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丨从《富春山居图》说起,元四家的重大影响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富春山居图》,当年一经推出就遭到广大网友的吐槽,在中国的烂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你知道吗?元代有一副叫《富春山居图》的名画,可以受到了后世的敬仰,渔公子这就为你慢慢道来。
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当属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黄公望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将披麻皴发展到另后世敬仰的程度,用中峰画出“毛”而空灵之感,难度甚大。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纸本水墨 33 x636.9cm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它以长卷的形式,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局部
·局部
技法特点: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山和水都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
·《天池石壁》 黄公望 绢本设色 139.4x57.3cm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苏州以西三十里的天池山胜景是黄公望自创的浅绛山水的代表作,充分显示出一种明润秀拔、温雅和平以及松散柔和的气氛,体现着丰富的笔墨韵味,不仅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情趣,更寄托着作者对寄情林泉的向往。在这里画家并不以描摹实景为能事,山川、树石只不过是画家遣兴抒怀的对象,折射出黄公望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淡泊、隐逸的态度,这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家的倾向。
·局部
技法特点:画中圆松用线居多,着墨干枯居多,黄公望的画一般不用浓烈的色彩,也不用大片的泼墨,更少有刚硬的线条。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则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
·《水阁清幽图》黄公望纸本水墨 104.5x67.3cm 藏于南京博物馆
此图景物以云气间隔,可分为远近两部分。近景描绘一山间溪流从远处密林中涓涓而来。溪流两岸,坡石层叠,树木成林,葱郁茂盛。山谷之间,云气弥漫,其后远景中一主峰耸立,两旁低峰回护,前伸的山顶平台,使远近之景相互呼应。此画笔法与黄公望其它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轮廓及屋树多以勾点法之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从而给画面增添了一种舒旷洒落的气质。此画布景简洁凝练,意境开阔大方,势态端庄浑穆,平淡天然之趣,由此可见一斑。
·《九峰雪霁图》黄公望 纸本水墨 116.4x58.4cm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雪中高岭、层崖、雪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洁净、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画面采用了荆浩、关仝和李成遗意,并参从己法而成,用笔简练,皴染单纯,淡墨烘染的群山与浓重的底色相辉映,映衬在洁白如玉的雪地上分外突出。意境十分深远,恰当地表现出隆冬季节雪山寒林的萧索气氛,极具艺术感染力。是黄公望雪景山水的典型之作。
其他人还看
059:懂了宋画,你就了解了国画的半壁江山
039:空白的灵性——留白
013:凡是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这十个伟大的古代画家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