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家针灸讲稿:针刺之目的 直间刺激与间接刺激 针刺之感通作用
针刺之目的
《内经》有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又曰: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此古人用针之目的也。从今日科学目光观察之,通经脉,调气血,即为刺激其神经与血管,使血行流畅也。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即近代针医“谓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也。所谓虚,乃某组织机能之减退也。所谓实,乃某组织机能之亢奋也。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无非散其郁血充血而已。
再言之,兴奋、制止、诱导,三种之作用与方法。
兴奋法者,专应用于生活机能减弱之疾病:如肺萎、肝虚、脾弱、肾衰、筋骨麻木等,所谓“虚则补之”者。对于此类之疾病,与以轻微之刺激,兴奋其各组织之神经,鼓动其生活之机能,以达疗治之法也。
制止法者,与兴奋法绝然反对。对应用于生活机能之亢进所发生之疾病,如知觉神经过敏,发生疼痛;运动神经过兴奋,发生痉挛;内脏神经太旺盛,发生某种分泌过多,宜与强力之刺激,以制止之、镇静之、缓解之之法也。即《内经》所谓“实则泻之,邪胜则虚之”之法也。
诱导法者,即头有疾,取之足,于距离患部之处,与以刺激,使其部血管扩张,导去其患部之充血郁血,或病之产出物,以达疗治之目的,所谓“微者随之”之法也。
其他如暴者夺之,菀陈则除之,即今之放血法、刺血法也。
直接的刺激、与间接的刺激
上节述针治之目的,吾人已知不外施制止、诱导、兴奋三种作用,但刺激点,须直接刺其患部之深层神经干或血管,使之发起作用,以达到其目的。然而在皮肤浅层,知觉神经之末端,利用反射作用,与以浅刺,亦能达到其目的。较之深刺激,有时反觉为优。良以末梢之反射,范围较广,惟此类之皮肤刺激,借其反射力而发挥作用,可名之曰间接刺激。其直接刺其与患部有关之神经、筋肉或血管,可名之曰直接刺激。
针刺之感通作用
当针刺入身体之时,恰如电气之感传,而发生一种如麻痹样之刺激;亦有始终感如酸如痛者,皆名之曰针之感通,针医名之曰得气、行气。其感通之范同不一,有在一部者,有沿其神经所经过之区域而发感通者。如针腰部,能感传至下肢与足趾;如针指部,能波及上膊与肩胛。亦有不循神经之径路感传者,如针足部,而感传至头;针胸部,而感传至足。良由神经交综错节,无处不通。自某部之刺激,神经发生兴奋,传与中枢,起反射之兴奋作用,使间接之神经细胞亦起兴奋,从而波及其他之知觉神经,发生感通,亦未可知。
从麻痹酸痛之感通,亦能推知其病之轻重:下针即发感通者,其病轻,久而始发者,其病重;感传远者其病轻;限于一部者,其病重。
术者指觉之敏锐者,亦能知其感通通:原为“感”,据《中国针灸学讲义》五版、八版改。之有无与轻重。针书有曰“针下得气,如鱼吞钩饵之状。邪气之来也,紧而急。谷气之至也,和而缓”,是皆术者之指觉也。指觉非人人所能,非熟练不可,亦非细心体会不可,断非笔墨可以形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