,和之前也完全不一样,但见:
【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各,水煎服。】
其实,医家自己对这方子也没有太大信心。但结果却令人意外,患者回去以后,用药两剂,疼痛明显减轻,而且右侧脚趾头不麻了。
医家一看,效果不错,于是,赶紧乘胜追击,原方加鸡血藤,开5剂。
五剂药喝完,患者表示疼痛基本消失,可以如常行走。五年的顽疾,眼看就要瘫痪在床的人,现在可以做家务,外出散步了。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后来,让患者后续调养。这我就不提了,节省时间。
现在,我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我跟你讲,这里的决胜之举,就是在于重用黄芪。
黄芪干啥的?补气的呀!补气这一招,把患者给救了。
为什么要补气?你看,患者倦怠乏力,身体消瘦,舌淡苔白,脉象沉弱,这是不是气虚的状态?完全是。
气虚,和坐骨神经痛,有关系吗?
坦率的说,有关系,但并不受人重视。考《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这样的权威专著,在论及坐骨神经痛的时候,一般也不提气虚这个事儿。风寒湿、寒湿、湿热、淤血、肝肾亏虚,这些才是更受重视的、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于临床实践当中,祛风、除湿、散寒、温通经脉,绝对是最重要的治疗思路。
但是,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风寒湿也好、淤血也罢,它们最终形成并伤害人体,始终离不开一个前提,这就是正气亏虚。
正气不足,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气虚,就是正气不足的重要体现。气者,可以卫外,可以温煦经脉筋肉。气虚,不但无力抵御外邪,也无助于疾病形成之后的恢复。尤其是在患上痹痛多年以后,人的气会渐渐受损,这就使得病情更加缠绵难愈。
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医家就准备以补气为主。这就改变了之前以温阳、驱邪为主的思路。我们再看一下方子:
这里头,黄芪重用,就是在补气。这么用药,势大力沉,一锤定音。
白芍,有柔筋止痛之效,以图缓和疼痛。
桂枝和生姜,温通发散阳气,振奋卫气。当时患者的症状在天冷的时候加剧。用桂枝和生姜来散寒解表、升发阳卫之气,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加一个大枣,健脾养血,使得所补之气有所依附。这就是基本意图。等到后来,加一个鸡血藤,目的也是养血通经活络。鸡血藤是治疗痹症的常用药。
我把这个经过写出来,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看懂、看透。
正如我之前所说,很多上了年纪的、有多年坐骨神经痛病史的人,他们屡治无效,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通过补气为主的办法,来改善症状呢?这是一个思路,值得重视。
当然,采取类似办法的前提,是要经严格辨证。你得有气虚的症候才行。最起码,舌淡苔白,脉象沉弱,身体倦怠消瘦、乏力感明显。这些特点,得符合。所以说,上文医案里的方药,不是随便借用的,必须得有中医师的辩证指导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