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之美(3)
三、正定古城
漫步正定古城的大街小巷,以隆兴寺院墙外的一段最美,槐树绿,院墙红,在华北民居青砖灰瓦的底色衬托下,更增鲜丽。未到旺季,游客不多,小城的街很安静。正好让我琢磨一下空间的营造。古人眼中,天圆地方,自成空间。盘古开天是上古神话之始,他用巨斧开辟混沌,以己身为柱托天踏地,轻者上升为天,重者下沉为地。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人的创世观,我则将其解读为空间营造的开端。用沉重的石块夯土打地基,用轻巧的茅草枝叶搭屋顶,用粗壮的树干做梁柱,不正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房屋营造模式。而盘古所用的斧子,在新石器时代中就是砍树的工具,他也许是最早的木匠。为个体营造的空间是房屋,为群体营造的空间是城镇,甚至可以推演到为天下(国家)营造的空间,例如从五岳到太岳(武当山)的营造就不是一城一池可以容纳,必须放在神州华夏的版图上去设计。任何艺术,无论是绘画、雕塑、装饰、文玩、工艺等等,都只是空间的一部分,只有放置在特定的空间中,它的美才有意义。
现代化的冲击下,完整的古城已不存在,相对能看全城镇肌理的亦不多见,平遥算是难得的标本。正定如大多数所谓的古城一般,只是保留了较多的古建筑,而古建筑更多以单独的方式存在着,没有整体性的布局和节奏。中国古代城镇营造,不仅有实际的生活与管理的需要,还有教化的意味。城墙与市楼(或钟鼓楼),衙门和城隍,文庙武庙,佛寺道观,街市坊巷,都不是随意搭配的,而是体现着伦理秩序。这种内在的秩序被包裹上风水的外衣,甚至平添神话的色彩,就成为民众自小熟知的城市故事,代代流传,历久弥坚。对于漂泊的游子,这些都是故乡的记忆,称之为乡愁也不为过。
“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就是属于正定的记忆。这其中保存最全的便是四塔,也是我寻访的目标。从隆兴寺出发,向西不远就到天宁寺凌霄塔。凌霄塔始建于唐,现有九层,结构复杂,下三层为砖塔,上六层为木塔(准确地说,第四层为砖墙木檐)。在1981年落架大修时发现地宫,出土宋代和金代的石舍利函,据铭文推断砖塔为宋代重修,木塔为金代再造。砖塔部分层高较高,木塔部分层高较低,这种变化使得自塔下仰望时产生空间延伸的错觉,更添高峻,不愧其凌霄之名。从远处平望,密檐多层的木塔则显得华丽轻盈,当年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砖塔部分,也仿木构做出斗拱,这是古代砖石仿木结构的通例。走进塔门,一层内为穹顶,仅用一圈仿木斗拱装饰。据介绍木塔部分有全国仅存的通天柱构造,可惜不开放。天宁寺曾经规模宏大,按《正定县志》记载“正殿五间,前承抱厦三楹、殿后浮图九级、高插云际,屹然,为一郡之巨观。”这种寺院格局符合唐代样式,即将塔设置在寺院中轴线上,甚至作为中心。塔源自印度,本为存放佛祖舍利的建筑,古译浮屠,多为覆钵形。传入中国后,发展为多层楼阁式样。佛教之初不事偶像崇拜,塔就代表佛陀,入塔观相是最常见的礼佛方式。随着佛教中国化,偶像崇拜和义理宣讲成为最被信众接受的传教方式,于是形成伽蓝七殿式寺院格局,大殿和法堂成为中心,塔则是可有可无的建筑。
正定有两座文庙,县文庙和府文庙,都离天宁寺不远,继续访塔前我先顺路一观。可惜百度导航有错误,把县文庙和府文庙指向一处(其实并不在一起),结果我最终只看到县文庙。两座文庙前都有泮池和三座石桥,与隆兴寺天王殿前三座石桥合称九桥不流(意思是桥下没有流水经过)。县文庙的棂星门和泮池应是复建,看着太新。庙中最有价值的是五代建筑的大成殿,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正面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拱宏大,不施普拍枋(斗拱直接放在柱顶,这是唐宋构造的差异),有侧脚升起,无补间铺作。走入殿内,陈列孔子及诸弟子塑像,抬头仰望,屋架为彻上明造(木构全部露出,没有天花板)。最早的孔庙建于孔子逝世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按左传记载是鲁哀公将孔子故居辟为祭孔之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正统,孔庙从家庙升为国庙。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首次在首都平城(大同)建立文庙,然后各郡县大力修庙祀孔。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文庙,形成全国性的学庙体系。
下一处寻访的是开元寺须弥塔。开元寺全国有很多,据说有二十余座,例如泉州开元寺、潮州开元寺等,都是唐玄宗一纸诏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要求各州各建一座开元寺的结果。须弥塔是唐塔,砖石构造,四面九重,像西安大雁塔的缩小版。塔身朴素,只在塔底层基础四面各塑两尊力士,塔门的门柱和门楣石雕有瓶花、飞龙图案。与塔比邻的钟楼也是一件国宝,按照梁思成先生的考察,钟楼两层,底层为唐构,上层为后造,算半个唐代木构建筑(中国明确的唐代木构建筑只有三个半,三个完整的是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广仁王庙正殿)。1988年钟楼落架大修,上层恢复唐代样式。寺院中一塔一楼并列的格局非常古老,今已罕见,我记忆中日本有近似的例子。开元寺的其他建筑基本损毁,无甚可观。院中陈列一巨大赑屃,出土于正定城内,据说也是五代遗物。开元寺外还有考古现场,不同的地层,还有不同年代的标签,可惜不开放,只能隔着玻璃略略一观。
前往第三座塔临济寺澄灵塔时,路过正定九楼(其它八楼是正定四门城楼和四座角楼)之首的阳和楼。如今的阳和楼为2017年复建,坐落在古城正中,楼上钟鼓相伴,楼下两门通联,楼南侧两门之间的狭小宽度内还建有一座关帝庙。这可能是国内最窄的关帝庙,紧凑不失严谨,依次升高地布局着旗杆、牌坊、山门、正殿。如果把阳和楼和关帝庙看作一个整体,竟有种虎踞龙蟠的效果。
(最后两张是网上的阳和楼老照片,重新染色)
与天宁寺、开元寺不同,临济寺仍为宗教用途。禅宗一花开五叶,临济宗(其他四宗为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宗风最盛,流传最广,在日本韩国都广有影响,这与创派祖师义玄凌厉的禅法有关,成语当头棒喝就源自于禅宗传法的“德山棒,临济喝”。寺内澄灵塔为收藏义玄禅师衣钵所建,始建于唐,历代修葺。澄灵塔是八角九重仿木实心砖塔,建于须弥莲座之上,在正定四塔中体量最小,却雕刻最精。寺中信众不少,还有人绕塔礼拜。
临济寺外是一片草地,远远可见广惠寺华塔。华塔俗称花塔,形制非常独特,流行于宋辽金时代,塔冠层叠塑造着力士、狮子、大象、佛像等,远看如花束。可惜残损较多,尤其顶部一圈塑像仅剩像后的木牌。如此建造并不只是为了美观,而是取义于《法华经》的莲花藏世界。华塔形制非常罕见,我不由多看许久。华塔主体为三层八角,一层之外还建有四个六边形副塔。自下向上观望,宛若三重须弥座托起正中巨大的花束塔冠。从老照片看,华塔仅存中心塔柱和塔冠,如今的一二层应是根据塔基遗存修复,也算是对古塔的加固和保护。
(最后一张是华塔老照片)
看完四塔,时间还早,我返回宾馆稍事休息,把南门留到晚上去欣赏夜景。正定的夜色没有让我失望,南门周围灯火璀璨,还有音乐喷泉烘托。这里不仅属于游客,更属于正定市民,仿佛一个热闹的大公园。登上城楼,遥遥可见华塔、澄灵塔和须弥塔,好似一座座古城的纪念碑。正定历史上与保定、北京合称北方三雄镇,城门上还留有“三关雄镇”的匾额。作为重镇,正定的城墙和城楼非常巍峨,南门外还有极开阔的瓮城,但可惜只剩下南门这一段了。
乘上免费的电瓶车,我把白天逛过的古塔再看一遍。夜色让环境隐去,灯光把古塔凸显,仿佛穿越回过去,有种不现实的感觉。看来,古城古镇还真是夜色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