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诸部演变
清制,一般称瀚海以南或称大漠以南,为内蒙古,即内扎萨克蒙古。内蒙古地区,东有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和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巴林、扎鲁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有鄂尔多斯和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部居中。包括察哈尔八旗和内扎萨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鲁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纳尔部、四子部落、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鄂尔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非黄金家族,四旗贵族皆称塔布囊(黄金家族的驸马、女婿),不称台吉,其余四十五旗的封建贵族都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贵族皆称台吉,其中科尔沁部首领尤为受到清廷的重视和宠爱。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四个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东部和大小兴安岭附近地区,即元代东道诸王,其后裔部众被统称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属”,又称阿巴噶或阿鲁蒙古。他们由好儿陈万户、也可万户、察罕万户、山阳(兀者或乌济叶特)万户组成,各万户的统治者一直到15世纪末还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号:齐王(西王)、广宁王(黄苓王)、济南王(进王、郑王)、辽王(刘王)。其中大小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海拉尔河一带广袤肥沃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四千户居民被赐给哈萨尔统辖,这四千户逐渐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成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部、巴尔虎、茂明安等8个部落,统称阿鲁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将的军队击败西走,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
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蒙古,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有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这个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卫的兀良哈,而是世代为黄金家族守护不儿罕山陵寝的部族);右翼三万户是鄂尔多斯万户、土蛮万户(蒙郭勒津)、永谢布万户。左翼三万户由达延汗直接统治,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这六万户除兀良哈万户以外,达延汗把其余五个万户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领有。在六万户以东的呼伦贝尔东部和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后裔的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和明廷所设的以蒙古部落为主的兀良哈(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哈萨尔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在汗廷中占有显赫地位,参与汗廷的重大决策。哈萨尔的后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统大汗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因此成吉思汗后裔一直对他们很尊重。达延汗重新划分领地时,保留了科尔沁兀鲁斯(万户),使之同六万户并立于蒙古。当时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内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乌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尔罗斯七个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叶特(克列亦惕)、噶滚贺什格、主亦惕、吐亦别滚、伊克明安和萨阿赤惕六个部(鄂托克)。
对于大兴安岭以东的兀良哈(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达延汗也没有将他们纳入六个万户之中,达延汗对他们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通过联姻、结盟和互访等方式逐步将他们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后来科尔沁部避战乱东迁占居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地区,并对之实行统治。现今内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后基本固定成型,并稳定于所属的生活区域
1、察哈尔部:
关于“察哈尔”的词义,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于北元达延汗中兴,建立大汗护卫军;衰于林丹汗抗金失败,部众离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是蒙古民族的精华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达延汗建立的大汗护卫军身上得到继承和弘扬。北元大汗脱脱不花、满都鲁、达延汗等直接统治着察罕儿万户。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诸子统治左右翼六个万户。达延汗自驻察哈尔,为左翼三万户之首,统领全蒙古,大汗直接统领的就是察哈尔万户,因此,察哈尔部成为居正统地位的宗主部,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领主世袭蒙古汗位,此后共经历六主大汗。“察哈尔万户驻牧于可可易里速一带,也就是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驻帐于此,以可可易里速为中心,东至应昌府,西接土默特万户的东界,应当是察哈尔万户八部的领属范围,老哈河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地带,皆属察哈尔万户的驻牧地”。明末察哈尔曾一度称雄漠南。十七世纪初,后金崛起之后,努尔哈赤采取武力打击与政治拉拢的手段,对蒙古诸部进行分化瓦解。察哈尔万户的敖汉、奈曼等部先后归附了后金,努尔哈赤南下时,察哈尔的林丹汗与之进行了殊死战斗,1634年,林丹汗兵败,走殁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后金的围困下率部投降。从此,蒙古的正统汗权被女真贵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没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额哲降清后,仍保留部众,被封为察哈尔札萨克旗的固伦额驸和硕亲王(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额驸,“驸马”之意),驻地在辽东义州。1636年,清朝经过派人多次稽查、改变,将原察哈尔八部分设为8个札萨克旗。将部改改编为旗时,原察哈尔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别并入他旗
,或将蒙古其他部众安插于察哈尔各旗内。随着旗的建立,原来部界的管辖范围也被全部打乱,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划定了管辖范围。额哲去世后,其弟阿布鼐袭爵。第三任札萨克和硕亲王布尔尼是阿布鼐的儿子。1675年3月,察哈尔林丹汗之孙布尔尼、罗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乱”,联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义反清失败,被科尔沁额驸沙津以箭射死,察哈尔汗裔嗣遂绝,札萨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尔的地位骤然降低,把原驻牧地义州收回,“犁其牧地为牧场,归内务府太仆寺管辖,移其余众到宣化,大同边外驻牧”,其牧地东南距京师430里。其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口、张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苏尼特及四子部落。清朝对察哈尔部甚为担心,便并将归降的喀尔喀、厄鲁特编成佐领归其管辖,废除察哈尔部的王公札萨克旗制,改为总管制,将察哈尔编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设都统驻张家口管辖察哈尔八旗,依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黄白蓝红,又各分为正旗镶旗,称正黄旗察哈尔、镶黄旗察哈尔等旗,各旗设总管,乾隆时设都统,驻张家口统领。其后,清朝又将其它各部归附的蒙古人,搀插于察哈尔各旗内。把新疆伊犁“额拉得”姓氏,安排在镶蓝旗八苏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旗的“巴尔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尔8个旗,每个旗两个苏木。从青海来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镶蓝旗的八苏木;从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来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黄旗三、四苏木和十四苏木。此外,还迁来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萨绕拉)、贺(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图如特)、武(武那个青)、武(武文得)、梅(梅尔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后,察哈尔愈成了多姓部族。
九龙腾雾9察哈尔八旗为清朝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区域。他们的地位虽略高于其它蒙古八旗及汉八旗。但却低于科尔沁六旗,只相当于哲里木盟十旗中的后四旗。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明朝时期,察哈尔本部有8个鄂托克(部)组成,统称察哈尔八部,明人称之为八大营。按《蒙古源流》出现的顺序排列则为:1、察哈尔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尔克什克腾鄂托克;3、察哈尔浩齐鄂托克;4、察哈尔敖罕鄂托克;5、察哈尔察罕塔塔尔部鄂托克;6、察哈尔奈曼鄂托克;7、察哈尔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尔克木齐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乌珠穆沁、苏尼特也成了察哈尔部的成员,说明经分化、改组察哈尔八部的成员又有新的演变。察哈尔八部与清代所设的察哈尔八札萨克旗制和总管八旗制不同。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齐特由大汗自己统领,其余的或屑大汗的弟侄,或属答言罕之子阿赤赖台吉、格哷博罗特等人的后裔。
察哈尔八部左翼又被称为山阳察罕儿,由阿剌处(阿喇克卓特)、敖汉、乃蛮(奈曼)、兀鲁(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组成。右翼又被称为阿鲁(山阴)察罕儿,由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克什克腾)四大鄂托克组成。当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为首的军事力量向西方发展的时候,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的军事力量,在达赉逊库登大汗统率下,向东方迁移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区。鄂托克名称流传下来的有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旦(克什克腾),其它鄂拓克以及属于察罕儿的众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儿、兀鲁、阿速、克木齐古特、阿喇克绰忒、打刺明安、实纳明安等。
(1)克什克腾部
由达延汗第六子斡齐尔博罗特所领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师八百有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里。东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南翁牛特,北乌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再传至沙喇勒达,称墨尔根诺颜,号所部曰克什克腾,服属於察哈尔。据明代史料记载,克什克腾部驻牧地距蓟州边墙大约1250千米。由此可知,当时这个部大概是察哈尔万户驻牧地之最北边。鄂齐尔博罗特之子为达赉台吉。他们的驻牧地距离明朝边境甚为遥远,似乎他们不曾同明朝发生过任何关系。“克什克”也做“却薛”,意既“值班”,克什克腾意既“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护卫军成员来自万户长、千户长的子弟,任务繁重,待遇很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达延汗时,克什克腾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克什克腾对北元汗忠贞不二,1634年额哲孔果尔降清后,才由成吉思汗后裔沙拉勒答率领降清,成为漠南最后一个降清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腾旗。
(2)浩齐特部
浩齐特一词含意是天长日久,旧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继之,其生三子,长子库登号所部为浩齐特,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浩齐特部划其七子阿鲁博鲁特,阿鲁博罗特之长子纳楚台吉和次子头喇台吉二人治理浩齐特部族。但是,在记述蒙古各部变迁较为详细的《蒙古王公表传》一书中,又作为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领有的部落,谓库登汗“号其所部曰浩齐特”该部归入喀尔喀万户。后人认为浩齐特又称“好陈察哈尔”,即旧察哈尔。在蒙古历史上,由于封建世袭关系的中断,导致某一部的领属关系的变迁,是屡见不鲜的事。因而,有浩齐特部从最初达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罗特领有的部,后又隶属于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的变化。达赉逊库登汗以后,领有浩齐特部的图们汗同他的9个儿子,皆驻牧于明朝广宁卫(今辽宁北镇县)的正北边一带。当时,图们汗的汗帐设于“山后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山后”所指,即今辽宁省的松岭山脉之北。在松岭山脉之南,为图们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长子)和其诸子的驻牧地。他们的驻牧地东南端,距广宁卫约有七百余里。埃塔必有10个儿子,其中以长子挪门达(脑毛)大黄台吉和幼子宫图台吉最著名。他们兄弟十人,拥有部众万骑。宫图台吉的驻牧地位于最南端,其牧地的东南边距锦州西边的边墙约有250千米。宫图台吉经常率领部众前往锦州西边墙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1637年浩齐特部族归附满清。1646年博罗特额尔德尼王被封为札萨克多罗贝勒,保留额尔德尼号。1650年晋升为札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统治浩齐特左翼旗。至此浩齐特部旗之名成为旗名。辖域相当于今锡林浩特东北和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区。旗札萨克府原设在图力格胡都嘎的王爷庙。1949年2月中共锡林郭勒盟工委决定将乌珠穆沁左翼旗、乌珠穆沁右翼旗、浩齐特左旗合并为东部联合旗,旗政府驻地为乌珠穆沁右翼旗乌兰哈拉嘎庙。1956年7月,撤销东部联合旗建制,分设为东、西乌珠穆沁旗至今。
(3)敖汉部
敖汉为蒙古语“力”、“权力”、“年长者”之意;拖雷长子蒙哥,人称“兀干王”,他的一支亲军很有名,称兀干王亲军。这支亲军的番号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的名号。原为达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罗特领有,后来,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贝玛土谢图的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敖汉部的驻牧地,位于距义州(今辽宁义县)西边墙约200千米的地方。敖汉部经常在义州西边墙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岱青杜楞统率下的敖汉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实力比较强大,十六世纪隶属察哈尔,先在义州西大康堡,后移老哈河,经常活动于大凌河流域。天聪元年,贝勒塞臣卓礼克图举部降清,后封郡王,世袭。东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4)奈曼(乃蛮)部
奈曼也作“乃蛮”,“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儿吉斯地区,辽时移牧于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玺,政治制度也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为国家类型的集团。据称,“奈曼”一词是数量“八”的意思,因其内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蛮”二字出现,当时的辽、金等国,对奈曼的地位非常关注,其首领台布花受金封为“大王”,蒙古语讹为“太阳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辽,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别、速布台所灭。《清史》载: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额森伟徵统率下的奈曼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察额森伟徵其子衮楚克(又称衮出斯),称巴图鲁台吉,服属于当时势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该部当时在辽西)。察哈尔部酋长林丹汗侵略科尔沁部,所行无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满。1627年,衮楚克率全部人民归附后金,受到皇太极的嘉奖。赐之牧地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据衮楚克多年的功勋,皇帝赐授之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在奈曼旗札萨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袭多罗达尔汉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萨克职务。
(5)苏尼特部
苏尼特部落是包尔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于贝加尔湖南部,与浩力布力亚特接邻,是具有历史悠久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称。“苏尼特”一词的来历有三种解释:一说:苏尼特部落是从蒙古国腹地迁来,日行夜宿而得名,“苏尼”指夜,“特”指数量词,表示多;二说:“苏尼特”来源于“苏尼古奇”(古时音:苏尼古德)一词,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强,善于猎奇;三说:据《蒙古秘史》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将整个蒙古汗国分为东,西两翼,把人口按兵力划分为十,百,千,万为数,以十进位方法,共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将领,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而划地赐名,其中把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为此可以看到苏尼特部落在历史上蒙古汗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据历史文献记载第三种解释接近事实,但仍需考证。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罗特,再传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其部曰苏尼特。蒙古汗国时期,苏尼特部落从蒙古中部迁址南部,即现张家口以北地带,属察哈尔八部敖特克。巴图孟克达延汗时期,苏尼特部落居于南从现阿巴嘎旗库尔查干淖尔北岸到杭盖戈壁,东从浩齐特到西边四子王旗的广阔地域。宝迪阿拉克汗时期,他的长子达力顺首领乌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台首领苏尼特部。林丹汗时期,因满清侵占北元而无法统领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尔万户,当时西部三万户叛乱,东部科尔沁,哈拉沁归满清,政权不稳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万户时,察哈尔部的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嘎敖特克迁址到杭盖依靠哈拉哈而去。苏尼特部于1627年迁往杭盖时已分为左,右翼两个旗,由宝尔海楚胡儿之子达布海胡舒其首领苏尼特左旗,由宝音之子朝尔洪台吉首领苏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儿子额日和洪格尔投靠满清,献传国玉玺,从而整个察哈尔敖特克归满清管辖。1637年苏尼特左旗首领达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与满清汗取得联系,并于1639年9月26日满清政府同意建立苏尼特左旗,实行王朝旗制。从1639年至1946年共约十七代郡王统治了苏尼特左右旗。苏尼特左旗位于锡盟西部,旗地东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尔正白旗和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今苏尼特右旗及二连浩特市)接壤,北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毗连。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位于锡盟西部。东接苏尼特左旗,南接镶黄旗察哈尔,西与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交界。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现今的苏尼特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
(6)乌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孙图罗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戈壁南,达赉逊库登汗三弟翁衮都喇尔所率之部。乌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卫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语为“葡萄山人”,因为他们原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驻牧,故名。明时,漠北的蒙古部族间发生纷争,乌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迁漠南。他们看中了大兴安岭以西、宝格达山以南的草场,即在此驻牧下来。世宗嘉靖年间,头领翁衮都喇尔诺颜将所辖部落,始定名为,号乌珠穆沁部,这就是现代乌珠穆沁草原名称的由来。翁衮都喇尔在政治舞台上曾经十分活跃,几乎参加了图们汗组织的所有军事活动。17世纪,乌珠穆沁部落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合,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驻牧。1636归附满清。1636—1643年设乌珠穆沁左、右两翼旗,直沿至民国年。左翼扎萨克(执政王)驻在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45年东乌珠穆沁旗6个苏木在西乌道尔吉王和其弟东乌扎萨克带领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北迁蒙古国,两年后驻牧于蒙古国道尔诺特省克鲁伦河附近,至今游牧于布日干等三个苏木中。原东乌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乌拉盖、额仁高比等两个半苏木人口。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东部联合旗(东乌、西乌),1956年分设为东乌、西乌两个旗(约一半西乌人口、地域并入东乌珠穆沁旗)。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台吉领有,其驻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图鲁博罗特后裔中,其次子贝玛土谢图长子埃塔必一支和图们汗之弟威正达尔罕一支,在察哈尔万户中实力雄厚,举足轻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们领有的鄂托克名称。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尔部队出征之际,阿鲁部一名济农派三百人组成的哨探,对其后方的阿喇克绰特部进行袭击,把阿喇克绰特部奥鲁中的老弱妇幼斩尽杀绝后,携带林丹汗管领阿喇克绰特部事的太后扬长而去。从此林丹汗六万户之一的阿喇克绰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济农北遁,林丹汗妹婿杀害桑哈儿寨济农以后逃入明边。脑毛大之孙桑哈儿寨洪台吉在林丹汗西迁以前掌管阿喇克绰特部,因为他被牵连到敖汉、奈曼二部与爱新国联盟之事,同克什可腾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讨伐,从此阿喇克绰特部失去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西迁中逐渐被合并到察哈尔本部。
(8)多罗特部
多罗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联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尔部中离明边最近,与明朝的关系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并阿喇克绰特等察哈尔所属部落时没有碰多罗特部。多罗特部控弦5000人马。归附爱新国时多罗特部以察哈尔本部名义投奔爱新国,从此多罗特之名消失。显然它融合到察哈尔本部中了。
2、内扎萨克八部:
内扎萨克八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哈撒尔以“神箭”著称,“勇力善射”、“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说。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哈布图?哈撒尔,即射箭好手哈撒尔。哈撒尔是蒙古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员猛将,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谋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后,给予同母兄弟哈布图哈撒儿额尔古纳河和海剌尔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封地。这一地域的哈萨尔后裔以科尔沁为总的部号,内有乌拉特等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尔妻妾甚多,相传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长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脱忽大王。哈撒儿家族曾在中亚地区(呼罗珊)试图拓展领地,但统治时间延续很短,尔后大多数哈撒儿后裔均游牧于今天的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三省一带。哈撒儿家族传至七世阿克萨噶勒代,其长子阿鲁克特穆尔,于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将哈撒儿家族的势力扩展到兴安岭以南的兀良哈三卫之地。阿鲁克特穆尔即为日后的内扎萨克八部之祖。此八部为: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拉特。
九龙腾雾9现在内蒙古兴安盟各旗县、哲里木盟绝大部分旗县、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和达茂联合旗的一部分、巴颜淖尔盟乌拉特三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彦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一部分,青海省绝大部分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原来都是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在中国蒙古族人口中,他们几乎占三分之二。
(1)科尔沁部—嫩科尔沁部
科尔沁有好儿趁、豁尔臣、胡洛真、火儿赤、尔填等多种汉语音译名见著典籍。“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为“怯薜”执事之一,“怯薜”是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这支侍卫军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统领,称为“带弓箭的豁尔臣”。在跟随成吉思汗征战中,屡立战功。哈撒儿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艺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长久地怀念他们,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明代中期东迁至嫩江一带。1410年,卫拉特部马哈木杀死了蒙古本雅失里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尔第八世孙阿鲁克贴木尔,在阿鲁台太师的拥立下以“元氏子孙已绝”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号称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率领一部分科尔沁人东迁,到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驻牧。从此,这部分科尔沁人就被称为“嫩江科尔沁”,简称“嫩科尔沁”。仍然留驻原地的科尔沁人,则被称为“阿鲁科尔沁”。15世纪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重新划分领地时,保留了科尔沁兀鲁斯(万户),尊称它为“阿巴嘎科尔沁”(叔王科尔沁),使之同六万户并立于蒙古。当时科尔沁兀鲁思(万户)内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乌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尔罗斯七个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叶特(克列亦惕)、噶滚贺什格、主亦惕、吐亦别滚、伊克明安和萨阿赤惕六个部(鄂托克)。科尔沁部在蒙古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军事方面对兀良哈万户有统辖权。明正德年间,达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万户反叛,发生战乱。为避战乱,嫩科尔沁部于嘉靖年南迁到已西迁的兀良哈三卫之地驻牧。1588年左右,嫩科尔沁部继续往西南扩展,遭到扎鲁特等内喀尔喀部的阻滞后,开始向开原东北边外的海西女真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带扩展,一时控制了女真的叶赫、乌喇等部。在此期间,嫩科尔沁与察哈尔大汗的关系是,时而联合进攻明朝边境,时而互相攻伐,总体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由于科尔沁部子孙繁众,到明末,奎猛克长子博迪达喇
子乌巴什、爱纳噶、阿敏等分别占有嫩江东西两岸一带游牧的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等部。嫩科尔沁部活动范围,西从兴安岭山阴起,东至哈尔滨以东,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带。这与北自齐齐哈尔南边,南至旧边墙的清代科尔沁部哲里木盟地区大不相同,清代的科尔沁部经过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战和融合,最终形成了科尔沁十旗。
科尔沁部为同察哈尔部争雄,又担心女真建州首领努尔哈赤的强大的威胁,就与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部结盟,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台吉们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几次同后金交战,保卫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叶赫部首领布斋、纳林布禄联合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属锡伯、卦尔察、哈达、乌喇、辉发和满洲长白所属朱舍里路、纳殷路等九部兵3万人(其中科尔沁蒙古兵1万人)向努尔哈赤大举进攻,史称:“九部联军伐满洲”。努尔哈赤古勒山一战,大破九部联军,“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马被陷,遂弃鞍,裸身,乘骣马逃,仅身免”。努尔哈赤并未趁胜进逼,反而主动修好,科尔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时又不愿出现内受制于林丹汗,外树敌于满洲的局面,所以开始靠近满洲以抗衡察哈尔蒙古。
1624,科尔沁部首领与努尔哈赤于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马乌牛正式结盟。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儿后裔的支持。1626年,努乐哈赤封奥巴为土谢图汗。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国号为大清。对蒙古部族实行盟旗制,其时嫩科尔沁又分为科尔沁、郭尔罗斯、扎赉特、杜尔伯特等部。嫩科尔沁按满洲旗制编为10旗:科尔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后3旗;郭尔罗斯一部2旗,分前后各1旗;扎赉特一部1旗;杜尔伯特一部1旗。这也就是人们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里木盟。奥巴之子巴达礼被封为土谢图亲王,去汗号;诏世袭罔替,领科尔沁右翼中旗;布达奇(哈布图哈撒尔十八世孙)封札萨克多罗札萨克图郡王,诏世袭罔替,领科尔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图哈撒尔十八世孙)封札萨克镇国公,领科尔沁右翼后旗;蒙衮(哈布图哈撒尔十七世孙),于1648年封固山贝子,诏世袭罔替,领扎赉特旗。
科尔沁部在清朝入关和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银俸缎均高于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重要依靠力量,与满州贵族的关系也最为紧密。(顺治皇帝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即是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女儿;顺治帝可怜的第一个皇后也出自科尔沁部,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咸丰年间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等等)
科尔沁人主要居住在今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地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辖境相当于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南部、乌兰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县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辖境相当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吉林省通榆县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区;科尔沁右翼后旗辖境相当于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和大安等县的部分地区;科尔沁左翼中旗辖境相当于今通辽市大部、科尔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岭市、梨树县、四千市和双辽县的大部、辽宁省康平县的一小部分地区;科尔沁左翼前旗辖境相当于今科尔沁左翼后旗西部和西南部、库伦旗一部分、辽宁省彰武县东北、康干县西部、法库县西北等地区。
(2)阿鲁科尔沁
1432—1433年,哈撒儿家族传至十三世为图美尼雅哈奇,图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衮诺颜,留牧于呼伦贝尔地方。巴衮诺颜的长子昆都伦岱青,其部称阿鲁科尔沁(蒙语“阿鲁”意为“山北”),以与驻牧到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科尔沁人区分。1546~1630年,隶属于察哈尔部。1630年归顺后金,1634年,阿鲁科尔沁部设前后两旗,崇德元年并为一旗,称阿鲁科尔沁旗,相当于今阿鲁科尔沁旗和开鲁县西南部地区。阿鲁科尔沁与四子部落,以及乌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统称阿鲁蒙古,
(3)杜尔伯特
杜尔伯特是蒙古语,汉语音译意为四的复数。杜尔伯特部属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儿干之兄都蛙锁豁尔的后裔,“都蛙锁豁尔死后,其四子对朵奔篾儿干不以亲叔看待,弃而迁之,成为杜尔伯特氏”,分牧于呼伦贝尔以东地区。金代,自成部落,徙牧于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兰河右岸的松嫩平原一带。1547年,北元达赉孙库登汗,为收复“三卫”夷属,率察哈尔部迁至兀良哈人地区。时成吉思汗弟哈萨尔第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游牧于呼伦贝尔一带,为了辅佐达赉孙库登汗,从呼伦贝尔顺洮儿河、绰尔河东迁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后,其长子博第达赉继续于嫩江沿岸生息。博第达赉八子爱纳嘎带领孛尔只斤氏部众,与当地杜尔伯特人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尔只斤氏为主体的蒙古部落,即杜尔伯特部。1624年爱纳嘎子阿都齐,偕科尔沁部台吉奥巴归后金。今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4)郭尔罗斯
郭尔罗斯是蒙古语汉语音译“河”的意思。史书载有“豁罗刺思”、“火鲁刺思”、“郭尔罗特”等不同音译。历史上,蒙古诸部曾分为尼伦蒙古和迭儿列勤蒙古两大部。迭儿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尔罗斯或作豁罗剌思,与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两部落同源,同属迭尔列勤部落。相传三部始祖与天女相爱结合,并生有三子。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间,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间,此三子即为郭尔罗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孙名“豁罗刺思”,郭尔罗斯氏族便出自这个人名。辽金时期,郭尔罗斯部徙牧于松花江与嫩江下游沿岸地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遣弟哈布图哈萨尔征郭尔罗斯部,郭尔罗斯部成为哈萨尔的属民,构成科尔沁万户的一支。明朝时哈萨尔十六世孙乌巴什占据了郭尔罗斯之地,即以为所部号。子莽果仍之。与古郭尔罗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隶奴儿干都司撒叉河卫。郭尔罗斯部二旗附科尔沁左翼,天聪七年,台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后金,后封古木弟桑阿尔赛辅国公,世袭掌前旗,布木巴镇国公,世袭掌后旗。其所部东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边墙,西及北界科尔沁,后以松花江为界将郭尔罗斯部分设前后两旗。今黑龙江的肇源县和肇州县,还有绥化地区肇东市清朝时候是郭尔罗斯后旗,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德惠县、农安县、乾安县及长春市一部分地区,是当年郭尔罗斯前旗的主体部分。
(5)扎赉特
扎赉特部是哈萨尔第十六世孙阿敏的后裔。为蒙古语“农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划界,分给自己的儿子们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始号扎赉特部。1624阿敏子蒙衮随科尔沁台吉奥巴降后金,赐号达尔汗和硕齐,徙牧于嫩江西岸。清代隶内蒙古哲里木盟属科尔沁右翼。1648年,叙功追封固山贝子改扎赉特部为扎赉特旗建制。今内蒙古兴安盟有扎赉特旗,泰来县曾经是原扎赉特旗王府所在地。
(6)四子部落
哈撒儿家族传至十三世为图美尼雅哈奇,图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衮诺颜,留牧于呼伦贝尔地方。巴衮诺颜的三子诺延泰(哈撒儿第十五代孙),生有四子;长子僧格,号墨尔根和硕齐;次子索诺木,号达尔罕台吉;三子鄂木布,号布库台吉;四子伊尔扎木,号墨尔根台吉。四子执政后,各有自己的领地和属民,兄弟间仍亲密无隙。随着领地的扩大和部众的增多,发展为爱玛克(部落),所部被称为“四子部”(意为四个孩子的部落)。阿鲁科尔沁部归附后金皇太极政权后 ,四子部落也于此时在伊尔扎木带领下和阿鲁科尔沁部一起归附后金。从此,科尔沁部、阿鲁科尔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诚的纽带和封建的效忠誓言与爱新觉罗家族的荣誉和血统联系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宠,直至清朝灭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伦贝尔迁徙到现在的四子王旗境内驻牧,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原有游牧地疆界,因区划调整、垦牧等原因缩小了许多。四子部于1636年建旗,属外藩蒙古内札萨克旗。初封鄂木布为和硕札萨克,1649年晋封多罗郡王,并率全旗户丁迁徙到今乌盟四子王旗境内。“四子部落札萨克多罗达尔汗卓哩克图郡王游牧,东至什吉冈图山,接苏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尔拜山,接察哈尔镶红旗界;西至巴彦鄂博,接归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图,接喀尔喀后路图什业图汗(即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硕,接察哈尔镶蓝旗界;东北至额尔柯图鄂博,接喀尔喀后路图什业图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尔山,接喀尔喀后路图什业图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后,1636年初封鄂木布为旗札萨克,赐达尔罕卓哩克图号,1649年晋封多罗郡王,相传13代15位王爷,统治本旗达313年。
(7)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张家口外,至京师千二百四十里。东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东喀尔喀右翼,西乌喇特,南归化城土默特,北瀚海。卫拉特蒙古有一个明安部落,从那里分出许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嫡系后裔。哈布图哈萨尔十三世孙鄂尔图鼐布延图子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长多尔济,次固穆巴图鲁,次桑阿尔济洪果尔,游牧呼伦贝尔,均称阿噜蒙古。多尔济号布颜图汗。子车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较多,因而车根自号所部为茂明安部,率千户由呼伦贝尔西迁,驻牧于呼伦贝尔的沁查干朝鲁、钦达穆尼额尔德尼、查呼日台那林高勒一带。茂名安的一支随喀喇沁部东迁,成为喀喇沁各旗居民。内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汉语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车根归附后金。翌年,茂明安部的台吉陆续归附后金。皇太极为前来归附的茂明安部举行了盛大的庆宴,并赏赐甲胄、雕鞍、银币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别故土,边征战、边迁徙,开始了为清朝征战的历程。1664年清廷封车根长子僧格为札萨克一等台吉,赐牧于艾布盖河源,为茂明安旗,今达尔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给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张家口外800里。东界喀尔喀右翼、西界乌拉特、南界归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着祭奠其先祖哈布图哈萨尔的传统习惯。1633年,车根与其父固穆巴图鲁率所部归附后金时,就把哈萨尔的祭奠欧日戈(纯白蒙古包)随部携带,一直延续至今。哈萨尔的祭奠活动每年举行5次,即农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萨克一等台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尔吉世袭十一代。
(8)乌拉特
乌拉特部,在归化城西,至京师千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尔多斯,北喀尔喀右翼。乌拉特系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乌喇特、乌拉忒、吴喇忒、吴拉忒等不同译称,属科尔沁部的一个分支。乌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嫡系后裔。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游牧呼伦贝尔,号所部曰乌喇特。1425年,瓦刺部(卫拉特)攻破科尔沁部,科尔沁一支在哈萨尔十五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领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连两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尔沁部。这一期间奎孟克塔斯哈喇的两个弟弟巴衮诺颜、布尔海为避瓦剌征服东蒙古的战乱之难,率部避居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之间,布尔海始号所部为乌拉特。子五:长赖噶,次布扬武,次阿尔萨瑚,次布噜图,次巴尔赛。分乌喇特为三,赖噶孙鄂木布,巴尔赛次子哈尼斯青台吉之孙色棱,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图台吉之子图巴,分领其众。此时,居于贝加尔地区至黑龙江中游的原科尔沁蒙古诸部统称为阿鲁蒙古。1632~1633,皇太极以武力和和亲政策相继征服阿鲁蒙古诸部,使各部降附后金。1633年,布尔海曾孙鄂木布、图巴二兄弟率侄儿色棱以及部众归顺后金,乌拉特部内迁呼伦贝尔草原的呼布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一带。1634年起,乌拉特部随从后金大军攻打明朝、高丽(朝鲜)、喀尔喀蒙古及山海关内外,立有战功。1648年,清廷为巩固边疆,对归顺的蒙古族上层“表其功,赐厚禄,封牧地”,将乌拉特部分置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并赐牧地于河套北、阴山、狼山、乌拉山(木纳山)之间。1649年秋,乌拉特三旗由科尔沁分族西迁,由呼伦贝尔起程,1652年抵达所赐徼牧地。同时,将驻牧于此地的艾毕日米德札黑齐匪部追赶到喀尔喀蒙古境内,把散居此地垦荒种田的汉民也迁往长城以南闭耕放牧。为防御阿拉善厄鲁特部东犯,清廷谕乌拉特部落旗出兵镇守中西边关隘口。乌拉特后旗镇守昆都仑沟、五当沟,把守黄河的大树湾渡口;乌拉特中旗镇守哈达莫勒口子;乌拉特前旗镇守毛尼胡硕(西山咀),把守黄河坦盖木独渡口。乌拉特部三旗札萨克同驻哈达玛尔,分民而不分地,未划分旗界、苏木界。前、中、后三旗依蒙古族习惯则称左中右三翼,故根据各札萨克衙门,镇守隘口的位置,习称前旗为西公旗(亦称克公旗),中旗为东达公即中公旗(亦称巴公旗),后旗为东公旗(亦称喇公旗)。乌拉特三公旗疆域:东界茂明安旗,南界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达拉特旗)
,东北界喀尔喀右翼旗(达尔罕贝勒旗),西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杭锦旗),北界瀚海。东南距京师1520里,在归化城西360里。行政上隶属原乌盟。乌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达茂联合旗、包头市、集宁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3、内五部喀尔喀
15世纪末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每翼三万户。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
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内五鄂托克喀尔喀集团,称喀尔喀五部。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它主要驻牧于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今辽宁阜新一带地区)。东临叶赫部,西接察哈尔部,北靠科尔沁部,南连明朝的广宁(今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外七部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后称“喀尔喀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旗),即后来的漠北蒙古。每个鄂拓克里面包含着各种名称的部。虎剌哈赤有五个儿子,他们分别统率喀尔喀万户的五部。长子乌巴什卫征统率札鲁特部;次子苏巴海统率巴林部;三子乌班贝穆多克新统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宁岱青统率巴岳特部;五子舒哈克卓里克图统率乌齐叶特部。16世纪中叶达赉逊库登大汗统率下的左翼察哈尔、喀尔喀两个万户东迁。东迁后的喀尔喀五部驻牧地分别是:
1628年,巴林部为察哈尔所破,苏巴海之孙色特尔等率领巴林部投降后金。改封色特尔之子塞布腾郡王,主右翼,满朱习礼为贝子,主左翼,袭封。右翼、左翼同游牧地,当潢河(西拉沐沦河)北岸。东界阿噜科尔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腾,北界乌珠穆沁。
5、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该部最早见于《辽史》,《秘史》一般用其复数形式,译作翁吉刺惕。《黄金史》等蒙文文献与《蒙古源流》写法一样,因此,弘吉刺惕这个译法较符合原文的音值。
据《史集》记载,弘吉刺惕是远古传说中的涅古思的后代,属于蒙古迭儿列斤部。据说,弘吉刺惕部是最先离开涅古思和乞颜二人生息的摇篮“额尔古讷昆”的,他们是从一个“黄金壶”里出生的三个儿子的后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长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罗忽讷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讷惕和弘里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这些姓氏)。
最初,弘吉刺惕部的游牧地在今呼伦贝尔地区的根河,得尔布尔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因为这个地区分给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儿为封地,所以又对弘吉刺惕部另行分赐了封地。今居住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族人口,其部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巴林部,其二是弘吉刺惕部。
6、翁牛特部
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的封地,在临潢(今巴林左旗林东)东北方,元代的泰宁路(在今吉林洮儿河流域和前郭尔罗斯县一带),东至嫩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以西一带。另外,别勒古台的孙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驻辽阳行省的陈河(今黑龙江汤旺河)一带任探马赤。因此,别勒古台的后裔有一部分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根据蒙古文献记载,他们所领有的部落称为翁牛特。合赤温后裔的属民、别勒古台后裔的属民、斡赤斤后裔的属民,在这一带游牧,由于这三部分经常在一起活动,被外界视为一体。另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曰翁牛特。
翁牛特意为“神圣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这个敬仰山神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历史遥远的东胡民族,战国时的东胡败于匈奴,其部溃退,余部保乌桓山的称乌桓,保鲜卑山的称鲜卑。鲜卑山有人考证称其为“吉祥的山”,这与“神圣的山”含义近似,习俗与乌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习俗,从这个方面讲,翁牛特部很可能是乌桓人北迁到嫩江流域的后裔。
翁牛特,兀良哈(乌梁海),兀济叶特组成山阳万户,明人称之为兀良哈三卫,构成了北元蒙古汗国的三大势力之一,兀良哈三卫与东蒙古(鞑靼)和西蒙古(卫拉特)三足鼎立。蒙古达延汗时代,东蒙古复兴。其后,东蒙古各大万户东迁并吞并了兀良哈三卫。东蒙古内部还曾有过一支强大的翁牛特部落,也为哈赤温的属民,驻牧地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其首领毛里海太师的统治之下曾经相当强大,与当时称霸蒙古的喀喇沁万户博来太师战事不断。毛里海太师最终打败了博来太师,雄居蒙古政坛。但好景不长,科尔沁人刺杀了毛里海太师,其后翁牛特部落也渐渐衰落而不为人知了。天聪七年,济农索音、贝勒东率所部降后金,后将其分为二部,封索音郡王,主右翼,东贝勒,主左翼,并袭封。所部东界阿噜科尔沁,南界喀喇沁及敖汉,西界热河禁地,北界巴林及克什克腾。翁牛特部主要分布于翁牛特旗,翁牛特人以部落名为姓氏,部分改汉姓为高氏,包氏,敖氏。
7、阿巴噶部
阿巴嘎蒙古语“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嘎”部,延用下来。明属察哈尔, 1639,塔尔尼库同曾孙多尔济率所属迁回漠南,归附清朝。嘉庆间,两旗间各有佐领十一。牧地近库尔察罕诺尔,约今内蒙古阿巴嘎旗
阿巴噶左旗地域为东接浩齐特,西邻阿巴哈纳尔右旗,南起正蓝旗察哈尔,北抵阿巴哈纳尔左旗,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锡林浩特市。阿巴噶右旗位于苏尼特东部。旗地东妆阿巴哈纳尔右旗,南接正蓝旗察哈尔,西与苏尼特旗相邻,北和达里冈爱牧石交界。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阿巴嘎旗西部。
8、阿巴哈纳尔部
阿巴哈那尔为“叔父”、“伯父”之复数。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明末附属于喀尔喀车臣汗。崇德间,台吉塞冷、董夷思拉布来降,后封董夷思拉布贝子,主左翼,塞冷贝勒,主右翼,并袭封。1665归附,设左右翼两旗。嘉庆间,左翼旗有佐领九,右翼旗有佐领七。牧地在锡林河畔,约当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阿巴哈纳尔左旗牧地康熙四年初定时,游牧在阿巴噶左旗之北,相当于今天的锡林浩特市北部。清末,阿巴哈纳尔左旗渐处于阿巴噶左旗之东,浩齐特右旗之西,南邻克什克腾,北交喀尔喀蒙古。这一位置大体相当于今天锡林浩特市东部和东乌珠穆沁旗西部的一小部分。阿巴哈纳尔右旗旗地东及东南与阿巴哈纳尔左旗相接,南和正蓝旗交界,西和西北同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毗连,北和东北同达里冈爱牧厂接壤。清末时,阿巴哈纳尔左旗渐处于阿巴噶左旗之东,旗地则大体相当于今天阿巴嘎旗东部的狭长地带。
来源:部落可汗