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轶事》之泜、泲、槐三水考辩(二)
槐 河
《山海经·北山经》:“泜水出其阴,而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注于泜泽。”
小小的槐河,名字与泜水一样古老。都是出自山海经。两水有着很亲近的关系。(注意:这里的彭水不是后文中的彭水)。
《隋唐地理志》(又名五代志) 赵郡五县十州 元氏:“治在槐河之北,故名槐阳。”
流经元氏县城南南边的河叫槐河。这是《隋唐地理志》的记载。是槐河在地志史上最早出现的。
《元和郡县志》 平棘(赵州):“槐水一名白沟河,南去县二十五里。”隋唐时期,已把赵县南沙河店镇村南的河冠名为槐河了。
《太平寰宇记》:“槐水《隋图经》云:槐水出赞皇山,一曰渡水,亦曰济水。去县十里,此别是一济,即诗云:'出宿于济’非是一渎也--------泜水在其西南四十五里。”
宋朝的《太平寰宇记》延续了隋唐的说法,已把“南泜”定性为泜水,“北泜”为槐河。《太平》首次把槐河等同了济河,把济河、槐河说成了一条河。是后世混乱的开端。同时,它又把济河说成了诗经中所指的那个泲。难怪高邑有人把境内的泲河说是诗经中的泲河,原来是受《太平寰宇记》的误导。
《畿辅志》 :“槐河曰魏河,出赞皇黄沙岭。”(近考为临城棋盘山)。《清史稿》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 正史 史部:“其北泜河,南源二,出可兰,回望二山。槐河二源:一黄沙岭,一纸糊套。今并涸王家坪镇。”
《清史稿》认为“北泜”有两个发源地;槐河也有两个发源地。“北泜”与槐河不是同一条河。
《清史稿》 真定府 元氏:“府南稍西九十里,西北封龙山,北泜水所出。下流入葫芦河,--------至纸屯村与槐河汇。”
封龙山在元氏城西北约三十余公里,发源于封龙山西南,经过封龙山南边,流到封照村;向东从南吴村、北吴村之间流入栾城县境内;再流至赵县大石桥下,名为洨河。纸屯村在元氏城西南约三公里,是“北泜”流经的地方。隋唐以来“北泜”已名为槐河。山区的河流一般不会改道,封龙山之水是不会向南流到纸屯村同今槐河汇合的。《清史稿》显然是按段玉裁的说法记录下来的。
《赞皇县志》 河流:“槐水,发源于纸糊套山。旧志发源于黄石山,误。黄石山即黄沙岭,其水至堵户村始入槐。”
纸湖套再向南即嶂石岩,是“北泜”(今槐河)发源的地方。堵户村(今都护村)在赞皇城西约八公里,由正西偏北而来的又一小水系,流到堵户村汇入槐河。
《柏乡县志》康熙版 川泽:“新沟河,县北二十里固城店南。槐河,畿北五里,源于赞皇黄沙岭。午河 0 0 0 0,源于临城诸山下合槐水。彭水、野水-----------。”
《柏乡县志》民国版 河流:“槐河在县北二里,宽九尺深八尺,源自正定府赞皇县黄沙岭,经元氏县入高邑,士人讹曰淮河、黑水,又东至州境(今赵县)曰白沟河。其自高邑西北迤逦而入境者曰野河,一名淮水,即槐水也-------。”(这段文前两句可能有误)。“午河,源出于太行山之麓,绕县正南,故以午名。”“新沟河在县北二十五里固城镇北。源自高邑王村”。“野河、泲水、彭水、千金渠等名目。其实千金渠系午河支流,彭水即午河之上游,今昔异称也。野河、泲水与槐河实为一河,发源本同,不过流域少差耳!以上诸河自宜通于槐午二河之内。”
《柏乡县志》 民国版 桥梁:“通济桥在南关外--------,通国桥在北门外-----。槐泲二河之在治北者,槐自高邑来,入邑之内步、马村,经北廓外槐水桥东去,其支流入通国桥下。泲水亦自高邑来,由本县之白楼、上京等村,经槐河桥东去,其支流亦入城渠通国桥下,是通国桥乃槐、泲二河之合会---------。”
按《大清一统国志》记载,槐水桥有两个,一个在县北二里,另一个在内步村后(明嘉靖五年建)。
来自高邑的泲河,到柏乡有人称之为槐河,康熙版柏乡县志是最早记载的。看来明朝时期柏乡人就有这种叫法了。康熙版县志说:“槐河在畿北五里。”民国版县志说:“槐水自高邑来,入内步、马村,经北廓外槐水桥东去。”北廓外槐水桥应指凌家桥村的槐水桥。有一支流入护城河到北门外通国桥下,沿护城河向东到东门外向东流去。
从康熙版柏乡县志到民国版柏乡县志,都言槐河从柏乡县城北边向东流去。
《邢台通史》宋代地图页码
赵福寿编写的《邢台通史》载有北宋时期的《襄国郡地图》上面,泲水从高邑流入柏乡后分为两支,柏乡城标在二者之间。图很小,也不规矩,具体位置不好确定。如果泲河南支确从柏乡城南流过,那么柏乡称:“槐阳福镇”就名副其实了。
以上是关于泜、泲、槐三水名称由来及历史演变。从我所掌握的资料看,晋汉以前泜水指的是目前的槐河。晋后,隋唐受《山海经注》的影响,就认为目前的汦水为泜水了。因为《山海经》中泜水紧连槐水,所以泜水确定后,人们就把与泜水相近的河流命名为槐水了。这也是泲水、槐水名称混乱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简介
张宝聚,1944年生,柏乡县马庄村人。酷爱文史、诗词,幼习中医。曾为村赤脚医生,被国家招录为中医师,分配到固城店地段医院工作,退休后致力于地方史的探讨,积极弘扬县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