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学勤先生《甲骨卜辭与〈尚书•盘庚〉》一文札记
已决定不写,于是将文字学和殷商史的相关书籍寄与感兴趣的友人。已经寄了七箱,周五寄出第八箱也就基本清空了。有的书买了,其实也还没看,昨晚于是翻了一下,偶见《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第一篇文章,即李学勤先生的《甲骨卜辭与〈尚书·盘庚〉》(见下图)。忍不住再写一篇吧。
李先生说 口 训 言,也说罕见其例。其实 口 训 言 这是一种猜测罢了。
此处 口 通 叩。口 侯溪,叩 候溪。詢問也。《公羊傳·隱公四年》云“公子翬恐其言
聞於桓,於是謂桓曰:'吾爲子口隱矣,隱曰:“吾不反也。’”注云“口,猶口語相發動也。”王引之《經義述聞》云“注蓋讀口爲叩。叩,發動也。謂以己之言發動隱公之言也。”即如《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上面“亡口”好解释(上图)。那么“至口”为什么就是“逸口”?仅云音近似乎尚觉勉强。
“至”训“来”。《康熙字典》云“【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至口”就是“来叩”,来询。
李先生举的最后一组例子(上图),解作通诅。那么“作口”,如王引之“以己之言發動……之言也”,可解为“以己之言發動诅咒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