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学习时,如何做好笔记?| 工具和方法的「复利」

前两天,我们更新了一篇学员林萌的理财心得,文中配了一张她自己制作的脑图:

有朋友说想问问她,用的是什么工具。
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提到过有关工具和方法的「复利」。这个概念,在理财的你应该听过,就是让钱能够自己动起来,帮你去赚钱,因此赚钱就会更加轻松。
其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与工作,都存在着复利,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好的方法和工具的复利。
比如“记笔记”这件事,好的习惯越早建立越好。
有的人觉得,“记”就是记录,越完整越好。其实不然。
比如我有个好朋友,高中时期的一大爱好就是手抄笔记:
桌上铺开五颜六色、粗细不等的笔,恨不得每一行都对齐,甚至偶尔写错字都要重写。
但后来,她却因为这个“引以为傲”的习惯吃了亏。高三的学习任务特别紧,她却为了整理某一门课的笔记熬了通宵,影响了后面的考试不说,这一大堆笔记反而让她混淆了好几个知识点。
相反,我的学霸同桌在草稿纸上为我整理了某门课的思维导图,简直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直接帮我从一百零几分提升到了130+。
这2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要有学习的需要,就一定有记笔记的需要。可是,从“学”到“学会”,却是一个不断吸收内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记笔记的关键在于化繁为简,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从那以后,我开始不断迭代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逐渐变成以下4步:

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记录”之前,重复这4个步骤:

具体来介绍一下:
搜集:批量搜索、搜集相关的信息
作为一个搜集控,当我想了解一个新知识或新领域的时候,第一件会做的事,就是大规模的搜索。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到了冗余的地步,搜索也有大量的技巧,因此很有必要提高精准度,关于如何搜索到有用的信息,我有机会以后再和大家分享。
筛选:给信息过筛子,去芜存菁
在一大堆的信源中,找到最权威可靠、最相关的内容,把质量较差,或者关联度低的内容剔除掉,就像是一个过筛子的过程,把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
结构化:对筛选出的信息,分门别类,从中提炼知识节点或知识结构
这一步,可以配合用思维导图、关系图、流程图等来建立各个碎片信息的联结。
比如,如果你读过一些财经新闻,就会知道一个经济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因素、多重作用造成的,并不会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看过一张很喜欢的图,就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做笔记就是帮我们构建知识网络的有效工具。

输出/实践:通过输出或实践,内化知识。

在我看来,这一步对“习得”知识而言,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输出或者实践,才能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新的知识或信息,把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心得感悟,学以致用。
整个过程里,从第一步,笔记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清晰的笔记能帮我们做记录、进行删减筛选,如果再加上高效的搜索和归类功能,能快速查漏补缺,帮助我们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在有「记笔记」的宝藏方法,欢迎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