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四大权威鉴定特征,看手中青花是否到代!
瓷器收藏,不过收藏二字,收回来再藏起来,直到合适的时候再出手。近年来收藏市场很热闹,越来越多的藏友往收藏圈子里挤。有些人是真的喜爱欣赏瓷器的美才进入收藏圈子,但对瓷器不懂怎么去辨别真仿。只能凭感觉乱买一通,看着不错或卖家讲故事就信以为真,殊不知买的很多都是仿品。
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整体收入水平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轻奢生活也不再罕见,之前物质上没有享受过的也都享受了个遍,山珍海味也不足为奇。瓷器收藏,一般分为高古瓷和明清瓷两大门派。高古瓷研究以冯先铭,陈万里先生为泰斗,明清瓷器鉴定则以孙瀛洲,耿宝昌师徒为掌门。耿宝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鉴定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鉴定》耿老整理描绘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绍,看起来已经十分完备,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来,还是有不少沧海遗珠,未被选进。
众所周知,陶瓷器里一直都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的说法,在当今喜爱收藏瓷器的圈子里要是讲到宣德瓷器,就一定少不了说宣德青花。大明宣德瓷是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宣德朝官窑瓷器极其讲究,哪怕是民窑也烧制的很精细,其青花瓷器在后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凡到代的宣德官窑佳器,在之后的历朝历代,直至当今中外收藏界均是热捧的品种。在国际大拍上动辄过千万,甚至过亿。这可能就是宣德青花的魅力!下图为2017年香港苏富比成交价过2亿的宣德青花碗。
由于其瓷器制作的巨大成就,从成化时期到晚清民国都一直在有仿烧宣德青花,尤其是以清三代的摹仿水平最高,清三代所模仿的宣德瓷器可以用一句话评价:“新来陶器仿前朝,混入成宣价更高”。由此可见宣德青花是多么的珍贵精美,总体来讲宣德青花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仿制品终归是仿制品,总会打上其生产时代的痕迹。所以需要我们细心观察,仔细分辨!很多藏友也问过芳姐,自己手中有宣德青花,绝对到代的,只是不知要如何出手?出手也不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走正规拍卖,一种跟自己信任的朋友交易,要是托某某公司去走什么所谓的私下,那么劝藏友还是多考虑考虑吧,到时候受伤的还是藏友自己。话不多说,说说宣德青花几点明显的特征!
一:青料
宣德时期所采用的青料主要还是采用当时流传下来的苏麻离青,所以能看到一些传世的宣德青花都是有带有苏青的一些特征,苏料最明显的是晕散,而且青料深浓处出现凹陷吃胎特征,而后世一些仿造的苏青特征都是二次点染上去,有很明显的区别。另一类,发色稍淡,雅致,且无“铁锈疤”,可能是较优质的国产和进口料的混合料,但此类较少;宣德青花瓷盘釉汁均净,地釉泛青;以上是宣德青花瓷在青料上的重要特征。
二:胎釉
宣德瓷器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面多有橘皮纹,不只是青花,就是一些不可多得的红釉瓷也是有这种橘皮纹的特征,这是因为宣德时期的瓷器在高温色釉中烧造时候形成的气孔,且这个时期的釉面气泡密集现象,少有例外。这种釉高温黏度大,冷却过程较慢,继而形成的一种高低不平的橘皮釉面,能使人看上去有厚重感,为宣德瓷器鉴定多了一个有力的依据。而且此时的釉面多为“亮青釉”,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
三:底足
所谓举足轻重,由此可见底足是瓷器鉴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宣德青花底足特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施了釉底,一种是砂底,在瓷器的露胎处有深浅不同的红色烧成物出现,深者至酱褐,浅者呈淡红,其形状似火山岩石中的红色,称为火石红。
四,款识
瓷器开始留款是在永乐年间,但是真正系统起来的是在宣德时期,宣德时期的款识也是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腹等部位均有书写,虽不及后朝规整,但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根据出土器物的研究表明,后期主要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个别用“造”。民窑器则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画粗细适中,大多书“福”、“寿”及梵文。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
作伪老瓷器所用的技术虽然先进,但毕竟是伪器,只要仔细去考研它,还是容易辨出真、伪的。这里顺便也提醒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瓷器鉴定知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上面的纹饰特征和器形特征,必须在市场中多实践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